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湖南益阳“6·30”板桥湾滑坡避险:
点面双控 增强防御
因连日强降雨,益阳市地质灾害防御响应等级自6月22日17时起由Ⅳ级提升至Ⅲ级,同步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各级各部门即刻进入Ⅲ级战备,严格按“四个一律”“四个标准”“五个关键环节”要求进行避险转移,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
6月29日,鱼形山街道工作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灵宝山社区板桥湾一居民房屋东侧山体有裂缝和垮塌迹象,立即上报。接报后,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分局经会商研判,果断启动避险转移预案,2户5人于29日晚转移至安全区域。30日0时20分,该点发生崩滑,损毁房屋两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余万元。
该点位于风险管控区,为非在册地灾隐患点。自2022年当地开始探索“隐患点+风险区”点面双控模式以来,在严查在册隐患点基础上,将全区235处中风险切坡建房户、26处中高风险斜坡单元全部纳入管控范围,“一书两卡”、警示牌全部发放安装到位,跳出“在册”查隐患,进一步织密织牢了地质灾害防御网。

2

进入6月,衡东县出现多次强降雨,导致大量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松散岩土体不断渗入滑体和滑动面。6月24日早上,地质灾害巡查人员在衡东县甘溪镇石岗村41组巡查时,发现一村民屋后山坡岩土体出现松动迹象,立即上报。当地政府及自然资源部门立即根据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处置响应,现场划分了危险区,进行了警戒线隔离,设立了简易警示牌,明确了报警信号,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值守,把受威胁的1户5人进行了紧急避险撤离。当晚23时,该点山坡岩土体下滑,形成滑坡。
该案例之所以能成功避险,得益于当地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的建立,各级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其中,并在汛期有效运行。从省级气象预报预警,到县级下发通知、安排值班人员,再到乡(镇)、村级巡(排)查人员下沉至村、组间巡排查,每一级都能各司其职。

3


4

6月16日4时35分左右,福建省浦城县濠村乡樟源村发生滑坡,因村党支部书记夜间查看,并及时转移受威胁村民,未造成人员伤亡。
6月16日3时,浦城县濠村乡樟源村出现强降雨,该村党支部书记因家里的狗突然间叫得厉害,起床查看周围是否存在异常,听到该村一房屋旁边的竹林有异响,并发现有少量土体溜滑。村党支部书记当机立断,马上联系村里的党员干部,通知村民转移,并第一时间向乡防汛指挥部汇报情况。半个多小时后,村里22户39人全部撤到了安全地带。4时35分左右,该点发生滑坡,体积约2000立方米,冲毁山脚两座木头房子。


5


相关阅读
雨后严防滞后性地质灾害风险!看5起地灾成功避险案例及启示
警惕极端降雨引发地灾险情!这4个成功避险案例可复制→
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i自然APP
文字编辑:赵玲玲
新媒体编辑:刘川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地灾预防重在基层!来看这5个成功避险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