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村庄规划 | 南京:强化“六个注重”,聚焦规划引领,建设和美乡村

村庄规划 | 南京:强化“六个注重”,聚焦规划引领,建设和美乡村

村庄规划 | 南京:强化“六个注重”,聚焦规划引领,建设和美乡村

本文字数:3100字

阅读时间:约6分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的通知》,从六个方面要求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解决地方面临的难点问题,为各地持续推进空间规划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南京市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村庄规划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落实“多规合一”改革要求,注重健全规划体系、分类有序编制、全要素谋划、编管政策衔接、宣传解读推广、全链条服务等六个方面工作,对村庄规划进行了持续探索,不断引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注重全域统筹、规划传导

构建乡村地区规划体系


一是全面落实国家、省关于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要求,通过规划体系传导,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予以统筹。在市、区、镇(街道)三级国土空间规划以及镇村布局规划中,加强空间体系、功能结构、用地布局的传导与深化,科学引导和配置空间资源,全面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二是划定详细规划单元,统筹城镇开发边界内、外协同发展。同时,综合协调耕地保护、历史文化保护、殡葬设施、交通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要求,引导乡村空间在功能定位、发展引导、设施配置等方面加强协同,提升村庄规划的支撑能力。三是统筹落实和美乡村建设指标体系。制定《南京市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实施办法》,从乡村风貌、产业兴旺、乡风和谐、和顺生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指标,并将空间要素在村庄规划、村庄设计中统筹落实。


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有序

推进村庄规划编制


一是根据村庄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发展诉求按照按需编制、分类编制的思路,制定独具地方特色的《南京市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对全市545个行政村中有需求且具备条件的463个村,按照简易版、基础版、深化版三种类型,差异化确定村庄规划编制深度。二是坚持急用先编、滚动编制,据实确定可以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为单元统筹规划编制。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组团式开展乡村建设。按照“规划共绘、平台共建、要素共享、环境共保、文化共育、产业共兴、品牌共塑”的要求,实现城乡融合、镇村协同发展。三是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加强特色引导。统筹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重要古镇、重要古村、一般古镇、一般古村等特色历史文化保护资源,将各类保护利用管理与引导要求统一纳入村庄规划,保持乡村历史文脉、原有肌理、传统功能,提升乡村特有风貌。四是优化管理方式,针对村庄规划未覆盖地区,开展乡村地区“通则式”国土空间规划管理规定研究,逐步实现乡村地区空间规划管理全覆盖。

村庄规划 | 南京:强化“六个注重”,聚焦规划引领,建设和美乡村
图1 南京市村庄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图

村庄规划 | 南京:强化“六个注重”,聚焦规划引领,建设和美乡村
图2 南京市溧水区水晶、山下徐传统村落保护引导要求


注重底线约束、全要素谋划

提升村庄规划质量


一是全面厘清乡村地区各类底线,筑牢安全发展红线。在村庄规划中落实生产、生态、安全、历史文化保护等4大类空间管制要素,在村域范围内制定“村域空间管控图”,保证刚性管控内容不变形、不走样。在管控图中进一步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历史文化保护线、洪涝风险控制线、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区范围和开采区块范围、省级生态空间管控区域、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林地管控范围、地质灾害易发区、重要水域保护区、重大基础设施及廊道控制范围等12条控制线空间分布与管制规则。 

村庄规划 | 南京:强化“六个注重”,聚焦规划引领,建设和美乡村
图3 南京市村庄规划刚性管控图

二是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置,提升乡村承载能力。结合地方实际修订《南京市乡村地区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指南》,进一步补齐公服设施短板,适应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现代化需要;同时,科学构建综合防灾与应急安全体系。引导或明确乡村地区抗震、防洪、消防等公共安全设施配置,以及“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布局,提升乡村地区安全韧性。三是挖掘地域特色,深入细化开展特色设计。全面评估已有的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田园综合体等村庄设计,将有效的成果融入村庄规划。进一步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充分考虑村民对生产、生态、生活空间的需求,细化开展乡村建筑、景观风貌、人居环境、公服设施配套等多层次设计。同时,制定《南京市农民住房户型指导性设计方案图集》,满足农民居住环境改善、农村建筑特色塑造的需要。全市累计已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81个,新建市级宜居村475个,并连续四年在江苏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排名第一等次。

村庄规划 | 南京:强化“六个注重”,聚焦规划引领,建设和美乡村
图4 南京市村庄规划总体思路引导图

村庄规划 | 南京:强化“六个注重”,聚焦规划引领,建设和美乡村
图5 《南京市农民住房户型指导性设计方案图集》
(提供包括1~5人户共31个户型方案,供需要新建和改建住房的农民选用)


注重政策集成、编管衔接

提高规划的实效性


一是在村庄规划中,系统谋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修复等农业、生态要素治理工作。对于近期具备实施性的项目,在村庄规划中统筹衔接设计方案,对沟渠、道路等农田水利与交通设施用地予以配置或引导,促进农用地布局优化,加快构建全市“一环、两核、两田园”的农业空间格局,以及“一带十片、两环多廊”的网络化生态安全空间结构。二是在村庄规划中建立精细化的图则管控机制,通过图、表、规则明确乡村用地的容积率、建筑高度、退让距离等开发强度控制指标和建筑风貌引导要求,可直接作为规划许可的依据,规范乡村建设行为。

村庄规划 | 南京:强化“六个注重”,聚焦规划引领,建设和美乡村
图6 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东王社区村庄规划管控图则

三是多方协同优化实施政策,保障村庄规划实施。研究或出台《南京市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南京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工作实施细则》《南京市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实施细则》等政策,探索建设用地兼容和农业生态空间复合利用模式,以及闲置宅基地退出机制,通过入股联营、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截至目前,村庄规划已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254个,同时每年预留不少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用于项目实施。2023年全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一二三产融合总产值389.6亿元,溧水区白马镇、和凤镇和六合区竹镇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四是遵循刚弹结合的原则,在村庄规划中划定居民点和产业两类储备区,统筹近远期发展需求,为未来乡村发展留有余地,同时对这两类储备区的管理予以统筹,提高规划适应能力。

村庄规划 | 南京:强化“六个注重”,聚焦规划引领,建设和美乡村
图7 南京市出台支持乡村发展相关政策


注重宣传解读、通俗易懂

引导村民共治共享


一是专项制定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手册,全面指导区、镇(街道)、村(社区)、规划编制单位、乡贤、村民在规划前期调研、方案编制、研究、审议与审批等工作中如何规范编制、反映诉求、保护权益。

村庄规划 | 南京:强化“六个注重”,聚焦规划引领,建设和美乡村
图8 南京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手册明确工作流程

二是在村两委审议、批前公示、批后公布等各项工作中,通过多种形式,将村庄规划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村庄立体图、效果图,加强对村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的保障,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村庄规划 | 南京:强化“六个注重”,聚焦规划引领,建设和美乡村
图9 南京市浦口区永宁街道侯冲社区村庄规划公示版


注重数字管理、全程管理

拓展全链条服务


一是建立全流程、数字化的村庄规划编制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南京市村庄规划数据库标准》,开展村庄规划“一张图”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实现村庄规划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过程留痕、全档案归集。二是不断完善乡村责任规划师制度,拓展“共绘苏乡”规划师下乡活动的参与度,鼓励在地规划人才长期、定向服务乡村地区,成长为联通规划管理行业与村民的“纽带”。三是研究出台乡村建设规划许可操作流程,明确审批规范,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

村庄规划 | 南京:强化“六个注重”,聚焦规划引领,建设和美乡村

图10 南京市村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来源: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指导: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
寻找“美丽城乡规划师”公益活动启动
“美丽中国 规划先行” 国土空间规划典型案例征集全面启动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平急功能复合的韧性城市规划与土地政策指引》的通知

村庄规划 | 南京:强化“六个注重”,聚焦规划引领,建设和美乡村

“在看”我吗?

村庄规划 | 南京:强化“六个注重”,聚焦规划引领,建设和美乡村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 | 南京:强化“六个注重”,聚焦规划引领,建设和美乡村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