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7期】

在乡村,农民的房屋既是家庭成员生活的居所、与客人交流的场地,也具有生产性的功能(农作物的打场、晾晒)。所以,农民的房屋空间基本上由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两个部分组成。

乡村里农民房子的外部空间,是指院子、院子中的天井、厕所、厨房以及及畜禽圈所、库房、粮仓等附属建筑物组成的空间。当然,在乡村现在的一些新建的农民房子中,厕所、厨房以及包括粮仓在内的储藏室也像城里人一样,在建筑物的主体部分内。而农民房子的内部空间,则分为棠屋(中堂)、家庭成员卧室、客人卧室或者书房,多为一明两暗的结构。另外,在提及乡村民居建筑时人们常常总会提到一种乡村民居建筑﹣﹣四合院,其空间布局更为复杂。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房屋的类型,合理的空间布局,既是出于屋主功能满足的需要,也是出于减少建筑成本的考虑。而现实生活中,乡村民居建筑空间布局不合理,室内空间利用率不高,是乡村民居建筑中最常见的一个弊端。优化乡村民居建筑的空间布置,是改造乡村民居建筑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01
保留农民房子的院落格局

在乡村,院落空间是农民活动的中心,作为农民房子空间的延伸,不仅可用于聊天会友,晾晒衣物,还可以小规模种植蔬菜瓜果、饲养家禽、家畜,满足日常之用。为此,要处理好一个细节,那就是天井。
所谓天井,是指院落中间房子与两边厢房(院墙)相合围而形成的中间的空地,宽与正中间房屋同度,进深与厢房(院墙)等长,地面多用青(红)砖或大理石嵌铺,因面积相对较小,光线又因高屋围堵而显得较暗,状如深井,故名天井。
天井,在乡村的农民看来,一方面具有实用价值,例如,有排水作用,所谓”五岳朝天,四水归堂”,指的就是天井的排水作用;另外还有采光、通风的作用。另一方面,天井在农民的心里又有很深的精神内涵。天井是人的生命与天地宇宙生命意象连通的设置,保持水相通就是保持与天地大的生命意象相通。四水归堂,坐井观天,农民在自己家通过天井沟通天地,意在使天降的雨露与”财气”聚拢,有汇聚四方之财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寓意。所以,在乡村,农民建房有建造天井的习俗。
02
提高农民房子的有效面积的使用率

传统的乡村民居建筑有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农民的房子的体量很大,但真正的有效面积和有效面积的使用率并不高。所以,在改造农民的房子的时候,一方面,让农民房屋的平面尽量方正,功能布局结构紧凑,力求避免多长、过多的迂回走道,保障堂屋、卧室的基本空间;另一方面,在农民建房中厨房、卫生间和储藏室等功能设施很重要,这也是在新乡村建设过程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因此,建筑师要提前做好农民的厨房、卫生间的设计,至于农民的储藏室问题,可以通过院落部分的合理布局来解决。
03
在农民房屋的空间功能布局上要符合便利的原则

前面已经提及,在乡村,农民的房子不像城里人的房子,仅为供人的居住之用。在乡村,有的农民的房子还是工作、挣钱的场所。所以在改造乡村民居建筑的过程中,对农民房子的功能布局,尤其是对于临街面的农民的房子的功能布局应尽量做得合理一些。如采取下店上宅或者前店后宅的功能结构,室内外联通使用,这样可以适应诸如针织、刺绣、缝纫、手工制作等小作坊以及小商、小铺和特色餐饮等的经营。
04
乡村民居改造要提倡”弹性设计”的理念

乡村和城市不一样,乡村是一个熟人社会,世代同堂是乡村人的一种习惯和传统。同时,频繁的走亲访友,也是乡村的一种常见的人际交流的方式。所以,建筑师在为农民设计房子时,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着眼未来家庭人口变化,在设计之初保有发展余地和未来改变的可能。农民室内空间建筑构件的配置和安装方式,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做到可分可合、可变通,便于增设隔断、隔墙、门洞等。这样,既延长了房屋的使用寿命周期,又节约了建筑成本。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绿十字):自古农民就是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