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绩 溪
历史中走来的绩溪
“县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故名绩溪” ——《方舆志》
在郁郁葱葱的皖南山区,在皖赣通衢的十字路口,在风光秀丽江南古陆上,有一座城。此城居宣徽之脊,东倚天目,西枕黄山,六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人们聚集而居,从事生产和养殖,便形成了村落。人口增加后便有了城镇,叫作华阳镇,属歙州。此时已是汉朝,这一步,用了四千年的时间。
与土地为伴的人们,生生不息。五百年后的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设立了“良安县”。一百多年的动荡,并未为为人们带来良安,大唐帝国武德八年,“良安县”的名字就被废止了。公元626年,距离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和“贞观之治”的开始,只有一年时间。
时光又走过了整整140年,到了唐朝永泰二年,这片见证历史沧桑的土地,才又被设置成了“县”。那一年,它终于有了恒久不变的名字——绩溪。
据《方舆志》记载:“临溪石,在县北三里溪岸上,其方二丈,其平如砥,溪水甚宜浣纱。数里妇女悉来浣纱,去家既远,遂绩其旁以守之。春时多丽服,群绩于此,虽不浣纱者亦会绩焉。县名亦兼此义。
宋宣和三年(1121)改歙州为徽州,以绩溪有徽岭、徽溪及大徽村而名。由此,“徽州的徽、安徽的徽,均源于绩溪之徽岭、徽溪、大徽村”之说,不胫而走。数千年以来,绩溪与徽属他县一起,共同经历了远古文化时期、山越文化时期、新安文化时期和徽州文化时期。
万山丛中,高台城垒式的徽州地域,“世治,可安耕凿,虽乱,不罹兵燹”,在历史上相对战乱较少,三次中原人氏的大迁徙,促进了古徽州的繁荣与进步,从而人文荟萃代有贤能。
1949年4月30日,绩溪县解放,成立徽州专区,属皖南区。1988年1月1日,绩溪县划属宣城地区,绩溪迈入了新时代。近年来,绩溪县以转型发展为目标,实施文旅强县战略,奋力打造世界级文化旅游、中国最佳休闲养生“两大目的地”,跻身全省新一轮旅游强县,入选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旅游综合收入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
六千多年过去了,绩溪在历史的烟尘中,从衰败走向繁华,从蛮荒走向文明,从贫穷走向富庶。一代代人从绩溪走出,或去求取功名,或去博取财富,一代代绩溪人也用自己的成功让绩溪更荣耀。

历经几千年的岁月洗礼
让我们跟着这历史长河
去探寻领略
绩溪的千年风华
-END-
欢迎各位朋友们前来投稿,关于绩溪的人文美景,风雅徽韵、美食见闻等都可以投稿,让更多绩溪美图、美文分享给更多爱绩溪的人。(投稿邮箱:2389879525@qq.com)
· · · 要不再看看 · · ·

信息来源于:徽梦绩溪
图片版权归于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