国家版图,指一个国家行使主权和管辖权的疆域,国家版图也指反映国家疆域的地图。熟悉国家版图构成,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学习版图知识,厚植家国情怀。为配合全国版图知识竞赛,小 i 用知识要点+问答的形式,带您了解有关国家版图的基本知识。今天推出第七期。
请您跟随小 i 的脚步,我们一起树立正确的国家版图意识,领略祖国的辽阔和壮美。
国家版图小卫士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次年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这一消息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和悲痛,报纸、官员纷纷谴责清政府卖国行为,要求维护国家尊严。台湾人民更是群情激愤,自发组织抗日,成立“台湾民主国”抗日政府,展开英勇抵抗。然而,因清政府软弱无力及日军强大,台湾终沦陷。
在日本侵略者霸占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的反日斗争从未停止过,展现了坚定的爱国立场。反割台斗争虽败,却为后来的民族解放运动留下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强调国家强大需全国团结奋斗,坚持民族自立自强。
Q19·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是在清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这个说法正确吗?
点击答题丨点击问号后会展开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陷入深重的民族危机。随着战败,主权与领土完整性严重受损,英、俄、美、日、法、德等国纷纷加大对华侵略,掀起瓜分狂潮。列强通过政治性贷款、开厂修路等方式,垄断和控制中国经济,加剧困境,并划分势力范围,攫取“租借地”,破坏领土主权。俄国抢占旅顺、大连,德国强占胶州湾,法国侵占中国西南,英日则将长江流域和福建划入势力范围。美国虽忙于美西战争,仍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扩大在华势力。瓜分狂潮使中国社会经济沦为附庸,领土岌岌可危。
Q20·
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但却始终无法实现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最根本原因是?
点击答题丨点击问号后会展开答案
租界是指两个国家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其中一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土地国有化)。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多位于港口城市,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自租界出现之日起,中国人民就对其持反抗态度,收回租界的斗争从未停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开始陆续收回部分租界。特别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正式公布《接收租界及北平使馆界办法》,完成了收回在华全部外国租界的法律程序,但租界内的外国公产一直无法收回。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才真正完全地取消了租界,并收回外国公产和特权,一个主权独立的中国真正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Q21·
中国收回租界的起始是什么时候?
点击答题丨点击问号后会展开答案

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往期精彩
审图号:GS(2018)3398号
新媒体编辑:曲冰洁(见习)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全国版图知识竞赛|国家版图知识小测试(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