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瓦店乡东路村村民李万青走出家门,沿着村里的道路散步。“不仅路修好了,环境也变美了。”李万青高兴地说。
平坦的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与院子里的水泥地无缝衔接。破旧房屋和空闲宅基地被改造成菜园、果园、花园、游园,成为村民的休闲好去处。
“村子变美了,村民开心了,让我很有成就感。”正在村口忙着指挥污水管网提升工程实施的东路村党支部书记李科说,从2019年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开始,村“两委”多方筹集资金,拆除破旧房屋108间、铺设沥青混凝土面积2万平方米……村子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人居环境的改善,也为东路村集体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得益于安阳县推进编制实施“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近年来,当地鼓励盘活闲置土地,把废弃的农家院、庭前屋后空地打造成各类休闲园地。
“我们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通过实施‘一宅变四园’,建设宜居新乡村,让乡村美起来、富起来。”李科说。
同时,安阳县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思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展“百(千)亩园行动”,鼓励村集体实施百亩以上的土地流转。
东路村抓住政策机遇,成立了安阳县瓦店乡广润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700亩,规模化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并以此吸引投资商成立了安阳市广润农机服务有限公司,在为村里提供服务的同时,还能外出作业赚钱,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此外,东路村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产业,进行农产品加工销售。“在发展特色种植产业的同时,我们还成立了建筑、劳务、物业等公司,积极承接项目,村集体收入连续两年突破百万元。”李科说。
有了资金,东路村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设立乡村振兴积分超市、开展村庄绿化、帮助困难村民、举办敬老爱老活动,还建设了初心堂、村史馆、农耕体验馆。
“4亩地租金每年4000元,做保洁工作每月能有600元,加上平时的短期务工收入,一年能进账近2万元呢。”说起去年的收入,东路村村民雷海芹算了一笔账。像雷海芹一样,收入连年增长的村民,在东路村及周边村子约有2000人。
近年来,东路村通过探索建立“村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抱团发展产业、精准实施项目、增强内生动力,并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粮食深加工产业,将村民“嵌入”产业链,实现就业增收。
除了东路村,安阳县还有很多村子都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助力村民增收,例如:“‘三变’+学堂培训+生态经济”的双塔模式、“‘三变’+文化传承+特色产业”的杜庄模式、“‘三变’+物流园+工业基地”的东见山模式……
新春临近,年味渐浓。东路村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置备年货,大家忙年路上都有奔头。如今的安阳县,正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探索推动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业态,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做文章,向土地要效益、向产业要发展,努力描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河南安阳:让乡村美起来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