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 工业园区更新实践:武钢云谷城市设计

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 工业园区更新实践:武钢云谷城市设计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 工业园区更新实践:武钢云谷城市设计

新时期工业园区更新实践

——武汉市 武钢云谷·606城市设计

●申报部门详细规划与实施分院一所

●协作部门:详细规划与实施分院二所

项目地点:湖北省 武汉市

项目规模:概念城市设计82公顷;详细城市设计67公顷

完成时间:2023年

合作单位:世邦魏理仕(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在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存量工业用地成为助推城市产业提质的核心载体,同时也面临产品市场竞争压力大的痛点问题。武钢云谷·606,作为武汉市重要的存量工业空间,将首次探索并打造“武汉市政企合作的活力样板”


基地位于武汉站东,与武汉站仅隔着一条三环线,西临杨春湖商务区,东为武钢主厂区,是武汉市缝合西城东产,引领武钢转型的重要节点。


2023年6月-2023年10月,我院与世邦魏理仕组成的联合体,参与了《中国武汉 武钢云谷·606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并中标。


项目构思

规划强调运营前置,以用户需求和客户体验为导向,从建设思维向运营思维转变,构建一个目标明确、落地可行的实施性方案。


主要内容

规划提出“创智云桥·无界慧谷”的发展愿景。

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 工业园区更新实践:武钢云谷城市设计

团结大道视角鸟瞰效果图


产业方面,构建1+2产业体系,以新科技为核心动能,以新文化强势赋能、新消费放大枢纽势能的产业体系。

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 工业园区更新实践:武钢云谷城市设计

1+2产业体系示意图


空间方面,规划提出“俯瞰钢铁基石,仰望数字未来”的设计主题。通过锚固遗存印记、强化枢纽门户、聚合引力磁极三条空间策略,强化场地特质,形成与武汉站西“杨春湖商务区”差异化的活力门户。

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 工业园区更新实践:武钢云谷城市设计

设计主题:俯瞰钢铁基石,仰望数字未来

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 工业园区更新实践:武钢云谷城市设计

空间策略


项目特色

通过访谈+交流,理清痛点问题,有的放矢地解答规划方案,形成本项目三个特色。


项目特色一:

强调运营前置,构建产业产品空间逻辑闭环

核心挑战:新形势下,对投资主体而言,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就是产品去化。


回应这个挑战,规划不仅要强调运营前置,提供合理的产业定位,更重要的是要将产业和空间串联,给业主方诠释“产业-产品-空间”的逻辑闭环。

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 工业园区更新实践:武钢云谷城市设计

“产业-产品-空间”的逻辑闭环


以“新科技”产业为例:

在明确“新科技”产业体系后,规划进一步梳理了产业链全景图,明确“重点招引”、“机会招引”企业名录;继而完成了140+目标企业前置访谈;基于目标企业空间需求,提供新科技产品载体,满足不同企业成长需求。同时,结合项目组对武汉办公产品库存的调研,规划严控甲级写字楼,提升产品去化可行性。

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 工业园区更新实践:武钢云谷城市设计

武汉市存量办公产品分布图

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 工业园区更新实践:武钢云谷城市设计

 “新科技”载体布局示意图



实践成效

投标结束后,项目组进一步主持了“1.2期”项目的可研,实践检验了投标方案的总体思路、产品设计是符合市场需求的。


项目特色二:

锚固遗存印记,重塑工业转型示范区的场景特色

痛点问题:基地工业遗存相对集中但特色不突出,工业建筑的去留存在争议。


回应这个问题,规划基于对遗存的综合评价,针对性的提出三类更新策略:


对保留价值高的建筑,原貌保留,在保持原真性的同时,临近布局新建建筑,形成新旧融合、反差冲击的特色场景;对保留价值一般的建筑,更新重构,延续建筑肌理和特色构件;其他建筑则拆除重建。


通过差异化的更新策略,既锚固遗存印记,又满足新产业空间需求。

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 工业园区更新实践:武钢云谷城市设计
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 工业园区更新实践:武钢云谷城市设计

差异化建筑更新策略示意图



实践成效

投标结束后,我们团队仍持续在为合理保留现状建筑发声。以 “H”楼为例,是园区原本计划拆除的建筑,我们结合鉴定报告、现状运营情况的梳理,提出了一个既经济又可去化的技术方案,成功将其保留。


项目特色三:

扎实项目落地,搭建 央地合作 的空间基础

作为一个面向实施的城市设计项目,业主方与规划局,都高度关注项目落地性。因此,在投标及方案综合阶段,项目团队做了一些夯实法定化的工作,主要包括:


土地利用方面,合理预判项目建筑规模和业态占比,并在空间方案中明确业态布局,辅助各方主体决策、统一共识。


交通联系方面,通过扎实的调研,并对接轨道纵断面,新增3条市政道路,解决基地与高铁站联系不便的问题。


降本增效方面,提出建设复合利用的“钢铁公园”的设想,利用现状高差建设半地下停车,反哺高铁站停车需求。

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 工业园区更新实践:武钢云谷城市设计

复合利用“钢铁公园”示意图



实践成效

设计理念在待建工业上楼项目中得以应用,既节约了投资成本,还为远期公园整体设计留好接口。


实施情况

公开展出:

项目成果在“第七届武汉设计双年展”中展示,社会反响良好。


纳入控规:

项目成果已与目前法定规划深度对接。


签订后续:

目前,武钢集团已委托我院开展《武钢606产业园续建项目详细设计及可研咨询》,并有意愿合作推进下一步建筑设计。

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 工业园区更新实践:武钢云谷城市设计

第七届武汉设计双年展项目展出现场图



工作团队

项目顾问:  

袁  昕,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袁  牧,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总规划师

恽  爽,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技术指导:

曹宇钧,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主管所长: 

王   勇,清华同衡详细规划与实施分院一所常务副所长

项目负责人:

于润东,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详细规划与实施分院院长

黄嫦玲,清华同衡详细规划与实施分院一所所长助理

专项负责人:

杨偲、张薇、张婷

团队成员: 

张建国、赵文飞、夏雨珂、李瑶、王煦立、杨超、刘墨馨、叶茗雨


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 工业园区更新实践:武钢云谷城市设计

扫码订阅|查看更多院优项目



相关链接

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 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系列重点课题研究成功完成结题验收

山西·潇河新城修建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



编辑/排版|王淑芸

封面图设计|郑慧晴

头图|供稿部门 青王路视角鸟瞰效果图

供稿|清华同衡 详细规划与实施分院一所

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 工业园区更新实践:武钢云谷城市设计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 | 工业园区更新实践:武钢云谷城市设计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