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冯纪忠——宋,是表达开朗心境的


经典重读

谈何陋轩设计(一)

冯纪忠 


我不是讲:“建筑也可以讲话”嘛。“讲话”的方式是独特的,用“建筑空间”来表达。当然不是所有建筑都可以表达的。所有的建筑都要讲话,是不可能的,而且不必要。

到何陋轩的时候,功能不是主要问题,只是喝喝茶而已,不过如此,夏天乘凉,还是很阴凉的,通风都符合,坐着蛮舒服的,大家都愿意去坐坐。要求是这样的,正好符合我当时的心境。

(2007 年7月18日)


我这个何陋轩,可以讲是钻空子了,因为没人感觉这会有什么问题。竹子草顶的东西,会有什么问题呢?根本没人注意。连造好了,他们都没人批判我。那么我就胆子大点,写出了那话——我没有抗拒,我还写出来了呢——写这《何陋轩答客问》,去告诉他们:我是“独立的,可上可下”。

(2007 年7月19日)


其实,真正欢喜攻击我的人,他们水平不够啊——他要真攻击我这个东西,我当时是吃不消的。你说,方塔园其他的……是什么“精神污染”?我精神哪来的“污染”啊?绝对不是。宋朝的东西,绝对不是“污染”的,宋朝人只是表达开朗心境的。

(2007 年7月18日)


何陋轩,1980 年代之前,你没办法实现,1980年代之后,也没办法实现,你今后也不一定能够实现。这是夹缝里头才能够钻出来啊——要有一个很好的甲方,以及一个相应的时代背景。做了以后,我也没什么懊恼了。

(2007年9月15日)


何陋轩,感性比理性强多了,跟条件有关系。这个建筑可以这样,但理性基础没有大破,其他建筑不一定能套用这个办法。夏天坐坐,吃点茶,可以啊。假使用墙围起来,变成冬天好用?傻了,没法变啊!那完全破坏了。

开始是不是全感性还是有理性?不一定,总的是感性和理性混在一块的。要是功能不合理,我不会那样做的,那违背自己的思想。

现在看来蛮好,那么多人坐那儿喝茶。我看去方塔园的多数人最后都是去喝茶、乘凉。也符合我的总体考虑:你兜了一圈,先去看“古”的东西,已经走到这个时候,要休息,还搞一个亭子、走廊,那不符合功能,整个的艺术性也没有了。基础还是功能,不是没有。

何陋轩,在整个方塔园里感情最冲动、强烈。一挥而就,很多是后来想到的。我总觉得,设计是一步步的,这个太快了。我心里急着要快,因为不快可能又要拆了。我说,做好再讲,跟我思想符合,用简单材料很快做起来——这个原则不动的。

我不愿意解说,但我就是要解释给你听。像大门,造好了,要我拆,情况不同了,我就妥协嘛——北门那个“辅柱”就是妥协嘛,到时候锯掉一点,还可以合理。表面合理还是可以,给人错觉是个“摇摆柱”,这个就是妥协。有些不愿妥协。

(2007年8月5日)


选自《与古为新 方塔园规划》(冯纪忠 著 东方出版社,2010)



THE END

建筑遗产学刊(公众号)

微信平台:jzyc_ha(微信号)

官方网站:

https://jianzhuyichan.tongji.edu.cn/

《建筑遗产》学刊创刊于2016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是我国历史建成物及其环境研究、保护与再生领域的第一本大型综合性专业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公众号将继续秉承增强公众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推进城乡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核心价值,以进一步提高公众普及度、学科引领性、专业渗透力为目标,不断带来一系列专业、优质的人文暖身阅读。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建筑遗产学刊):冯纪忠——宋,是表达开朗心境的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