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新,华章再启。2025年1月21日下午,2024年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年终总结暨表彰大会在同济大学一·二九礼堂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同济大学副校长石振明、同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彭震伟、同济创新创业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小凌、同济规划院资深总工陈秉钊、夏南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周俭、同济规划院资深总规划师赵民、戴慎志等、院总规划师黄怡、黄建中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王桢栋、院长王兰、城市规划系系主任卓健,同济规划院党委书记刘颂、院长张尚武、党委副书记王晓庆、常务副院长王新哲、副院长江浩波、裴新生等领导与规划院全体员工一起欢聚一堂、辞旧迎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吴志强致辞。今天的主题词"向新出发"蕴含了同济的精神,同济人以及同济规划院的精神就是向新发展,永远前进。在过去的一年里,同济规划院老中青三代人,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将个人的事业和追求卓越的同济精神以及同济规划院的发展紧密结合。“向新出发”也意味着在新的时代里,同济规划人努力拥抱新技术、新方法、新思维、向着新的方向发展。祝愿同济规划院永远创新、永恒创新,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不断走向新的目标,新的高度,新的彼岸。
同济规划院党委书记刘颂做《2024年度党委工作总结报告》。报告从强化思想建设、筑牢政治根基;夯实组织建设,提升党建效能;推进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制度建设;清风正气,营造廉洁文化氛围;深化党建业务融合,推动协同发展;汇聚多方智慧,深化统战实践;践行服务宗旨,增强群众获得感;践行社会责任,彰显企业担当;党建引领聚合力,团建赋能促发展;党委引领展担当,工会聚力暖人心十个方面,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中同济规划院在党建领域所做的努力和成效。
同济规划院张尚武院长做《2024年度院工作总结报告》。总结报告从三十而立、共克时艰、模式转型、数智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建设、完善运行、文化建设、不忘初心九个方面回顾了我院过去一年的发展情况。2025年,同济规划院将在产教融合、城乡再生、同济云舟、同舟智汇、青年发展等领域积极探索,继续前进。
同济规划院2024年度特殊贡献奖颁发给同济规划院原院长、资深总工陈秉钊教授。陈秉钊在获奖感言中提到:规划没有一条现成的路、直的路,希望同济规划人在前行的曲折道路上勇往直前。
总结大会上公布了2024年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优秀团务工作者、优秀工会委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支部书记、先进基层党组织获奖名单。
会上公布了2024年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优秀新人、优秀主管、优秀员工、优秀管理奖、优秀集体奖获奖名单。
会上公布了2024年度获奖项目名单。其中,科学技术奖1项目,省级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国土空间规划设计奖39项,其他奖项13项。此外,还公布了2024度院级优秀规划设计奖45项,典型案例27项。
会上举办了同济规划院院新设立机构揭牌仪式。院新设立机构分别为:韧性安全发展研究中心、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
同济创新创业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小凌致辞。过去一年中,在行业下行的形势下,同济规划院积极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深耕地方市场,重视人才培养,搭建平台,取得了优于同行的成绩。面对新形势,希望同济规划院在产教融合、校地合作、一体化服务等发面发挥同济独特的品牌及人才优势,为未来发展布局。
同济大学副校长石振明致辞。2024年是同济规划院建院30周年。30年来,同济规划院始终站在行业发展前沿,为国家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始终坚持人民城市理念,主动服务国家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始终坚守产教融合,拓展实践、反哺学科,全方位支持了同济规划学科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2024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同济规划院迎难而上,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拓展转型之道。石振明对同济规划院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三点希望:1、希望规划院保持定力、保持信心、紧跟时代、勇于创新、主动转型。在多目标统筹、多学科交叉、多行业联合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学校优势。2、作为高校企业,希望规划院传承优良传统,践行社会责任和担当,在为学校和社会服务方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3、希望规划院把握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变革机遇,主动运用新技术,和学校同频共振,提升城乡规划学科的科学性和引领性。
供稿 | 宣传办、院办
编辑 | 宣传办
审核 | 刘颂、俞静、肖达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同济规划TJUPDI):2024年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年终总结暨表彰大会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