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是北京 | 北京非遗说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首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凸显首都历史文化价值,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文化意义。“北京非遗说”栏目旨在传播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领读者了解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
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5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以“福满京城 春贺神州”为主题,北京将推出近万场文化活动,包含庙会灯会游园会、文艺演出、精品展览展示等传统节目,冰雪运动、视听体验、现代工业游线等创新场景和内容,将营造喜庆、热烈、温暖的节日氛围。相比往年,今年春节的文化活动内容更丰富、场景更创新、风格调性更多元,传统的、现代的、热闹的、放松的、通俗的、艺术的,应有尽有。
下面就请和小印一起,来查收这份蛇年春节游玩攻略吧!

过大年,逛庙会
春节期间,全市将举办24个庙会、灯会、游园会,营造浓郁热烈的传统年味儿。今年的庙会、灯会、游园会在数量和规模上均比去年进一步提升,形式内容也更丰富。其中既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地坛庙会、龙潭庙会、厂甸庙会、八大处庙会等传统庙会;也有丰台园博园京彩新春彩灯嘉年华、朝阳温榆千灯夜、平谷京东大溶洞新春花灯夜游、顺义北京国际鲜花港花灯庙会、大兴彩灯大世界、延庆世园花灯艺术节等灯会和庙会融合的活动;还有海淀新春科技庙会、石景山游乐园迎春庙会等具有科技时尚感的新潮庙会。

此外,朝阳、海淀、通州、昌平、怀柔、平谷等区还将举办各具特色的民俗庙会,如东岳庙庙会、凤凰岭非遗过大年游园会、大运河新春游园会、白浮泉庙会、红螺寺春节祈福游园会、丫髻山春节祈福大庙会等等。

过大年,赏非遗
2025年春节、元宵节期间,首都图书馆以“楮墨迎春 巳巳如意”为主题,策划近200场文化活动,让读者在浓浓的年味中感受文化万象。北京城市图书馆“书香城图 非遗绽放”非遗市集将春节元素融入非遗项目中,邀请十余位非遗项目传承人携手中华瑰宝——北京兔儿爷、景泰蓝等,为读者带来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珠宝玉石鉴定专家、京味文学小说家、国际工艺美术大师等轮番登场,讲述春节与非遗之间的深厚渊源,让古老技艺在现代社会重焕光彩。

过大年,看个展
春节期间,北京将推出三千余场优质春节文艺活动,打造节日期间的艺术盛宴。博物馆继续打造“博物馆里过大年”品牌,将有175项展览展示和文化体验活动。广大市民可享受丰富的春节特色系列展览,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中国国家博物馆《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巧妙地将“福蛇”与“迎春”两大元素相结合,营造喜庆祥和、春意盎然的节日氛围。值此京津冀协同发展十一周年之际,三地省博强强联合推出3项精品大展,其中《版上生华 肇启新元——京津冀三地木版年画展》已于小年前后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用三地精选木版年画艺术精品的思想内涵及审美价值,诠释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此外,中国工艺美术馆《过年——春节主题展》、恭王府博物馆《岁朝迎祥 美意延年——恭王府博物馆藏传统木版年画展》、中国园林博物馆的《“水陆同行这亿年”生肖展》、北京民俗博物馆《节庆主题藏品展》及《蛇生肖主题文物展》等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春祈愿共同承托起热烈、祥和的节庆文化空间。

过大年,乐游园
随着北京花园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全市公园总数已达到1100个,千园之城底色更加靓丽。为满足首都市民和来京游客的游园需求,春节假期期间,全市公园结合自身特色,准备了迎新祈福、民俗体验、花卉园艺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推出了别具趣味的冰雪体验,丰富生态产品供给,激发绿色消费活力,让公园真正成为城市的客厅和市民的乐园。

新年祈福福气满满。北海公园初一至初五的上午9点在阐福寺景区山门处开展“送福”活动。市民朋友还可以到天坛公园科普园,亲手制作五谷袋,祝愿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自然教育寓教于乐。北京野生动物园将举办“新春北野,蛇年大兴”新春游园活动,开展科普讲解,让游客与动物朋友一同高高兴兴过大年。春节期间也是北京观鸟的好时节,海淀公园、红领巾公园、北京云岗森林公园等都有观鸟活动。
新春佳节玩雪嬉冰。颐和园、陶然亭公园和什刹海公园等已连续多年开展冰雪活动,是感受冰雪活动魅力的好去处。丰台区莲花池公园准备了冰车、冰帆和漂移车,带来“冰上的速度与激情”。石景山区首钢园的冰上龙舟和电动狗拉爬犁将传统民俗与冰雪体验完美结合。顺义区在顺义公园、卧龙公园和仁和公园新建三片冰场,方便市民就近感受冬日之美。
春节摆年宵花是一项传统民俗,北京创新举办2025家庭园艺嘉年华暨年宵名花进北京活动,引导市民用各色花卉妆点春节喜庆氛围,点靓美好生活,激发绿色消费新增长点。
内容来源:北京新闻、北京发布、北京日报客户端、国博君
相关阅读
2025北京城市宣传片,这里是北京,震撼亮相
让老城慢下来
隐于闹市的生态绿洲:“清河之洲”滨水绿廊景观提升工程
您与京城,一“码”之隔!
”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公众宣传平台,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北京日报提供运营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和专业全媒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印迹 inBeijing):在北京,首个“非遗版春节”的打开方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