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成规院之星丨共同成长 共赴未来




编者按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也是成都高质量发展的进阶之年。成规院,以专业之智与不懈之毅,为成都的蓬勃发展倾献全力。成规院人,勇迎国土空间规划改革时代浪潮,精心丈量城市未来发展路径,以热忱之心浇筑幸福宜居梦想。他们中既有全域发展蓝图的擘画者,也有勾勒城市肌理的设计师;他们是公园城市壮美画卷的绘梦家,也是市民生活品质的守护人。在此,我们聚焦不同岗位的星光,撷取2024年度各层级优秀代表的心路历程,既有登高望远的战略思考,亦见润物无声的日常坚守,诠释着“与城市共同成长”的发展理念。这些跳动着时代脉搏的个体叙事,终将汇聚为成都可持续发展的澎湃力量。




周垠  2024年度优秀导师

‘优秀导师’的称号,是对过去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在与城市共同成长的道路上,我将继续和新生代规划人并肩前行——因为每一份图纸终将老去,但代际接力中沉淀的专业信仰与人文温度,永远鲜活。

微光成炬 向新而行


2013年入职成规院,至今,刚好十二年。从青涩的新员工成长为项目负责人,再成为年轻同事口中的“导师”,这个称呼于我而言,始终带着温度与重量。在我院,“导师”不是职称,不是资历的标尺,而是一群愿意俯身倾听、与新员工并肩成长的引路人。
许多人提起“导师”,总会联想到校园里的师生关系,但在规划设计这样的实践型领域,导师的意义不在于知识的传导,而在于价值的传承。
规划工作的终极命题,或许是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当“导师”的身份从“传道者”变为“同行者”,我们守护的不再是某种具体经验,而是让每个规划人始终保有两大底色:对土地谦卑,在AI狂飙的时代里,仍需真实触摸城市的肌理;对未来纯真,在多方协调的现实中,始终坚信“最佳”方案的存在。这份“纯真与谦卑”,或许就是我们能给后来者最好的礼物。毕竟,当我们谈论成都的未来图景时,本质上是在说——如何让一代代规划人的热望,始终在场。我们不是城市的创作者,只是时空的接线员。所谓传承,不过是把对土地的热望,化作一粒粒待发芽的种子。在成都这座永远年轻的城市里,老成规人的价值,不在于守住某种“正确”,而在于让每一代成规人都能自信地写下他们的解题思路。
深刻认同前辈的观点:规划师是一个充满使命感、责任感和成就感的职业。在始终坚守规划助力实现人类价值内核不变的前提下,我们探索科学高效的规划方法,在深深的影响这座城市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百年之后我们不复存在,千年之后成规院兴许消失。庆幸的是“烟火成都三千年”,我们的规划蓝图也曾照进现实,于城市的灵魂深处,镌刻下我们不可磨灭的印记。
时代的浪潮,城市的发展,技术的更迭,庆幸能与几代成规人同行。带上一颗纯净的心,规划成都最纯粹的美。



刘丙乾  

2024年度优秀副主任规划师、优秀项目负责人

五年来,从传统规划实践者到规划数字化研发者,成规院帮助我实现了个人的蜕变与进阶。从成都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到简阳市三星高品质粮经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再到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景观一体化规划设计导则、龙泉驿区同安及百工堰沿山区域城市设计,直至投身成都市东西城市轴线规划研究、基于街景图像的城市空间品质解析及城市更新评估、基于多智能体模型的人群行为特征研究等课题,无论是具体规划项目,还是科研创新课题,在成规院遇见的每一项工作都充满挑战。这些丰富的项目实践经历,以及每一次攻克技术难题,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与汗水,推动着我们不断探索新知识、新技术,去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使命。

五年成长路

数智新征程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我已在成规院度过了五个春秋。这五年,是我职业生涯飞速成长、收获满满的黄金时期,更是我勇立时代潮头、不断开拓创新的关键阶段。在这段宝贵的时光里,我由衷感谢成规院这个广阔的平台,让我得以在众多规划项目中充分施展自己的专长。
数字时代,规划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从街景图像量化分析与城市空间品质评价和城市更新评估融合,到视频数据挖掘助力人群行为分析和道路交通动态监测,到运用智能体模型实现城市空间感知和公共空间优化指引,再到研究面向城市设计的生成式模型。我们始终秉持 “从技术中来到项目中去” 的理念,逐步搭建起一套涵盖城市认知、感知与预知等多个层面的量化城市技术体系,为规划设计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让城市规划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精准性。
在成规院,工作与个人成长紧密相连。院里浓厚的学术氛围仿若肥沃的土壤,滋养着每一位员工的成长;完善的培训体系则如同精心搭建的阶梯,助力我们在技术探索的道路上稳步攀升。每当遇到技术难题,前辈们总能凭借丰富的经验为我指点迷津,让我豁然开朗;同事间的日常交流和热烈的头脑风暴,更是激发了我的创新灵感,促使我不断尝试将更多新技术融入规划工作。经过无数次项目的历练和思想的碰撞,我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大幅提升,还培养起了系统思维,学会从业务需求与技术应用的双重视角审视技术问题,深入挖掘新技术的应用潜力,为规划工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性。
回顾这五年,从初入职场时对技术开发与应用的生疏,到如今能在复杂项目中熟练运用新技术解决问题,我不仅专业能力实现了进阶,心智也更加成熟。参与前沿项目让我精准掌握了规划新技术的应用要点,与同事、前辈的协作让我深刻领悟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一切的成长与进步,都离不开成规院提供的广阔平台。
展望未来,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和创新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积极参与“成规数智”建设,为推动成规院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探索智慧城市的建设路径。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https://mp.weixin.qq.com/s/b4smkxNBH_89SaijwmARVw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