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德庆县新圩镇
地处粤中西部、西江中游北岸,低山丘陵地貌,生态环境优良。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优质的红土壤,推动德庆县水果、蔬菜、南药等特色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但随着低丘缓坡地段的持续开发利用,叠加每年汛期强降雨影响,地质灾害易发频发,亟需通过1:1万精细化调查评价,建立“点面”双控的风险防控体系,为拓展地方发展空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保驾护航。

新圩镇典型崩塌航拍图

新圩镇典型崩岗航拍图
2023年2月,广东省委印发《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提出以全省122个县(市、区)、1609个乡镇(街道)、2.65万个行政村(社区)为主体,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同年4月,我院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开展“德庆县新圩镇1:1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综合运用卫星遥感+InSAR技术开展“广域普查”、机载LiDAR+三维倾斜摄影开展“局部详查”、现场勘探测试+无人机航拍开展“精细调查”,进一步查清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底盘底数,评价地质灾害易发、危险、易损及风险程度,并制定针对性的风险管控对策措施,助力当地政府筑牢地质灾害安全防线,为新圩镇高质量发展扫清地质灾害安全风险隐患。
01
多技术融合应用
地灾隐患无处遁形
针对新圩镇83%山地丘陵区植被发育、地形起伏大、地质灾害隐患识别难等问题,院岩土专业项目组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从广域普查(全面体检)—局部详查(大病检查)—精细调查(专家会诊)三个层次,对潜在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问诊把脉”,累计查明风险点120余处、风险斜坡120余个。卫星遥感 + InSAR技术 + 机载LiDAR三维倾斜摄影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隐患早期识别的准确性,并且为后续汛期地质灾害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卫星遥感解译识别圈定隐患

InSAR监测隐患形变速率

三维倾斜摄影量测坡体几何特征

机载LiDAR构建精细三维模型

无人机航拍高清照片

专家会诊“对症治病”
“天-空-地”三位一体隐患识别调查技术
02
多方法联合评估
精准把控地灾风险
首先通过现场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多方法多手段,精细查明典型风险斜坡的地层结构、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以及致灾体边界特征。接着,考虑区域地质环境、气象条件、历史灾害发生规律等因素,采用工程类比法、信息量法、综合指数法以及数值模拟法客观评估地质灾害风险发育程度,为风险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03
多手段精准施策
筑牢安全防线
面对新圩镇复杂的地质环境,岩土专业项目组从强化源头管控、压实群测群防责任、临灾避险应急预案、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威胁人员精准转移、风险隐患综合治理等方面进行精准施策,协助属地政府筑牢地质灾害防控安全新防线。
✓
源头管控
强化农村山边削坡建房引导,严格落实危险性评估和“三同”制度,从源头规避风险。
✓
群测群防
考虑风险斜坡的风险等级、规模、地理位置及网格员住址等因素,为120余个风险斜坡选定30余名群测群防监测员。
✓
应急预案
根据承灾体防御等级,按照“一村一册、一坡一图”为所有风险斜坡编制斜坡单元风险管控图表,指导汛期风险防御和临灾避险。
✓
综合治理
根据风险点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详细防治策略。对稳定性较差、危害程度较大的斜坡,开展工程治理降低或消除风险;对较稳定、危害程度较大的斜坡,采用专业监测进行预警;对斜坡较稳定或危害程度较小的,则开展定期巡视,当出现变形破坏迹象时,再采用综合治理措施。


风险斜坡精细化防控对策
04
开展公众防灾教育,提升自救能力
院岩土专业项目组联合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德庆县自然资源局、新圩镇人民政府及当地村委等,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百名专家联千村(学校)”活动,进村入户举办地质灾害防治讲座和培训,用生动易懂的语言、简易清晰的图片详细解读地质灾害的危害性,系统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示范避险逃生及自救互救的关键技能。现场宣讲演示极大提升了当地民众对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纷纷表示要将所学转化为行动,共同筑牢安全防护网,为家乡的安宁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院总岩土师彭卫平
为村委、村民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

联合多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百名专家联千村(学校)”活动
供稿|岩土工程研究二所、岩土工程研究一所
图源|项目组自摄、自绘
技术审核|总工程师办公室
文图编辑|办公室
推荐阅读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广规有岩】“空天地一体”精细化防控,筑牢地质灾害安全防线|安全生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