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位于杭州市域钱塘江南岸,历史悠久,经济富庶。自2001年3月撤市设为萧山区以来,萧山区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呈现出了焕然一新的面貌。去年,随着主会场设在 G20杭州峰会的成功举办,85万平方米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为了萧山区乃至杭州市的一张新名片,萧山区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
市委市政府实施拥江发展战略以来,萧山区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契机,筹办亚运会将成为萧山转型发展的又一个窗口期,未来萧山将以完善基础设施、深化环境建设、提高人文素质作为重要着力点,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全面协调发展、带动城市文明水平提升为着力点,向世界呈现一个更高品质的萧山区。
为了落实杭州市总体规划对萧山区的战略性要求,实现“拥江发展”战略,加快与主城区的融合,为杭州建设世界名城创造新的辉煌,去年起,杭州市规划局会同萧山区人民政府组织《萧山分区规划(2017-2020)》(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当前,规划已完成草案,让我们来一睹内容吧。
《萧山分区规划》进一步细化落实《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6年修订),综合各类专项规划的相关要求,通过详实的调研“摸清家底”,充分反映萧山区发展诉求和居民意愿,聚焦近期实施行动任务,提出远期发展蓝图,并为新版总规编制提出建议。
2020年萧山区用地规划图
魅力国际门户 智慧品质城区
立足“世界名城的建设标杆区、拥江发展的战略引领区、先进制造的转型中枢区、美丽杭州的实践样板区”的发展目标,规划提出了六大实施路径。
共建跨区生态网络,维护安全永续的生态格局,形成“三核多点、两楔三带网格绿化”的总体生态空间结构。
生态空间结构图
南片重点保育原生态的山体林地、郊野公园、河湖水体等自然生态空间,重点实施南部生态绿楔、东南部生态绿楔和浦阳江生态走廊。
东片重点保护永久性基本农田,重点实施散乱污工业企业退出复垦,减少传统工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绕城以内地区打造城区景观精致化、旅游品牌精品化,重点实施三江口、湘湖、世纪城公园等绿化景观核心和沿江、沿河、沿路的绿道网络建设。
构建特色空间格局
统筹全域空间资源,形成完整的空间管控体系;形成城镇紧凑高效、乡村有机疏朗的空间格局,构建网络化、扁平化特色等级体系,形成“一轴统两廊、两核联多心、两带嵌三片”的网络化、组团化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规划图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落实开发边界管控要求,促进“低效减量、保障增量”,实现开发边界外低效城镇建设用地减量要求。
保障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包括亚运村、临空经济示范区、湘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益农区块、萧山科技城等各级重大战略平台;城中村拆迁安置地区、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等民生项目;以及轨道站点周边地区的开发利用。
新增建设用地区域示意图
高效利用新增空间,凸显TOD带动效应
提升轨道站点周边的用地开发效率,促进站点周边各类功能高效复合,鼓励用地性质兼容。
加快重点地区地下空间建设
加快推进钱江世纪城、新区、萧山科技城、杭州铁路南站等重点地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建设,打造地下步行系统,构建互联互通地下网络;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继续推进利用学校操场、公园广场、道路等公共空间的地下空间。形成“一核两副、四心多点、轴带成网”的地下空间布局结构。
地下空间规划结构图
开展郊野单元控规,实现控规全覆盖
以戴村镇、进化镇、浦阳镇等地区作为试点,开展郊野单元控规,对郊野地区土地开展全面整治,切实落实低效用地减量任务。
增强区域交通枢纽地位
构建“强枢纽+强网络”的综合运输枢纽体系,利用公、铁、空多种交通方式,发挥枢纽和网络的联合优势,提高萧山区位优势度。
促进萧山机场集疏运方式和方向多样化发展。近期加快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7号线和中轴快线,并构建萧山机场道路疏解环,打通萧山机场客运东通道。
强化南站集疏运条件,提前研究预留通道,完善南站功能。
构建“四横五纵一连”快速路网络,与杭州主城、绍兴地区形成都市一体化高快速路网络。
区域交通规划图
加强内部交通疏解能力
形成由“十三横十一纵”交通性主干路和“十七横十二纵”生活性主干路构成的骨架路网,增强萧山内部道路交通疏解能力,实现萧山地区对外联系以及萧山各组团之间快速联系功能。
加密过江通道,构建由杭甬高速、博奥路过江通道,湘滨过江通道等构成的过江通道体系,加强与主城区联系,破除过江瓶颈。
保障公共交通设施用地,规划形成由公交停保场、公交枢纽站、公交中心站、公交首末站形成的公共交通场站体系。
主干路网规划图
提质产业平台
重点推进“两廊两带”的产业重点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新兴产业载体建设,增加创新型产业用地14平方千米;分类引导产业平台发展,发挥新兴产业集聚优势,加快传统产业平台转型提升。
两廊:风情科创走廊 时代智造走廊
两带:钱塘新兴产业带 机场临空经济带
“两廊两带”空间分布图
整治低效工业
关停腾退外围零散工业用地,东部和南部的外围零散企业鼓励向益农、义桥等大型园区就近集聚。
按照现状保留、退出复垦、功能置换三种方式,全域整治印染、卫浴、化工等12个行业的散乱污企业用地。
现状保留 :保留现状工业用地6.5平方千米。通过设置产业准入条件,引导现有企转型升级。
退出复垦 :腾退效益低下、环境恶劣的散乱污工业企占地,实现复垦,面积约4.7平方千米。
功能置换 :现状工业用地功能置换为电子商务、会展等现代服业和城市生活配套用地,面积约3.2平方千米。
“两廊两带”空间分布图
提升公共服务能级
全面推进高能级公共设施建设,构建多元公共服务体系,以特色高品质实现与主城等高对接,打造国际化城区标杆。
市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推进社区服务品质化和均等化
逐步推进公共设施全覆盖,萧山城区以打造“空间+年龄”全覆盖为目标,按1000米服务半径构建15分钟生活圈;瓜沥组团及临浦组团以乡镇为单位构建生活服务圈。
构筑安全格局
以支撑城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保障近期重要设施,结合远期发展需求,先行谋划重大基础设施,提升标准、超前布局。
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图
提高城市韧性
一是建设高标准堤防。对钱塘江一线海塘和浦阳江现有堤防按照百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提标改造。
二是实施建成区海绵城市建设。在钱江世纪城、萧山科技城、闻堰、瓜沥、临浦等区域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
下一步怎么优化?
您的意见很重要
5月4日起至5月18日,《杭州市萧山分区规划(2017-2020年)》(草案)正在公示,您可以前往公示现场了解规划并留下您的书面意见,也可以“阅读原文”线上参与意见征集。
公示地点:
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新业路229号市民中心裙楼L座)
周二至周日 9:00-16:30
杭州市萧山区政府办事中心(金城路535号)
周一至周五 9: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