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龙,即文化之龙,幻化之龙,演化之龙。
从新石器时代出现以来,龙的形态不断变化,内涵不断深化。是神祇,是理想,是希望,是美好的象征,更是绵延的血脉。
2024年节气栏目,源流将选取不同时代的龙纹,跟随时间变化,观龙之化。
春
立春 ~ 谷雨
Spring


立春 新石器时代的龙,朴拙抽象,身似蛇并具有多种动物的特征。

雨水 夏朝的龙,龙头硕大,身长而微曲,尾尖内卷。

惊蛰 商朝的龙,长着瓶状角,身形愈发卷曲。

春分 西周的龙,长着瓶状角,身曲尾卷,张口露齿,有一对足或两对足。

清明 春秋时期的龙,逐渐抽象,形成重复的单元纹饰。

谷雨 战国时期的龙纹以线造型为主,常采用对称构图,秀丽矫健。

夏
立夏 ~ 大暑
Summer


立夏 秦代的龙,逐渐和帝王联系在一起,出现交龙绕璧的形象。

小满 西汉的龙,张口吐舌,蛇躯兽足,成为腾云驾雾的四灵之一。

芒种 东汉的龙,身长而富有动感,天象中的苍龙七宿也已定型。

夏至 北朝的龙,龙角如棍,耳如叶,身多有细麟,爪宽厚有力。

小暑 北朝的龙,身体与四肢渐丰腴有力,细节丰富,刻画背鬃、肘毛。

大暑 南北朝的龙,随着绘画发展,愈发遒劲飘逸,作飞腾之姿,风驰电掣,形神兼备。

秋
立秋 ~ 霜降
Fall


立秋 唐朝的龙,形如猛兽,口张过眼,爪有三趾,昂首挺胸,气象豪迈。

处暑 唐朝的龙,构图更富有动感,曲颈回首,张嘴吐舌,四肢舒展,尾卷曲。

白露 辽代的龙,继承了唐龙的遒劲有力,有行龙、升龙、坐龙、团龙等不同形态。

秋分 辽代的龙,基本继承唐代形态,但嘴张不再过眼,以云朵,海水或花草作衬景,更具立体感。

寒露 宋代的龙,早期仍延续兽形雄壮有力,后渐纤细沉稳,提出了“九似”画法。

霜降 金代的龙,粗犷苍健,中后期则与宋代接近,趋于细腻,尖吻渐顿,鼻吻整合为一。

冬
立冬 ~ 大寒
Winter


立冬 元代的龙,头小而颈细,身躯极长,龙爪锋利,形态凶猛,已脱离了兽的形象。

小雪 元代的龙,明确了“五爪二角”为皇家专有,民间禁用,民间可继续使用四爪龙、三爪龙。

大雪 明代的龙,中期鬃毛飘扬,昂首挺胸,矫健飞扬,有些唇齿紧闭,更显得威严大气。

冬至 明代的龙,前期身躯魁梧,龙爪粗壮锋利,后期身姿逐渐隽丽秀美,更显活泼。

小寒 清代的龙,头部更加立体,下颚长额头饱满,身材粗壮,龙鳞多有勾边。

大寒 清代的龙,在袍服和器物上时常占据C位,富丽雍容,威猛生动。

源流 · 节气

2016 · 时节流转 气韵永传
2017 · 五色之变 不可胜观
2018 · 风刀霜剑 犹与君伴
2019 · 闲居理气 卧游江川
2020 · 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2021 · 身未能至 心已远行
2022 · 秘境仙踪 时空永恒
























恭贺新禧 蛇年大吉
HAPPY CHINESE NEW YEAR


美 术 遗 产
美术 考古 建筑 遗产
Art & Heritage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美术遗产):2025春节特辑:源流运动·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