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农业局副局长李仲铠做客“羊城学堂”,开讲如何借力乡村振兴东风,加快“三农”事业发展。2017年广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484元,增速已连续10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呈现了城乡区域均衡发展的成效。未来,广州还将连线、连片地建设生态宜居乡村,预计到2020年,每个涉农区将各自形成2至3个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群。
“三农”呈现新发展、新进步、新气象
目前广州行政区划面积7434平方公里,其中村域(农村)面积约58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78%,农村人口260多万人。李仲铠介绍,广州农村目前主要分布在白云、花都、番禺、南沙、黄埔、从化和增城7个区,“三农”工作呈现三大特点:
1都市型现代农业得到新的发展
2017年广州实现农业总产值432.92亿元。市内目前分别有6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2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正在申报创建“国家(广东)种业科技创新中心”。
2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的进步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广州城乡区域均衡发展、城乡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有力体现。”他说,2017年广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484元,同比增长9.5%,高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个百分点,已连续10年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3农村社会风貌焕发新的气象,基层管理摸索出新模式
广州农村地区现正大力推广增城石滩下围村“民主协商、一事一议”的治理经验。
愿景:连线连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李仲铠表示,要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促进生态宜居环境的建设,让城乡居民能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具体实施上,要从厕所革命和垃圾、污水整治,农民建房管理,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生产生活设施水平四个方面入手,按照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三个等级,分类实施建设。
他透露,广州未来要连线、连片地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主要是选择具有一定产业优势和人口居住规模、公共设施基础和运行维护机制相对健全的连片行政村,沿着国道省道、沿着水系、沿着绿道等,建设一批美丽乡村示范带、美丽乡村示范区:
从化区将重点围绕莲麻、西塘、西和;增城区将重点围绕增江、西福河、派潭河、南香山、白水山和白水寨“一江两河三山”的生态走廊;花都区将重点围绕梯面、赤坭、花东、花山;白云区将重点结合流溪河、帽峰山以及巴江河周边的旅游资源;番禺区将重点打造“新水坑村-旧水坑村-坑头村”、海鸥岛;南沙区将重点围绕万顷沙、东涌、榄核等进行建设。
在拉动农民就业增收方面,则要以振兴产业为着力点,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李仲铠表示要推进广州国际种业中心建设,发挥现代种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花卉产业、岭南特色水果、观赏鱼产业、“丝苗米”、优质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观光休闲农业,规划建设一批农业主题公园。预计到2020年,将培育出30个旅游文化特色村、30家3A级以上的乡村旅游景区、15条特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广州乡村振兴战略进度表
2020年
2022年
2027年
2035年
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生活富裕安康,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2050年
责任编辑:林冬娜、邓小云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其他用户正在看
【资讯】创新财政体制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国地资讯聚焦国内外国土、城建、环境行业,致力于宣传热点政策,分享新鲜资讯,展示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