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2017年3月,住建部出台《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并批准公布城市“双修”第二批试点城市名单,安顺成为全国19个试点城市之一,也是西南地区首个试点。


安顺市委市政府对双修工作高度重视,通过明确工作思路、确定工作框架、坚持规划统领、聚焦双修试点、完善体制机制,有序推进双修工作。经过一年多紧锣密鼓的工作,安顺双修工作初见成效,取得阶段性成果。本文为中规院项目组同仁总结的亲身实践体会,欢迎分享。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作者│曹培灵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规划研究所


一  总体工作思路和框架

1  明确工作思路

在安顺市主要领导同中规院等技术支撑单位多次沟通协商的基础上,确定本次安顺双修工作思路:充分结合安顺特点,立足既有工作,重点解决突出短板,力争做到花小钱办大事。

“安顺双修工作要充分衔接既有工作基础,绝不可重打锣鼓另开张。”

“双修对于安顺不是‘锦上添花’,更应该是‘雪中送炭’,首先要解决好市民最关心的问题,城市最突出的短板。”

“安顺双修一定要花小钱办大事,绝不能铺张浪费,绝不搞形象工程。”

“要突出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特色,同地方实际相结合。”

“要体现虹山湖、贯城河、馒头山的山水特色和历史街区、屯堡的文化特色。”

“……”


2 确定工作框架

本次安顺双修确立了“行政统筹负责,技术协同对接”的工作组织框架。在市级层面,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安顺市城市“双修”全国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安顺“双修”的整体推进、部门协调等工作。在技术层面,由中规院与安顺市院组成联合团队,为城市“双修”试点工作提供全程技术支持。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安顺双修总体工作框架


三 坚持规划统领

1 针对安顺特征,制定技术思路

基于安顺城市特征和有限财力,明确“定方向——理策略——找抓手”的总体技术思路。定方向即采用问题和目标双导向,找准核心问题,明确双修总体目标,聚焦双修工作方向。理策略即围绕目标聚焦问题,提出指导行动的长期策略,系统把控双修工作。找抓手即聚焦实施操作,识别重点空间、策划项目库,寻找落实策略的具体手段,有序推进双修工作。并始终强调以总体城市设计和总体生态格局管控为统领,贯穿规划全过程。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规划技术思路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城市总体景观格局


2 深入调查研究,识别核心问题

在对现状详细调研和深入评估基础上,根据住建部对城市“双修”工作10个方面的详细要求,通过系统全面分析,识别38项城市双修问题。进一步结合市民问卷调查,总结提炼安顺面临的三大类六个方面的突出短板,包括:

生态环境方面:城市水体生态功能下降、城市部分山体遭到侵占破坏;

城市建设方面:老旧小区面貌品质有待改善、旅游服务设施和公共文化设施与公共活动空间不足、交通和排水设施有待完善;

城市特色方面:城市魅力空间缺乏。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问卷调查——市民心声


3 聚焦宜居宜游,确定双修目标

宜居宜游是安顺总体规划确定的重要城市发展目标之一。双修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宜居城市和旅游城市建设。通过“双修”补足城市设施短板,提高城市品质,增强市民满意度和幸福感,提高城市宜居品质。在“七度空间·避暑驿站”的基础上,通过增强城市特色,增加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空间,提高城市魅力和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最终实现“西部山地生态人居典范和中国休闲旅游文化名城”的双修规划总目标。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4 关注核心问题,提出双修策略

围绕宜居宜游的总目标,针对城市在生态环境、城市建设和城市特色方面的六大突出问题,运用城市设计理念和手法,从复生态补短板强特色三个方面,提出五大“双修”策略,明确长远行动方向和近期行动计划。


策略一:系统修复城市山体、水系,增补完善城市绿色空间

修山:根据山体受损情况评估,按照工程修复型、植被修复型、自然恢复型制定山体修复总体方案。近期重点对虹山湖综合修复片区中金钟山、瓦窑山等受损严重的典型山体进行修复,积极探索喀斯特地质条件下的山体修复工程措施。 


治水:通过生态补水、水系连通、河道整治、污染治理等措施,系统修复安顺城市水系,提高水体综合生态功能。近期重点实施再生水利用工程以及虹山湖、娄家湖、贯城河改造等项目,以线带面,逐步推进水体修复措施。


绿:在山体、水系保护修复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设狮子山公园、虹山湖公园、娄家湖公园等各具特色的山体公园及滨水绿地,并通过城市绿道系统进行整合连通,形成符合安顺山水城市特点的公园绿地体系,为市民与游客提供近山亲水的城市绿色空间。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山体修复规划图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山体公园规划图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绿道网络规划图 


策略二:推进重要基础设施优化,提高设施支撑能力

规划结合棚户区改造和旧城更新,重点增加城市路外停车场库,解决停车难问题。规划结合近期建设计划,根据工程实施难度,逐步增加城市支路,有序打通城市断头路,不断优化完善路网结构,解决城区缺少支路、断头路多、道路微循环不畅的问题。 


规划加强老城区截污管建设和雨污分流改造,近期重点推进棚户区雨污分流改造,解决城区排水管网陈旧老化、老城区雨污合流比例高等城市排水问题。规划结合海绵城市、综合管廊建设,集中治理城区内涝积水点,提升市政基础设施整体建设水平,近期重点完成城区8个内涝点整治和5条管廊建设。


策略三:有机更新老旧小区,提升城区整体风貌

规划强调保护城市文脉、肌理和邻里关系,重塑社区精神家园,提升城市更新的社会效益,同时兼顾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强调搭建多方参与平台,鼓励市民、城投、开发商、政府等共同参与社区开发,并努力拓宽融资渠道,探索政府、企业、住户共同出资模式。规划以社区为单元,集中成片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更新,通过建筑综合整治、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提升、交通和基础设施改造等,提升社区宜居度和城区整体风貌,改善旅游城市形象。近期聚焦问题比较突出的民主路、南水路两个典型片区进行重点改造。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策略四:健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完善宜居宜游设施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老城和新区现状特征,将主城区划分为16个宜居社区。制定社区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标准,并以宜居社区为单元,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解决市民公共服务基本需求问题。近期重点补充市民最为关心的体育运动设施、公园、广场、文化活动室等社区服务设施。 


规划结合城区四大旅游组团布局旅游和文化设施,完善并提升设施品质,展现城市美好形象,满足市民需求,解决城区高品质旅游和文化设施的不足问题。近期重点补充城市旅游服务中心、旅游消费场所、特色酒店等旅游设施及满足市民需求的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宜居社区划分和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标准


策略五:聚焦“两湖一河三区”,建设城市魅力核心区

规划集中资源,通过拆除违法建设,提升滨水建筑风貌,增加滨水公共空间,提高滨水可达性,改善水质等一系列措施,恢复城市最有魅力的自然空间,再现“小河流彩大湖春,千千青螺散入城”的整体风貌。


规划通过保护修复历史风貌、合理控制现代风貌、拆除违法建设、市政管线入地等系列措施,提升历史街区风貌,彰显地域特色,打造城市文化魅力核心区,重塑安顺文化魅力。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5 识别重点空间,策划双修项目

结合总体城市设计,识别城市特色空间,明确安顺“双修”重点空间,即“两湖、两带、一河、一环、三廊、六片、多点”。通过聚焦重点空间,整合有限资源,实现花小钱办大事。通过集中成片推进,提升双修效果。


以重点空间为依托,通过分析、整合、吸收既有项目,策划新的项目,落实双修策略,形成安顺城市双修中长期项目库。以项目库为依托,分步推进双修工作,逐步实现“双修”目标。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安顺“双修”重点空间


四 聚焦双修试点

1 确定试点项目,加强监督指导

从双修中长期项目库中,选择贴近民生、针对核心问题、同时具有一定示范价值的40个项目作为试点项目。并制定《安顺市城市“双修”国家试点项目工作责任分解表》经市政府批准后印发执行,明确试点项目的督导单位、实施单位、工作内容和完成时限。


2 识别特色项目,提出概念方案

从试点项目中,选择最贴近民生、最具安顺特色的5个项目进行方案设计,为项目实施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3 跟踪实施情况,总结成效经验

截止2018年上半年,虹山湖公园、贯城河综合治理、顺园等13个项目已基本建成,其余大部分项目正在建设中。典型项目成效和经验如下: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五 完善体制机制

1 加强公众参与,反映市民诉求

安顺“双修”工作高度重视公众参与。前期,通过悦读帮等微信平台,针对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开展调研,了解市民和游客真实意愿,找准双修工作方向。中期,开展了最美安顺城区图片征集、双修口号征集等系列活动,保持大家对双修工作的持续关注和热度。后期,通过举办“走近贯城河·小城故事多”等双修主题活动,向百姓展示“双修”工作内容和成效,让市民切实感觉双修给城市带来的变化,并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市民对已实施项目的意见建议。通过建立全过程公众参与机制,真正实现城市“双修”为人民。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中前期问卷调研和双修项目征求意见


2 研究配套政策,探索长效机制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

积极探索有利于城市“双修”的规划建设管理制度,先后制定《安顺市城乡规划条例》、《安顺市总河长令》、《安顺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安顺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安顺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未来将进一步探索建立城市“双修”工作的部门协调机制、项目投融资机制、动态评估机制、规划管控机制等长效机制,确保安顺城市“双修”工作长期稳步推进。


六 结语

城市双修是一项系统工作部署,更是城市建设发展理念转变的重要标志。


通过“双修”工作,安顺将逐步补齐城市环境、设施、功能等短板,成长为一座幸福指数高、特色魅力强、具有持续吸引力的宜居城市,满足安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双修”工作,安顺的休闲度假等旅游服务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并激活文创、休闲养老等现代服务业,促进城市转型发展。


通过“双修”工作,安顺将努力探索适合中等城市和喀斯特地区的城市“双修”模式,总结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经验,打造西南地区“城市双修”典范。


安顺的双修“工作”仍在路上,让我们共同期待,“双修”让安顺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项目组名单


院主管总工:詹雪红

城市修补组:中规院区域所

主管所长:商静

主管主任工:赵朋

项目负责人:曹培灵、周劲松

项目参加人员:张强、张丹妮、高爽、陈兴禹、罗义永、刘彦鹏、张辉、宋洁、王洪成、陈树祥、王水映、孙明、段炼、蒋方、吴芋韬等

 

生态修复组:中规院风景分院

主管院长:王忠杰

主管总工:束晨阳

项目负责人:梁庄

项目参加人员:杨芊芊、邓鑫桂、顾晨洁

 

其他参与单位:

安顺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规院水务与工程研究分院

中规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东道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北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城市双修 魅力安顺——安顺城市“双修”工作简介相关主题文章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