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导 读
“山西·潇河新城”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历史机遇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引领山西高质量发展的活跃增长极、强劲动力源的重大战略工程,承载着山西省转型发展蹚新路的重大使命。该项目荣获2023年山西省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成果一等奖。
一、项目背景
“山西·潇河新城”是山西省委和省政府的重大决策,是加快太原都市区一体化步伐、增强核心引擎功能、展示山西开放新形象的重大标志性项目,对推进太原都市区一体化发展、带动全省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新城位于太原都市区南北大轴线的中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太原起步区的中心位置,距太原中心城区约30公里,城市主要河流潇河居中穿越规划区,新城以潇河国际会议、会展中心为引擎项目带动项目,总用地面积9.29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应省政府要求优化调整新城原规划方案,并配合省建投快速实施,保障2023年初山西省两会召开。我院高度重视“山西·潇河新城”规划设计工作,项目伊始就成立了以袁昕院长领衔、院副总规划师徐刚为技术主管,由详规牵头,市政、交通、智慧城市、风景园林等多部门协同的联合设计团队。项目采用“分层次”规划模式,以“全周期+陪伴式”合作关系有序推动项目统筹。通过各方努力,规划设计方案在短时间内形成广泛共识,达成了多层面“一张蓝图”的协同效果。
二、规划要点
规划将“山西·潇河新城”定位为“太原都市区的新引擎、综改示范区的城市会客厅、潇河产业园的中央活力区”,构建“5+2+3”层次化的区域产业发展体系,形成四大策略:
构建景城交融的结构框架;
融入地域特征的蓝绿空间;
展现山水意境的形象魅力;
营造以人为本的活力场所。
规划通过打造一个引领山西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南北岸两大面向区域的公共活力中心,十公里的中央公园环,五千亩的都市生态绿肺,使“山西·潇河新城”成为功能完备、绿色智能、人文时尚、宜人宜游,彰显时代特色和国际水准的山西作品,为山西省的转型发展提供强大引擎。

三、项目构思
“山西·潇河新城”作为以大事件工程为带动的飞地型新城在规划过程中面临三个核心难点:
(1)发展动力问题:潇河新城远离中心城区,如何依托会议会展中心建设及两会大事件,带动新城发展,确保会后新城持续活力,并进一步形成太原都市区核心引擎、促进综改区效能增值。
(2)新城空间形象:潇河新城作为山西省对外展示的窗口工程,如何展示山西城市发展新面貌,形成城市品质与文化传承在新城发展中范式。
(3)新城实施保障:潇河新城从规划至初步投入使用进有两年半的工作周期,如何协助委托单位同步统筹法定规划、建筑与工程设计与新城推广工作,在最短时间内保障规划意图的上传下达有效实施。
基于城市发展现状,本次规划从难点出发,以打造“太原都市区的新引擎、综改示范区的城市会客厅、潇河产业园的中央活力区”为目标,力图实现规划“从城市事件区到区域活力核心、从城市边缘地带到山西魅力窗口、从自上而下的规划传导到规划引领分层推进规划方法”的转变,实现对太原都市区城市发展的引领与新城活力的塑造、实现对北方地区新城空间塑造的范式和城市设计与修详规指导重大实施项目的编制创新。
四、主要内容
1.从激发城市动力出发,梳理新城用地布局
(1)构筑丰富的产业内核:充分考虑与太原中心城区、晋中中心城区功能互补,将潇河新城会议会展等城市大型设施,充分延展形成产业链条,构建“5+2+3”层次化的区域产业发展体系。
(2)形成科学可落地的功能配比:结合都市区发展能级、考虑中心城区存量及综改区增量需求,精细修正潇河新城功能配比,调整原规划重复建设设施、合理修正商务办公总量、适度配给居住空间。
(3)打造复合的产业与活力核心:围绕潇河两岸,形成会议会展、文化艺术、商务金融三大功能板块,并注入商业、艺术、公共服务主题,形成城市活力核心;并结合人群特征塑造三级生活圈体系,满足居民工作与生活的全方位需求。
(4)全面提升规划经济性:结合飞地特征,充分论证各类设施近远期实施,确保前期投入经济性与远期规划合理性;在原规划基础上通过细化路网形态及功能适配性,充分挖掘低效用地,积少成多提升土地经济性。

2.依托人本感知,构筑新城空间范式
(1)延续传统城市意向,展示山西魅力:规划延续山西遵循礼制、轴线营城、强调对景的传统城市意向,以“虚+实”视廊的方式打破既有路网的限制,依托潇河湾区优势地段,从人的感知视角出发,形成南北互望,界面呼应的城市名片空间。
(2)缝合两岸空间,激活潇河生态核心:为新城发展不确定性,因此本次规划重点以公共空间为核心,营造城市空间感知。充分激活潇河生态景观价值,从新城、组团、地块等层面实现与潇河的公共空间渗透与设计引导;依托潇河布局层级化的城市活力空间,并通过减路幅、筑平台等方式,实现潇河两岸从城市交通通道到活力通道的改变。
(3)广泛应用集成与应用:规划采用生态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建筑等新技术,并结合城市公共空间、公共设施形成技术展示与体验场所,打造山西未来城市的样板示范。

3.以“一张蓝图”为目标,形成有效实施抓手
为保证潇河新城在短时间内形成决策、管理、规划、实施“一张蓝图”的协同效果,本次规划形成如下工作特点:
(1)全面对接法定规划:本次规划与总规、控规同步开展,以“周沟通、月碰头”的方式实现动态协调,最终实现全部指标纳入控规体系,并通过刚性管控、弹性引导指系纳入控规,有效丰富法定规划管控体系,并形成针对规划决策、管理、实施的定制化成果。
(2)“全周期+陪伴式”合作关系有序推动项目统筹:规划团队协同山西建投集团及综改区管委会稳步推进相关建设工作。设计团队以修规、城市设计工作平台为基础,同步对接、协调、推动、审查相关总规、控规、会议会展建筑国际方案征集、办公建筑设计、道路、水利、能源、智慧城市、静态交通等工作。通过有效的沟通衔接,在本次规划实施中有效避免了“重实施效率,轻人本体验的工程思维”与“重单体设计,轻整体效果的艺术思维”。
五、实施情况
1.新城建设依据
项目组于2020年11月、12月两次向时任山西省省委书记楼阳生、省直相关部门和太原市有关负责同志介绍规划方案及项目推进情况,获得高度认可。规划于2021年3月通过专家论证,2021年6月通过综改区主任办公会,成为指导新城建设的核心依据。

2.城市发展名片
2020年11月包括山西日报在内的山西省各主流媒体报道规划情况。2021年6月山西省电视台《转型进行时》栏目全面报道潇河新城规划建设进展与经验。同年7月新城规划代表山西省及业主单位参展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规划各界外获得高度认可。

3.高效实施落实
截至2022年4月,依据本次规划设计,潇河国际会议中心、潇河会展国际中心及附属酒店以实现主体封顶,园区智慧运行总部已投入使用,真武路、姚村规划路、潇河北路多条等主干道路已实现通车。


合作单位:太原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中环世纪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主导所:详细规划与设计二所
项目协作所:详细规划事业部本部、市政规划研究所
主管院长:袁昕
主管总工:徐刚
项目负责人:高珊、冯刚、王一南
主导所参与人:梁亚军、柏云、何艳珊、徐进进、路子桐、高慧杰、苏悦、王儒轩
协作所参与人:刘春雨、毕莹玉、潘璐、王德震、韩文林、殷海森
相关链接
排版|李刚
封面图/图片|供稿部门
供稿|清华同衡 详细规划与设计分院 详细规划与设计二所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山西·潇河新城修建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 ——重大项目带动的快速实施新城规划设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