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相比娱乐场所,这些行业对港澳的开放更重要!


香港酒吧街兰桂坊(图片来自网络)


文|孙不熟


这几天,有一则很有意思的新闻可能被大家忽略了。


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在内地对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暂时调整有关行政审批和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的决定》(下称《决定》)。内地进一步向港澳服务业降低部分领域的审批和准入门槛。从6月1日开始,港澳企业到内地投资服务业将更加便利,涉及电信、海运、办学、营业性演出、开办娱乐场所、展览,以及民用航空等方面等7个行业。


媒体与专家分析认为,这是中央送给港澳的又一个大礼包,但我认为这更像是给内地尤其是广东的一个大礼包。


这个《决定》至少传递出这样几个讯息:


1、可以看成是CEPA的升级版


国务院此次发布的《决定》并非突然冒出来的,而是对2003年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的进一步放权与深化。这两个“安排”也就是有关港澳新闻中一个十分高频的热词——CEPA。


2003年,内地与香港之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CEPA协议的签订,一个是自由行的开放。这两个大礼包发出之后,对香港经济的刺激非常明显,2004年,香港GDP终于结束自97年以来连续多年的负增长状态,重新进入一个较高增长的水平。


不过,过去十多年,CEPA所涉及到的行业主要是第二产业,涉及到服务业的开放一直没有大的突破。所以,国务院此次《决定》明确降低服务业开放的门槛,可以看成是2003年CEPA的升级版——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


在产业结构上,香港差不多已成为一个纯服务业的经济体,在服务业上具备极强的竞争力,这些领域如果能通过CEPA框架全面进军内地,对香港企业来说,当然是一个很大的利好。


2、允许港澳到广东开办独资娱乐场所


媒体此前对《决定》的报道,集中在“允许港澳在广东省设立独资娱乐场所”这样一则讯息上。没错,这个开放力度的确不小。


涉及到外商涉足娱乐场所时,中国政府明确规定,外资只能以合资经营的方式进入,不得以外商独资的方式进入。这一次,相当于中央给港澳企业又开了一次后门,港澳企业可以获得一般外商没有的特殊待遇。


不过,各位朋友不要对这个“礼包”产生过多的联想,根据内地的相关法规,一般娱乐场所仅限于卡拉ok、酒吧、歌舞厅之类,至于博彩、黄业不太可能真正开放。


另外,在开放的七个行业中,只有娱乐场所这一项给予了地理范围的限定——广东省,其他几个行业则全部面向内地。换句话说,港澳娱乐企业暂时只能在广东独资营业。要想在内地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港澳娱乐服务,只能到广东来。


3、相比娱乐行业,这些行业的开放更值得期待


出于猎奇心或者叫人性的弱点,娱乐行业的开放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兴趣,但国务院此次《规定》,最具含金量的还不是娱乐行业,而是电信行业。


通读《决定》所涉及的7个行业,对电信行业的开放给予了最多的笔墨。与内地不同,香港的电信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领域,700多万人口的香港,就拥有至少17家电信运营商。充分的竞争,让香港市民享受到物美价廉的电信服务,就中国移动到香港,也不得不推出让内地群众“羡嫉恨”的优惠套餐。


所以,香港电信运营商如果能够全面进入内地,与三大电信运营商展开竞争,会擦出怎样美妙的火花?是电信资费的进一步降价,还是网速的进一步提升、免费WIFI的普及?想一想,都觉得不错。


“办学”也将成为一个开放的领域。不过,港澳资本到内地办学仍然有两个限定条件,第一是不得单独设立而要合作办学,第二是只能开办非学历的职业技能教育教育。换句话说,办几所蓝翔技校是没问题的,但开办小学、中学与大学,暂时别想。所以,“办学”这个领域的开放力度谈不上有很大突破。


要开放的还有“海运”行业,包括经营国际船舶运输、国际船舶代理、国际船舶管理、国际海运货物装卸、国际海运货物仓储、国际海运集装箱站和堆场业务。其中,国际海运货物仓储业务可独资设立,船舶运输、国际船舶代理业务必须合资经营,中方企业的出资比例不得少于49%。


香港是一个老牌国际航运中心,在海运业务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些行业如果进入内地,将对刚刚重组的航运央企带来一定竞争压力。


要开放的还有营业性演出。允许港澳投资者在内地投资设立地方控股的合资文艺表演团体;香港、澳门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无需经过外资审批可以在内地设立个体工商户,从事个体演出经纪人业务。这意味着,港澳影视业从业者到内地赚钱变得更方便了。


要开放的还有展览行业。《决定》指出,在内地对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暂时调整实施相关行政审批和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允许其在内地从事《协议》规定的会议和展览服务;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制定。


要开放的还有民航领域,但开放范围限定为飞机维修、航空油料、货运仓储、地面服务、航空食品、停车场等项目。其中,飞机维修与航空油料必须由中方控股,其他项目可协商来定。关于最核心的客运服务,《决定》暂时没有给出相关表述。


4、金融与医疗两个优势产业暂未开放


作为一个世界顶级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最具竞争力的服务业一定是金融,但有关金融业的开放,在《决定》里没有看到有相关表述,这意味着内地对港澳的金融业开放,还存在着阻力或者疑虑。


除了金融,香港的医疗水平在国际上也颇具口碑,但国务院此次《决定》没有涉及到对开放内地医疗行业的表述。缺少金融与医疗这两个香港优势产业的进入,让《决定》的含金量打了不小的折扣。


5、内地向香港敞开大门,香港还要不要固步自封?


一直以来,内地对外商开放服务业领域一直十分谨慎,尤其是在开放金融、教育、医疗、电信、娱乐行业、民航等领域从未有过什么突破,这次敢于向服务业发展水平更高的港澳地区敞开大门,让港澳企业进来正面参与竞争,足见内地的自信与包容。


但准确来说,真正能够收到这份“大礼包”的是香港人,不一定是香港这片土地。这话怎么说?港澳企业要获得内地服务业的投资收益,就必须走出香港,把人才与资金放到内地市场中去,就像20多年前的香港老板到深圳办厂房一样。


换句话说,对那些乐于拥抱内地市场的香港人说,内地服务业的开放将是一次更大的发财机会;但对香港这片土地来说,可能又是一次产业空心化的危机。这种“空心化”已经在香港曾经最具竞争力的影视行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我认为这更像是给内地尤其是广东的一个大礼包,就像30多年前香港对广东的第一次产业转移那样,虽然会有竞争的阵痛,但竞争有利于成长。新一轮服务业行业的开放,广东比香港可以获得更多的实利。


如何应对香港新一轮的“产业空心化”?办法肯定不是固步自封,而是更加开放,更加积极融入中国内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比如,香港的教育与医疗相比内地还有很大的领先优势,如果这两个产业能够对内地消费者进一步开放,港人从这两个行业赚到的钱可能远多于购物旅游买包包。这个市场的消费潜力,可以参考国人到韩国整形。


继续抱守残缺,还是像过去那样拥抱世界,就看香港怎么选?我说的是经济。


“城市战争”是一个专注于城市PK与城市竞争力的公众号,由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创办,欢迎关注


城市战争相关文章:

航运央企重组,上海、广州为什么赢了天津、大连?

长三角规划全文解读:哪些城市将有大提升?

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合肥何以成最大黑马?

富豪地理分布榜:谁是中国最产富豪的城市?

一季度经济,北京东莞气贯长虹,上海成都萎靡不振!

奢侈品消费力排行榜:广州到底有多弱、成都有多强?

房价收入比排行榜:谁是中国“房痛指数”最高的城市?

地铁拥挤度排行榜:广州地铁为什么“挤”冠全国?

主要城市财力排行榜:广州为什么那么穷、穷、穷?

省会城市的首位度排行榜——谁是中国最强势的省城?

从国务院对城市总规的批复,看中国城市的真实排名

点击阅读原文可向孙不熟提问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