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江苏特大城市只保留了俩,你猜的出么?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导读:前段时间,某公号抛出“江苏可以发展为特大城市的地方有哪些?”这样一篇文章,一开头就信誓旦旦讲“首先告诉你们结果,两个地方,南京,徐州。”接下来,从历史文化、地理位置到辐射区域、人才就业,一通分析之后,否定了“土豪”苏州,否定了夹在上海、南京之间的常州和无锡,否定了上海“小弟”南通,最终认定徐州和南京将会是未来的“特大城市”。


规划君在心里一番窃笑。好在没过几天,由江苏省住建厅主导、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与的《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5-2030年)》经国务院同意,获住建部批复。根据该《规划》,到2030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将达80%左右城镇人口约7200万。将形成2个特大城市——南京,苏州,城市发展摒弃“一味贪大”思路,更追求质量和内涵。

作为省本级“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规划》实现了全省城镇、交通、生态保护、重大基础设施的空间一张图,成为指导全省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法定依据。

下文来自8月11日新华日报头条,《江苏城镇体系规划获批复——203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80%左右》,作者汪晓霞,获得授权发布。

203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80%左右

住建部给省政府的批复,要求江苏坚持“协调推进城镇化、区域发展差异化、建设模式集约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构建 “一带二轴,三圈一极”(即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沿东陇海城镇轴与南京、徐州、苏锡常三个都市圈,淮安增长极)城镇化空间格局,远期形成“带轴集聚、腹地开敞”的区域空间格局,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生态良好、设施完善、城乡协调的城镇体系。

批复原则同意《规划》对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的指导性意见。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72%左右,城镇人口约6120万,城镇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7730平方公里以内,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16730平方公里以内。到203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80%左右,城镇人口约7200万,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有效控制。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合理布局,保护耕地。

按现有公开数据,全省城镇人口约5090万,也就是说,未来5年,全省城镇人口将增加1000万左右,而未来15年内,全省城镇人口将增加约2000万。“无论72%还是80%,都只是城镇化率的目标性预测,不具刚性。但可以肯定,江苏不希望走拉美国家过度城市化的路,虽然它们的城市化率很高,但质量却很差。”省住建厅城乡规划处处长施嘉泓强调,制定城镇化率目标并非“惟指标论”,江苏更追求有质量、有内涵的城镇化。而少一点异地城镇化、多一些本地城镇化是当务之急。

培育重点中心镇,就近就地城镇化

《规划》提出,重视小城镇规划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分类指导培育一批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省级重点中心镇;建设一批工商业强镇、文化旅游名镇和生态宜居城镇;优化镇村布局,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地区的综合治理,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增强乡村特色,建设美丽乡村。

省发改委副主任汤明海说,眼下江苏正着力培育96个省级重点中心镇,这些小城镇有的人口已超过5万,具备发展成为小城市的条件。“96个重点中心镇的制定,原则上苏南选取特色镇、历史文化名镇,苏北主要选择人口基数多及有战略发展意图的镇,比如临海的镇就选取了9个,以带动临海开发。”

参与《规划》编制的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小卉介绍,发展小城镇,顺应国家新型城镇化重心下移的思路,即发展县城和中心镇,促使农民就近、就地城镇化。《规划》同时提出,促进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在城乡和区域间共享共建、衔接协调;加快村庄道路规划建设,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等。

等级规模重组,特大城市阵容“缩水”

引人注目的是,在质量和内涵要求下,江苏城市等级规模展开重组。

至2030年,全省共将形成2个特大城市、15个大城市、12个中等城市、28个小城市和540个镇的城市等级规模体系。2个特大城市将是南京和苏州;15个大城市是无锡、常州、徐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江阴、昆山、常熟和张家港。

这与2012年时江苏提出的城市等级规模体系目标已有所不同,当时江苏曾提出,到2015年全省将形成11个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8个大城市、35个中等城市、7个小城市、730个镇;到2030年,盐城、镇江、泰州、宿迁、常熟、张家港也将跻身特大城市行列。

“去年11月20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新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在这一通知下发前,江苏共有10个特大城市,而对照城市规模划分新标准,从现状来看,全省57个城市中,大城市以上城市共10个,其中特大城市只有南京。”陈小卉说。

7月29日,《苏州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实施评估专家咨询会上透露消息,苏州将按5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标准探索总体规划编制改革,探索500万以上特大城市用地布局的规划、表达和管控方法;探索公共中心体系构建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布局、基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方法和措施;探索城市更新(包括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业用地更新等)的规划方法。

“城市规模重新划分,只不过是让各城市先‘对号入座’,而在分档之后,接下来还需进一步量身定制各城市的发展目标和路径。对江苏来说,仍需引导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发展。”施嘉泓说。

且看网友啥反应——

@心之锦衣夜行:无锡这次没有被批准为特大城市,蛮好。高歌猛进式的建设总是有很多问题的,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将一个个原来各具特色的城镇变得千人一面,不是一个好事。希望无锡能尽可能保留自己明媚舒适的宜居城市的特色。

@咩在吃草:关于苏州,最近关注了两个事情,一个是苏州和南京被定为江苏唯一的两个特大城市。另一个,苏州经济下滑,若没有新的产业增长点,被后续城市超越将成定局。

@无锡评论:近几天,“无锡退出特大城市行列”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对于事件本身,评论君不想多做评价。但看到本地某论坛上马甲横飞,为了博取点击量极尽挖苦、调侃之能事,以及某微信号把无锡衰退归咎于企业动迁到安徽郎溪,评论君实在哭笑不得。如果以这种思想境界经营当下之无锡,只会衰退得更快!

@星湖街上的鱼:特大城市到底有什么用?特大城市规划只是让苏州市区塞进更多的人口吗?不是的!特大城市规划,是让苏州市民有更多、更好的科教文卫体设施,更好的交通出行条件!

@孟祥远:城市价值决定地产价值,南京和苏州被确定为江苏仅有的两个特大城市符合新型城镇化逻辑,结果上有利于更多资源导入这两大城市,也是促进这个城市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发展。须知,江苏仅南京和苏州楼市基础较好,相信未来分化还会加大。

@风清扬V:徐州从特大城市降级为大城市。我看很好,人多有什么好?

@小顺的妈妈:现状是只有南京1个特大城市,据说苏州“很不服气”。显然,“特大”依然被视为城市高集聚力、高资源配置乃至高房价的变相“代名词”。

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噢↓↓↓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