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杨春湖商务区紧邻武汉站,东临武钢工业区及化工新区、西望武昌区、北接青山区、南抵东湖国家旅游风景区,是《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在编)确定的依托武汉站的交通枢纽型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也是武汉市六大城市副中心之一。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王玮、梁霄二位规划师撰写论文,以杨春湖商务区为例,探索特大城市枢纽型城市副中心规划设计策略。一起来学习。
▲ 图1 | 杨春湖商务区区位
Fig.1 Location of Yangchunhu business district
资料来源:武汉市规划研究院,2016。
文章对枢纽型城市副中心在特大城市中的区位和作用,空间功能布局、发展特征进行初探,并结合杨春湖商务区规划设计,从产业驱动、业态配比、交通组织、土地复合利用以及门户节点塑造等5个方面探讨了特大城市枢纽型城市副中心地区的规划策略和方法,以期为国内同类型规划设计项目提供一定借鉴。
杨春湖商务区作为依托武汉站的交通枢纽型城市副中心,其规划与设计需重点解决以下命题:一是如何结合高铁站及资源禀赋明确商务区产业引擎;二是如何确定兼顾短期经济效益及长远产业发展的功能布局及业态配比;三是如何整合交通设施资源,实现车站及周边地区高效、快速的交通疏解体系;四是如何展示武汉市重要门户景观形象;五是如何在后期规划管理中提供实施保障措施,以确保高标准的规划理念及意图的贯彻落实。
规划设计策略如下:
(1)“高铁+会展”双引擎的产业驱动
▲ 图2 | 武汉市主要展览设施布局
Fig.2 Layout of main exhibition facilities in Wuhan
资料来源:武汉市规划研究院,2016.
▲ 图3 | 武汉市战略产业布局
Fig.3 Strategic industry layout of in Wuhan
资料来源:武汉市规划研究院,2016.
(2)基于“会展、高铁”圈层布局模式下业态配比方案
▲ 图4 | 会展地区圈层布局示意
Fig.4 Layout of exhibition area circles
资料来源: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戴德梁行(广州),2016。
▲ 图5 | 会展配套圈层不同发展模式下物业配比
Fig.5 Property management ratio under different development modes of supporting facility circles around exhibition
资料来源: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戴德梁行(广州),2016。
(3)枢纽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下复合利用
▲ 图6 | 利用轨道站点间流线组织地下商业
Fig.6 Underground commercial space along the flow line between rail stations
资料来源:同图13。
(4)多元交通系统的整合
▲ 图7 | 机场快线引入加强空铁联运
Fig.7 Introduction of airport express line to strengthen connection between air and rail transport
资料来源:武汉市规划研究院,2016。
▲ 图8 | 利用二层连廊串联高铁、机场快线、会展设施
Fig.8 Second floor corridor connecting high-speed rail station, airport express line, and exhibition center
资料来源:武汉市规划研究院,2016。
(5)站前地区等门户节点塑造
▲ 图9 | 站前地区高低错落的天际线
Fig.9 Well-proportioned skyline in area before the station
资料来源: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2016。
▲ 图10 | 中央步行景观轴详细方案
Fig.10 Detailed scheme for central pedestrian landscape axis
资料来源: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2016。
更多分析研究请关注本刊2018年第8期。

微信改版后
好多人说不能很方便找到我了
其实把咱们“城市规划”置顶就可以啦
只需要5秒钟哟~
了解更多《城市规划》杂志信息,搜索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或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
关注我们,精彩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