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全龄友好型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是我院2024年设立的首批技术特色中心之一,是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中心依托规划设计五所在民生领域的长期研究积累,拥有儿童友好、青年友好、老年友好等领域的高水平研究服务团队,关注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中的关键现实问题与综合解决方案,构建“专题调研—决策咨询—工程咨询—治理运行”全链条创新体系,致力于成为引领全龄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知名智库与研究平台,助力广州谱写人民城市建设出新出彩新篇章。


根据广东省“十四五”规划“创建200个儿童友好示范街道(乡镇)”的任务安排,广州市“十四五”规划提出“各区分别建设1个儿童友好型示范街道(镇)”,《广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案》《广州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行动计划(2022-2024年)》则提出“制定儿童友好街道建设指引、建设儿童友好街道”等具体工作,近日,广州市妇儿工委办组织和指导我院支撑编制的《广州市儿童友好街道(镇)建设指引》(以下简称《建设指引》)经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印发,从“一米高度”出发,引导街道(镇)空间适儿化水平提升,指导建设安全、便捷、趣味、充满活力的儿童友好街道(镇)。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01


五大“友好”

全域引导搭建规划体系


《建设指引》以“空间友好、政策及权利保障友好、服务友好、文化友好、儿童参与友好”为主线,立足于街道(镇)社会组织及空间特征,按照全域引导思路,对儿童在街道(镇)生活所涉及的教育医疗、文体休闲、生活服务、玩耍游憩等各级各类软硬件内容做出针对性适儿化引导,指导建设安全、便捷、趣味、充满活力的儿童友好街道(镇)。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儿童友好街道(镇)规划引导示意图

图源:项目组自绘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02


18个工具模块

鼓励差异化建设路径


《建设指引》搭建“2+1”“15+3”内容体系

其中,“2+1”的“2”是儿童友好街道(镇)建设两大任务,即空间营造与社会治理,包括政策及权利保障、服务支持、文化建设、儿童参与等,为儿童友好街道(镇)建设须涉及的方面;“1”是各街道(镇)可结合自身特色差异化选择特色发展一项建设任务。

“15+3”是儿童友好街道(镇)建设的18个工具模块,包括儿童友好服务空间、儿童友好出行空间、强化儿童友好顶层设计、儿童友好服务内容、儿童参与活动营造等,未来结合试点建设考核标准,各街道(镇)可依据实际情况、儿童意愿、发展方向等因素,选择适合自身街道(镇)建设的体系组合。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儿童友好街道(镇)差异化建设路径示意图

图源:项目组自绘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03


强化空间

打造“三类六景”空间


对标国家《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与《广州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导则》,我们聚焦街道(镇)空间尺度,按照两域两级三类六景思路,打造街道(镇)全景化空间引导体系。

其中,两域即空间场域和儿童各类活动场景,分别从空间端和活动端对相应场所进行指引;两级即街道(镇)级和社区级,重点围绕街道(镇)层级的设施及空间展开,对个别较重要的社区级设施及空间也给出原则指引;三类服务空间、公共空间、出行空间,对标国家、省、市相关规范,对设施及空间的功能、布局、指标、场地建设等内容做出指引,重点设施及空间以专栏的形式强化表达;六景即劳动教育场景、自然教育场景、户外素质拓展场景等六类场景,可与三类空间弹性组合,增强空间环境与儿童活动的匹配度。


儿童服务空间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合理均衡配置各类儿童服务设施,满足儿童基本生活服务需求与就近就便使用需求。

结合五分钟生活圈人口规模落实托育设施,设置有引导性和教育意义的设施。对医疗卫生设施、文化设施、体育设施、福利设施进行适儿化改造,打造便利的儿童服务设施。

鼓励设置儿童专属的文化设施、商业性儿童游乐场地及设施和医疗卫生设施互动空间。设施装饰应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保证儿童使用安全。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儿童福利设施适儿化示意图



案例:广州心园幼儿园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采用混龄式教学,开设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的“国学经典+蒙特梭利+方案教学”的园本课程体系,并引进“食育”课程,让孩子吃得科学,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儿童公共空间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充分利用街镇现有场地,构建具有体验连续性及差异性的儿童公共空间系统。

推进现有街道(镇)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的适儿化改造。完善街道(镇)内郊野生态空间的游戏和服务设施,植入研学、科普、游戏等功能。历史文化公共空间设计应突出广州地方文化特色和儿童友好特色,增设儿童游玩和服务设施。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广场空间适儿化改造示意图



案例:佳兆业白云城市广场“种子乐园”项目位于白云区松洲街道,乐园以种子生长作为设计灵感,布局了活力森林、种子之家、趣味沙坑、山丘地形等功能区域,通过结合灯光及智能装置,打造充满科技感与互动性的活力体验场地。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儿童出行空间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构建完整的儿童友好交通系统,提高儿童出行的便捷性、安全性与舒适性。

推进学校、公园等儿童主要活动场所周边道路空间和候车空间的适儿化改造。设置专用步行通道或有防护设施的人行道,运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图案及色彩建设通学路径。道路两侧应设置人行道,有条件地区应保证人行道连续,保障儿童步行的基本要求。设置自行车专用车道标志,引导儿童在自行车道上骑行。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人行空间适儿化示意图



案例:南沙区横沥镇灵山岛尖的庙南路-文字路一带在现状路灯上增设儿童友好路段提示牌,并对路面铺装、车止石涂装进行区分设计,整体风格以蓝色为底,结合明珠湾区域IP“鸣仔”“婉儿”的卡通形象、字体等设计元素,打造儿童友好出行道路。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劳动教育场所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结合中小学校和职业学校建设若干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独立开设劳动教育课程。

结合周边农业、美术、科技、医疗卫生等资源,建设服务性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职业体验,携手科研机构、企业等单位,建设适合儿童的“农业+”“工业+”“科技+”“生态+”等学工、学农、传统工艺传承等生产性劳动实践基地。


案例:麦田生态园位于从化区鳌头镇西塘童话小镇,可以为儿童提供农业观光、生态旅游、研学体验、科普教育、劳动教育等综合性活动体验,内设农业种植区、无动力设施游戏区等八大功能板块,有稻田小火车、农业科普馆等供儿童游戏体验。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自然教育场所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即为儿童提供自然教育课程活动的场所,包括植物园、动物园、树木园、城市公园、古驿道、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综合体验类基地。依托社区公园建设若干处街道(镇)级自然教育体验点,引导儿童走进、了解并学习自然。


案例:宝桑园位于花都区赤坭镇,是一座复合型现代农业公园,园内有桑树种质资源圃、蚕桑科普馆、蚕宝宝科普园、现代农业科普大棚等多类科普场所,为儿童提供科普研学和休闲游玩于一体的研学产品体验。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美感教育场所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通过文学、音乐、电影、舞蹈等表现形式,培养儿童认识美、体验美和创造美,丰富儿童情绪与精神体验。依托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等资源,在街道(镇)建设儿童美育教育基地。


案例:广州灰塑研学基地位于花都区狮岭镇,拥有灰塑艺术园区、灰塑文化长廊、灰塑材料制作体验坊、灰塑制作体验大厅及灰塑作品展示中心,开展“体验式”研学课程,让儿童从了解知识到亲身体验,充分感受灰塑传统技艺。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科技体验场所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结合科技馆、高新园、创业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在街道(镇)建设不少于1处的儿童科技体验基地。结合儿童科技体验需求,增设独立的、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儿童科普空间,配置儿童可操作的互动设施。


案例:咏声动画科技馆位于海珠区海幢街道,是全国首家以数字文化展示、动画创作体验、艺术活动及主题亲子游乐于一体的科普实践基地,积极推出元宇宙技术及应用科普的研学课程,培养儿童的科学素养,提升儿童的科学实践能力。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课外实践场所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儿童课外实践场所可结合中小学、儿童活动中心等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国情国防教育基地和法制与安全教育基地。


案例:岭南国医小镇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位于从化区太平镇,以中草药种植产业为基础,依托中医药博览中心、南药种质种苗展示区、中药制造体验馆、智能科技体验馆以及科普活动中心等设施,以课外实践弘扬中医药文化。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户外素质拓展场所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充分利用户外儿童活动场地、各类户外拓展基地,以及自然营地、郊野公园等资源建设儿童素质拓展基地。提高儿童生理及心理素质,开展相应体能、生存、人格、团队合作等训练。


案例:蝴蝶谷生态旅游区位于花都区梯面镇,依托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积极打造全国生态研学旅行示范营地,开展蝴蝶昆虫科普、趣味溯溪、森林徒步、户外生命安全教育等一系列儿童户外素质拓展活动。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04


突出儿童全流程参与

创新建设路径


《建设指引》从机制构建、组织实施、活动营造等方面对儿童友好街道(镇)建设中的“儿童参与”做出指引,鼓励街道(镇)突出儿童参与核心地位,从儿童视角及需求出发,让儿童全流程参与儿童友好街道(镇)建设中,充分保障儿童参与权利,培育和增强儿童自我效能感和自主感。


案例:海珠区华洲街道“少年儿童心向党 关爱守护伴成长”——儿童友好社区创建公益营于2023年7月18日正式结营,通过就社会热点问题广泛接受儿童的意见和看法,在街道范围内进一步宣传普及了儿童参与理念。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我们将继续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儿童友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支撑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好首批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任务,积极探索形成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广州样本”“广州经验”。


(本文图片除标注外,皆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


供稿|规划设计五所·全龄友好型城市发展研究中心

技术审核|总工程师办公室

文图编辑|办公室



推荐阅读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越秀区白云街筑南社区的“儿童友好”建设实践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自在·童画,黄埔区育蕾幼儿园校园文化品质提升行动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听说,黄埔区有一群社区设计师正在接受小朋友“检阅”



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六一快乐!这可能是规划师送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