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0月25日下午,“向未来,再启新征程”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院三十周年活动在同济规划大厦举行。活动邀请多位嘉宾出席,以下是嘉宾致辞摘录。

嘉宾致辞
同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 彭震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行,今天非常激动,简单说几句。
第一,感恩。同济规划院的三十年赶上了中国快速发展的过程,我们为国家服务了很多、贡献了很多,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成长。但是机会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同济规划院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还是我们的前辈给我们确立了路线,明确了同济规划院的发展道路,才有了这样的机会。产学研结合,是我从学生时代起,同济就坚守的理念。正是由于坚守了这一理念,规划院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第二,规划行业面临转型,同济规划院也要继续努力。尽管我已经过了60岁,但是我还是会把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的学习和收获,继续和规划院的同事们分享。希望规划院继续沿着产学研结合的方向前进,谢谢大家!
同济大学校长助理 李翔宁
各位领导,我也说三句话,第一,我虽然是建筑系学生,但是我的成长受益于同济规划院,我本科的时候就跟着多位规划系的老师一起做项目,学习到了很多规划知识,参与了居住区规划,甚至总规的工作,我对城市的理解,从这些项目当中获得了很多提升。在产教融合方面,同济规划院是做得最好的,对于这一点我非常有感触。
第二,我担任建筑城规学院院长的时候,同济规划院给了学院的大力支持,有人才上的支持也有资金上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第三,希望同济规划院作为规划行业的龙头企业,能够和我们一起携手度过新的时期,迎接新的挑战,也希望规划院越来越好,祝福规划院有更美好的明天,谢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原院长 李振宇
尊敬的前辈师长,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各位年轻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热烈祝贺规划院三十周年,我谈一点个人的感受。
前四个字:“与有荣焉”。在我做年轻教师的时候,规划院就已经成立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是规划院成长的见证者。我的心一直是跟规划院在一起的,直到今天。
后面六个字借用宋人郭熙的六个字,“高远”、“平远”、“深远”,1952年-1999年,我们的前辈和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志存“高远”。规划院成立以后,进入“平远”的时代,讲究效率优先,发展一日千里。未来的四十年会是什么样的?我猜想应该是“深远”,深度地融合、深度地挖掘、让城市规划专业为社会作出更加深刻的服务。希望同济规划院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多为社会、学校做贡献,谢谢!
同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国际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 刘春
三十而立,而立之年。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回顾历史,第一要向前辈致敬;第二,要从历史的回顾中找到力量和自信;第三,是为了展望未来。
今天谈了非常多的关键词是“产教融合”,这个概念对于规划院来说绝对不是新的概念。我在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任职,产教融合也是我们要走的道路。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仅仅从同济规划院聘任兼职校外指导教师远远不够,我们更希望把学校的学科资源和生产力,赋能到同济的规划专业,产生新的发展。我们的责任是要把教育、科技、人才更多地结合在一起,以人才培养为纽带,更好地构建“校产城”共生模式,同时促进同济规划院更好地发展,谢谢大家!
相关链接
同济规划院建院三十周年活动 | 张尚武:向未来 再启新征程——同济规划院发展展望(一)
同济规划院建院三十周年活动 | 张尚武:向未来 再启新征程——同济规划院发展展望(二)
同济规划院建院三十周年活动 | 张尚武:向未来 再启新征程——同济规划院发展展望(三)
同济规划院建院三十周年活动 | 张尚武:向未来 再启新征程——同济规划院发展展望(终篇)
精彩回顾:同济规划院建院三十周年活动 | 郑时龄 唐凯 石楠 伍江 周海鹰致辞
精彩回顾:同济规划院建院三十周年活动 | 陈秉钊 周俭 致辞

供稿 | 李宣谕、丰培奎、董雷
编辑 | 宣传办
审核 | 肖达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同济规划TJUPDI):精彩回顾:同济规划院建院三十周年活动 | 彭震伟 李翔宁 李振宇 刘春 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