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408研究小组】EBRA的前世今生(一)

EBRA会议的前世今生 ()

让小编给大家讲一讲中国环境行为学会(EBRA)的故事。


1993 第一届

1993年第一次建筑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

中国的环境行为学发展是多过程多地区的,大约是在80年代初期到中期,有几位先知型学者分别在不同的领域介入了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从北到南地区上说有哈尔滨的常怀生教授,北京的李道增院士,天津的羌苑教授,西安的蒋梦厚教授,南京的朱敬业教授,上海的杨公侠教授等,。。他们几乎是同时开始了建筑中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的教学和研究。譬如李道增院士早在80年代初就在清华大学开设相关课程,并指导研究生。小编的导师杨公侠教授也在84年将环境心理学研究作为他硕士生的研究方向。研究和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就有交流的需要,于是在1993年的夏天,在吉林市规划局的帮助下在吉林省吉林市,这些伟大的教授们终于相聚在一起了。这个聚会过程重要的推动者是常怀生教授(第一排右起第五)和中国建工出版社的前总编杨永生先生(第一排穿蓝色衬衫。杨老已于2012年去世,他是我们建筑学界的资深出版家和评论家)。。。。1993年会议代表总共24人。嗯,好像确实人数不多哦,但哪一次一大代表是人多滴?

小编在杨公侠教授的带领下参加了这次会议。开会可好玩了,一是认识老师和同学混个眼熟,二还能跟着老师游白山涉黑水,感受吉林人民的热情好客,而且一不小心还混个创会成员。看出去开会这多重要( ⊙ o ⊙ )啊!


1996 第二届

1996年第二次建筑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

96年第二次研讨会在大连理工召开,这次会议上成立了学会。。选举常怀生教授为会长。学会的名字当时叫建筑环境心理学会,周干峙部长特地为我们这个小小的学术委员会成立写了贺词。周部长果然专业,20多年里无数的学会成立又淹没,我们这个小小的学会很茁壮啊。

虽然学会是96年成立的,但是按照学会历史数是第二次会议。这你懂的,当年五世达赖喇嘛从京城返回刚踏入西藏地界时接到顺治的达赖任命诏书,他一想我不能是第一世达赖啊,于是他往前追认了四代,他是第五任达赖。这道理是一样滴。。。

93年和96年的两次会议不是偶然的,而是多力量的汇聚过程,是学术先驱的力量共同推动的。96年会议中有两位重量级的日本学者参加,即时任日本人间环境学会会长的佐古顺彦教授和东京大学西出和彦教授。

小编:

大家注意到没我们这个学会是挂在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下面的,那其实是建设行业协会。但是我国的学术机构必须要有挂靠机构,就是必须有人能管理你,就是你得有个妈。所以我们找了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这个妈的最大的优点就是她从来不管我们。于是96年小编我办了一个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的会员证,就是这个。想看看当时小编的青涩照吗?青葱岁月啊。

1998 第三届

1998年第三次会议




此处应有图片

抱歉,没图





98年会议在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召开。这次会议上日本著名教授高桥鹰志率领了日本人间环境学会参加了会议,并与中方联合举办了研讨,这是学会历史上的第一次国际研讨会,其实是双边研讨会。参会代表30余人。

小编:因为身体原因没去成。很遗憾吧,更遗憾的是就是这次会议没去,其它会议都去了,泪奔。现在比小编参会多的就是咱们会长了。所以不好意思哦,小编手里没有任何本次会议资料和照片。


2000 第四届

2000年第一次国际研讨会

2000年第四次会议在东南大学召开。仲德崑老师和赵辰老师准备了这次会议。参会代表80余人,包括中、日、美、英、意大利、台湾地区等,。当时美国EDRA学会会长Bechtel 教授做了主题演讲。

小编:等我看到会议论文集上写第一次国际研讨会时,我心理哇凉哇凉的,赵辰老师没搞错吧,这明明不是第一次吗,日本学者98年就来开会了么?赵老师不是活生生将学会的国际年龄减了一岁吗?。但是东南大学这次会议倒确实是第一次多国学者共同参加的国际会议,

小编在东南会议中第一次遇到了东京工大的大野隆造教授。你看现在大野先生的中文说得多溜,可当时大野先生那个汉语说得还真是像韩语哦。

恩,在2000年那会是叫中国建筑环境心理学会呢!那是EBRA的前世时代。EBRA前世叫AEPPA。


如果希望同我们交流,欢迎微信留言或致信 lab408@qq.com。我们期待探讨。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