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数据显示,如果把北上深三城的研发经费加起来,共计3300亿元,相当于全国研发经费的22%。2017年,华为公司的研发支出达到897亿元,仅次于广东、江苏、山东、北京、浙江、上海,而高于25个省级行政区。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7年全国共投入R&D经费17606.1亿,增长12.3%,与GDP的比值为2.13%,比上一年提高了0.02个百分点。
R&D经费——是一个听上去仍然有点陌生的名词,它的公众知名度远远不如GDP、财政收入、港口吞吐量、机场吞吐量、资金总量,但在未来,这个指标可能会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R&D经费为什么如此重要?今天,中国经济的成本优势已经不在,产业与资本向东南亚转移的动力空前强大。
这个时候,希望成本再降下来是不可能的,继续山寨发达国家的技术也是不可持续的,唯有依靠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硬碰硬,中国才能在全球市场有一处体面的立足之地,否则就会像历史上的很多国家那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放眼世界经济史,真正从后发国家迈入世界强国的经济体寥寥无几,数来数去也就东亚地区的几位“拼命三郎”——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等。
这些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中,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是城市经济体,靠的是得天独厚的港口与制度优势,而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则靠的是自主创新,三者在电子产品、半导体、汽车、造船等大工业领域可与欧美国家平起平坐。
创新靠什么呢?除了靠智慧和情怀,更重要的是舍得砸钱、砸钱、砸钱,这就体现为R&D经费(研发投入)。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公司华为,2017年的全球销售收入达到6036亿元,而研发支出达到897亿元,接近销售收入的15%。如果把华为列为一个省级经济体,其研发支出可以排名全国第7,仅次于广东、江苏、山东、北京、浙江、上海,高于25个省级行政区。
可以说,一个城市、一个省的竞争力到底强不强,研发投入会是一个关键性的指标,先来看看中国各省的R&D经费情况:
数据来自《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可以说,各省的研发投入差距非常大,最高的是广东与江苏,分别超过2000亿元,而贵州、青海、海南等省份则只有几十亿元。
以下是公众号“西部城事”制作的排行榜:
西部君
如图表所示,广东、江苏一档,R&D经费超2000亿;山东、北京、浙江和上海位居第二档,R&D经费超1000亿。
这个图表与2017年各地的GDP排序高度重合。R&D经费总量排在前十的省(市),有八个位列2017年GDP十强,剩下两个是直辖市北京和上海。这也可以看出北京和上海在科研上的投入力度之大。
再来看看城市版的排名,以下是第一财经统计的2016年R&D经费数据: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这是完整版的统计:
城市 |
2016年R&D经费(亿元) |
占GDP比重 |
北京 |
1479.8 |
5.94% |
深圳 |
800 |
4.10% |
上海 |
1030 |
3.80% |
厦门 |
118 |
3.11% |
武汉 |
370 |
3.10% |
杭州 |
343 |
3.10% |
合肥 |
194 |
3.09% |
南京 |
320 |
3.05% |
天津 |
537 |
3.00% |
长沙 |
270 |
2.90% |
青岛 |
263.7 |
2.84% |
无锡 |
260 |
2.82% |
苏州 |
416 |
2.70% |
佛山 |
224 |
2.60% |
宁波 |
214 |
2.50% |
东莞 |
157 |
2.50% |
广州 |
451 |
2.30% |
济南 |
142.5 |
2.18% |
成都 |
258 |
2.12% |
郑州 |
142 |
1.78% |
重庆 |
300 |
1.70% |
数据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根据各地统计公报统计得出
以上数据传递出这样几点信息:
01
R&D经费不均衡程度远超GDP,一个广东超过三个东北
R&D经费不均衡的程度,要比GDP的地区差异还要大。比如2017年,GDP总量全国第一的广东为89879.23亿,黑龙江省的GDP是16199.9亿元,前者是后者的5.55倍,而R&D经费总量第一的广东是2343.6亿,黑龙江只有146.6亿元,前者是后者的15.99倍。
2017年,东北三省的GDP加起来是55430.8亿元,相当于广东省的62%,而东三省R&D经费加起来只有704.5的亿元,仅相当于广东省的30%。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广东不仅经济总量比整个东北要大,发展后劲也比东北大得多。
02
北上深研发经费占全国22%
论研发经费的总量,北上深高居第一梯队,天津、广州、苏州、武汉、杭州、南京居第二梯队。值得注意的是,天津的研发经费超过了广州,苏州、武汉则超过了杭州、南京。
2016年的数据显示,如果把北上深三城的研发经费加起来,共计3300亿元,相当于全国研发经费(15440亿元)的22%,而三个城市的GDP之和只相当于全国的9.5%,反映出创新经济的地理分布比GDP更加不平衡,中国的创新经济高度集中在几个热点城市。
03
华为一家公司的研发经费超过25省市
单纯看研发经费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它忽略了研发经费的来源以及转化情况。中国城市的研发经费主要来自科研院校、央企、民营企业。其中北京、上海拥有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高等院校与央企资源,二者都是刷R&D经费的利器。
有数据显示,北京的研发经费中大约80%来自科研院校,而深圳的研发经费90%以上来自企业,显示两座城市在研发气质上的区别。以深圳的龙头企业华为为例,这家企业2017年的研发支出为897亿元人民币,如果把华为列为一个省级经济体,可以排名全国第7,仅次于广东、江苏、山东、北京、浙江、上海,高于25个省级行政区。
2016年,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个“2016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前100名中有9家企业上榜,其中北京有4个,深圳2个,新竹2个,台北1个。
企业 |
全球排名 |
研发经费(单位/亿欧元) |
华为(深圳) |
8 |
83.58 |
中兴(深圳) |
65 |
19.54 |
台积电(台湾新竹) |
70 |
18.27 |
中石油(北京) |
79 |
16.78 |
鸿海精密(台北) |
90 |
14.63 |
中国铁路总公司(北京) |
91 |
14.55 |
百度(北京) |
93 |
14.44 |
中国中车(北京) |
96 |
14.08 |
联发科(台湾新竹) |
98 |
13.8 |
04
哪些城市的研发强度高?
除了总量数据,国际上还常用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研发强度。北京以5.94%的研发强度高居榜首,甩开上海、深圳一个身段,深圳的研发经费总量虽不如上海,但研发强度超过了上海,达4.1%。
研发强度超过3%的城市还有厦门、武汉、合肥、杭州、南京、天津,显示这些城市较高的研发强度。这些数据是什么概念?据公开资料,全球这一比例最高的经济体分别是以色列(4.4%)、芬兰(3.9%)、韩国(3.7%)、瑞典(3.4%)、日本(3.3%)、美国(2.8%)、德国(2.8%)等国家。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广州,其2016年的研发经费约451亿元,次于北京、上海、深圳与天津,排名第五,而研发强度(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只有2.3%左右,而武汉、南京、杭州、合肥等省会城市的研发强度已超过3%。
05
哪些城市的创新成果多?
研发投入只能反映一个企业、一个城市对创新的重视程度,而创新成果则需要发明专利等数据来衡量,以下是一些公开数据:
这是各大城市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比较:
城市 |
2016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情况(单位/件) |
城市 |
2016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情况 |
北京 |
40602 |
宁波 |
5669 |
上海 |
20086 |
天津 |
5185 |
深圳 |
17665 |
重庆 |
5044 |
苏州 |
13267 |
济南 |
4503 |
南京 |
8705 |
哈尔滨 |
3695 |
杭州 |
8666 |
沈阳 |
2853 |
广州 |
7669 |
大连 |
2309 |
成都 |
7190 |
厦门 |
2028 |
西安 |
7190 |
长春 |
1980 |
青岛 |
6561 |
香港 |
630 |
武汉 |
6514 |
澳门 |
25 |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这是各大城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城市 |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截止2016年12月) |
城市 |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截止2016年12月) |
北京 |
166722 |
青岛 |
18290 |
深圳 |
95370 |
宁波 |
18227 |
上海 |
85049 |
重庆 |
16737 |
苏州 |
40724 |
济南 |
14628 |
杭州 |
36579 |
哈尔滨 |
13372 |
南京 |
33458 |
沈阳 |
11108 |
广州 |
30305 |
大连 |
9625 |
成都 |
25198 |
厦门 |
7291 |
天津 |
22663 |
长春 |
6960 |
武汉 |
24460 |
香港 |
4626 |
西安 |
24368 |
澳门 |
90 |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这是2016年发明专利授权量TOP10企业:
专利权人名称 |
2016发明专利授权量 |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 |
414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 |
269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
255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 |
158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
1228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 |
10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 |
871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
86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
763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上海) |
721 |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各大城市2016年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
城市 |
201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 |
城市 |
201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 |
深圳 |
19647 |
宁波 |
268 |
北京 |
6651 |
厦门 |
229 |
广州 |
1642 |
重庆 |
162 |
上海 |
1560 |
天津 |
153 |
苏州 |
1088 |
西安 |
138 |
青岛 |
906 |
大连 |
125 |
武汉 |
712 |
济南 |
84 |
杭州 |
538 |
沈阳 |
58 |
香港 |
480 |
长春 |
55 |
成都 |
450 |
哈尔滨 |
45 |
南京 |
384 |
澳门 |
17 |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一般来说,只有真正打进国际市场的企业才会去申请PCT国际专利,所以这个专利的含金量是比较高的,它可以反映一个企业、一个地区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2016年,广州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642件,近年来首次超过上海,居全国第三,这个成绩还是不错的。
06
中国创新指数列全球第22位,深港联合体居全球第二名
201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士国际商学院合编的2017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联合发布,中国的创新指数排名从2016年的第25位上升至第22位,仍是进入第一集团(前25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国家。
2017年,GII今年还特别发布了一个区域创新集群的榜单,共评选出全球100个科创聚落,其中美国以拥有32个科创聚落排名全球第一,其次是德国12个,日本8个,中国7个,法国5个,韩国与加拿大各4个。
这是GII评选出的全球最重要的25个科创聚落,数据显示,深圳——香港联合体的创新指数超越硅谷,居全球第二。
进入全球TOP100的科创聚落中有7个来自中国,分别是深港、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苏州等7个聚落,全部属于沿海三大经济圈,表明这7个地区是受到国际认可的科创聚落。
排名 |
科技聚落 |
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 |
份额最大的企业 |
1 |
东京-横滨(日本) |
94079 |
三菱电机 |
2 |
深圳-香港(中国) |
41218 |
中兴 |
3 |
圣何塞-旧金山(美国) |
34324 |
谷歌 |
4 |
首尔(韩国) |
34187 |
LG |
5 |
大阪—神户—京都(日本) |
23512 |
村田机械 |
6 |
圣迭戈(美国) |
16908 |
高通 |
7 |
北京(中国) |
15185 |
京东方 |
8 |
波士顿—剑桥(美国) |
13819 |
麻省理工学院 |
9 |
名古屋(日本) |
13515 |
丰田 |
10 |
巴黎(法国) |
13461 |
欧莱雅 |
11 |
纽约(美国) |
12215 |
IBM |
12 |
法兰克福—曼海姆(德国) |
11813 |
|
13 |
休斯顿(美国) |
9825 |
|
14 |
斯图加特(德国 |
9528 |
|
15 |
西雅图(美国) |
8396 |
|
16 |
科隆—杜塞尔多夫(德国) |
7957 |
|
17 |
芝加哥(美国) |
7789 |
|
18 |
艾恩德霍芬(荷兰) |
7222 |
|
19 |
上海(中国) |
6639 |
阿尔卡特朗讯 |
20 |
慕尼黑(德国) |
6578 |
|
21 |
伦敦(英国) |
6548 |
|
22 |
特拉维夫(以色列) |
5659 |
|
23 |
大田(韩国) |
5507 |
|
24 |
斯德哥尔摩(瑞典) |
5211 |
|
25 |
洛杉矶(美国) |
5027 |
|
…… |
|||
63 |
广州(中国) |
1670 |
华南理工大学 |
…… |
|||
85 |
杭州(中国) |
1213 |
阿里巴巴 |
…… |
|||
94 |
南京(中国) |
1030 |
东南大学 |
…… |
|||
100 |
苏州(中国) |
956 |
科沃斯机器人 |
这是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描绘的全球创新地图:
小结: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会越来越正确。一个不重视研发、不重视创新的城市,就不会具备高等级的竞争力。未来世界,内容为王,城市运营也不例外,应该从过去的“流量思维”转变为“内容思维”,从“招商引资”转变为“自主创新”,从“筑巢引凤”转变为“浮鸡下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