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高原地质“国家队” 育出民族“团结花” | 地质足迹印山川

高原地质“国家队” 育出民族“团结花” | 地质足迹印山川
高原地质“国家队” 育出民族“团结花” | 地质足迹印山川
高原地质“国家队” 育出民族“团结花” | 地质足迹印山川

编者按

高原地质“国家队” 育出民族“团结花” | 地质足迹印山川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着富饶的矿藏。”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启动以来,广大地质工作者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把智慧、汗水洒遍山川大地,为地质找矿事业书写崭新的时代篇章。《中国自然资源报》开设“地质足迹印山川”栏目,通过系列报道展示地质人物和团队的感人事迹,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更大成果。



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西藏地质调查所(以下简称西藏地调所)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西藏地调所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的内设机构,是自然资源部唯一驻藏直属队伍。这支传承军队红色血脉的队伍始终把“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扎根雪域高原的座右铭,执着热心于民族团结、服务民生的工作,以地质调查工作服务西藏高质量建设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平等、促进民族融合,成效明显。

高原地质“国家队” 育出民族“团结花” | 地质足迹印山川

铸牢民族团结意识

高原地质“国家队” 育出民族“团结花” | 地质足迹印山川
自挂牌成立以来,西藏地调所按照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着眼点和着力点,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为主题开展20余次地质科普、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宣讲等活动,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埋在干群内心深处、撒遍祖国边疆。
近年来,西藏地调所先后培养数十名民族干部担任重要岗位,充分挖掘民族干部在藏区工作优势和潜力,助力多民族融合发展。比如,西藏地质所野外项目组的旦增在野外工作期间,充分发挥精通藏汉双语优势,深入与驻地群众交流,宣讲党的好政策。2020年~2023年,该所的一支5人团队为错那小学学生、曲卓木乡牧民6次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宣讲活动;10余次讲解自古以来西藏与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事实、为驻地牧民翻译国家好政策,真正成为了“项目干到哪、政策讲到哪”的“金喇叭”。

高原地质“国家队” 育出民族“团结花” | 地质足迹印山川为驻地学生讲解自然资源要素观测原理 。陈志林 摄

为了加强驻地共驻共建,西藏地调所党委书记张自强牵头走访了拉萨市城关区蔡公堂街道各单位,积极加入“蔡公堂大工委”成员单位,提供场所共同举办13次“颂歌献给党、永远跟党走”“我为群众办实事”等系列党建活动;在大门值班室设立村民快递驿站,连续9年为驻地百姓义务代管代收快递2万余件,因此收获了驻地村委会的锦旗。每年夏季,到了白定村“林卡”(当地居民搭建帐篷进行的一种载歌载舞活动)旺季的时候,该所还多次组织清理垃圾的志愿服务,真正扛起“麻袋”为驻地百姓办实事。

全体干部职工还积极参与自治区近年开展的马拉松、健步走、联谊会等活动;10余名职工扎根雪域在藏成家立业,和谐温情的民族团结家庭逐步增加。

高原地质“国家队” 育出民族“团结花” | 地质足迹印山川

服务高原经济建设

高原地质“国家队” 育出民族“团结花” | 地质足迹印山川
自成立以来,西藏地调所始终立足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国家队”职能定位,围绕乡村振兴、生态修复、防灾减灾、边境找矿、重大工程等方面,积极服务民生建设。该所连续4年,累计派出100余人次,在日喀则18县、阿里及林芝等区域累计安装1500余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设备,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46处,有效守护了藏区百姓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得到了藏区百姓的赞誉。
在乡村振兴方面,2022年年底,西藏地调所11人协同成都理工大学,在全藏区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通过实地入户调查、深入交流,收集了脱贫攻坚的详细数据,有效支撑了国家乡村振兴的评估工作。在耐心的统计和细致的工作过程中,调查人员经常会被牧区阿爸竖起大拇指点赞。
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地调所,在2022年和2023年连续2年主动参与了“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参与保障的医护人员强巴回忆道:“珠峰科考保障任务期间非常艰苦,我们不仅要克服高原高寒缺氧的困难,更要确保每一名登山科学家的安全。”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强巴表示,看到科考专家们成功登顶8848.86米、架设世界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以及揭示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规律的成果时,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作为56个民族的一员,我为能够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而感到骄傲。”强巴说。

此外,西藏地调所长期积极配合西藏旅游资源的调查工作,深度参与青藏高原自然资源要素站点的建设;累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超过500万元,为西藏能源资源基地建设、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高原地质“国家队” 育出民族“团结花” | 地质足迹印山川

勇挑藏区社会责任

高原地质“国家队” 育出民族“团结花” | 地质足迹印山川
2023年年底,为支撑保障高海拔地区开展地质工作,西藏地调所首次在青藏高原建成“2+4”服务保障基地(2个基地、4个营地)和“1+16”条件保障体系(1个基地营地建设运营方案,食宿保障指南、车辆保障指南、医疗保障指南等16个指南)。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该所累计服务保障了近2万人在藏北高海拔无人区的地质调查工作,受到自治区各级政府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兄弟单位的高度赞誉,在助推地质调查事业“现代化、标准化、智能化、野战化”高质量发展及藏区经济建设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服务保障期间,某县自然资源局2名工作人员在无人区失联超48小时。收到信息后,保障项目负责人陈大波迅速组织救援,在16小时内成功将他们救回。西藏地调所还以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进藏工作的安全培训为契机,由安全保卫负责人扎西次仁结合自身多年野外实践和藏区风俗习惯,以“走进美丽西藏、了解民风民俗”为主题,累计为1200人次讲解进藏注意事项和民风民俗知识,帮助相关项目组有效避免安全事故。
2023年,拉萨市图书馆西藏地调所分馆挂牌,免费提供2.3万册书籍给教育城10余所学校及驻地读书爱好者使用,累计让500余人受益。2024年,该所获批成为拉萨市科普教育基地。

高原地质“国家队” 育出民族“团结花” | 地质足迹印山川在世界读书日举办读书分享会。杨 欢 摄

因为在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平等、促进民族融合等领域贡献突出,西藏地调所在2023年获评中央和国家机关模范职工小家,日前收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60余人次先后被评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好”党员、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共产党员”等。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西藏地调所102名干部职工将矢志不渝扎根雪域高原,传承好的工作经验做法,继续团结互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江白

文字编辑:赵玲玲

新媒体编辑:曲冰洁

高原地质“国家队” 育出民族“团结花” | 地质足迹印山川
高原地质“国家队” 育出民族“团结花” | 地质足迹印山川
高原地质“国家队” 育出民族“团结花” | 地质足迹印山川
高原地质“国家队” 育出民族“团结花” | 地质足迹印山川
高原地质“国家队” 育出民族“团结花” | 地质足迹印山川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点赞,关注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高原地质“国家队” 育出民族“团结花” | 地质足迹印山川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