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4-26日,2016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辽宁沈阳召开。9月25日,在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承办的“城乡文化发展60年”专题会场上,上海市闵行区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袁珍女士作了题为“全球城市中的乡土文化特色实践——以闵行区保护村选点规划为例”的报告。以下为大家分享报告的主要内容。
袁珍报告现场
报告重点:
通过对上海市闵行区全区村庄历史文化资源与村庄风貌特色进行梳理,提炼村庄历史文化与风貌特色,提出保护村庄的保护开发策略。
袁珍首先介绍了闵行区保护村选点规划的编制背景,2015年5月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下发《关于开展本市郊区保护村选点、村庄保护与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县规土局组织编制保护村选点规划。并同时下发《上海市区(县)保护村选点规划技术指引》作为编制保护村选点规划的技术指导文件。
保护村是指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以及具有明显风貌特征或历史文化价值的自然村。保护村具有特征: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村庄与周边自然环境能够体现独特的地理地貌特征,村庄内的传统空间格局保留较为完好、街巷体系较完整、传统设施仍在使用,村庄内有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村庄内有传统风貌的民居建筑,有与村庄风俗、节庆、纪念等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公共建筑和场所。
袁珍详细介绍了保护村选点的技术路线及各阶段工作的基本情况。
闵行区保护村选点规划的技术路线
一、第一轮筛选
第一轮筛选依据(满足其中任意一项)
第一轮筛选出9个保护村,全部位于闵行区南部,且大部分位于集中建设区以外。分别为吴泾镇的塘湾村、幸福村,马桥镇的彭渡村、同心村,浦江镇的革新村、光继村、汇南村、正义村和汇中村。
第一轮筛选的村庄分布图
二、第二轮筛选
通过对村庄的农业生产生活、历史文化传承、特色民风民俗、自然生态环境四大评价要素进行权重界定,明确推荐保护村打分。对乡村而言,农业生产生活是乡村最根本的特征表现,在总体评价指标要素中占有较高的权重,占比40%,历史文化传承是乡村的特色所在,占比40%。特色民风民俗与自然生态环境各要素权重占比10%。根据打分,初步评定得分在60分以上的彭渡村、革新村、正义村为保护村。
第二轮筛选的村庄打分情况
马桥镇彭渡村地处闵行西南角,东至昆阳路,南靠黄浦江,西至女儿泾与松江区交界,北至江川路沿线。全村约一半区域位于集建区以内。彭渡村为第一批传统村落。
彭渡村
浦江镇革新村位于浦江镇最东侧,申湖嘉高速北侧,林海公路穿村而过向南与浦东新区相接。村内历史文化名村召稼楼位于集建区以内,其余部分位于集建区以外。林海公路以东为农耕风貌区域。林海公路以西至召楼古镇主要为现状工业。革新村为第一批传统村落、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
革新村
浦江镇正义村位于浦江镇南部,向南与奉贤区相接。东与光继村相邻,西与永丰村相邻。全村现状位于集建区以外。
正义村
本文编辑整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 陈双辰
相关链接:
•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子课题4:村镇文化与特色风貌研究│课题
• 实践探索│区域视角下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皖南的实践
• 实践探索│探索遗产地活化利用新路子——以西递、宏村保护与利用为例
• 政策规范│住建部颁布的村庄规划、建设指导、评价认定等相关要求
• 案例研究│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失去的价值——以西藏尼木县吞达村保护实践为例谈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复兴
更多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