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高铁云南段沿途设富源北、曲靖北、嵩明、昆明南站4个车站,从贵州进入云南的第一站就是富源北站。富源,富裕之源,自古就有“入滇第一关”、“滇黔锁钥”之称,具体来说,指的是胜境关。
胜境关位于富源县城东南7.5千米滇黔交界的山脊上,又称界关。自古入滇有三条路:灵关道(川西入滇)、五尺道又名石门道(昭通入滇)和胜境关。老黑山南北纵贯100余千米,山势陡险,惟胜境关山势较低,而且有一条驿道通向贵州,所以这里是古代由黔入滇的重要关隘。
关西面1500米处的胜境关村内,矗立着一座年代久远的木牌坊正中匾额上有“滇南胜境”四个苍劲有力的行楷大字,胜境关这个名字就来源于此。
胜境关有“风雨判云贵”之称,意思就是云南和贵州的区别主要看这里,看牌坊两侧的石狮子。
几百年来,人们发现,贵州一侧的狮子周身布满青苔,颇有沧桑之感。而云南一侧石狮则完全干爽保持石质原色。据说这是“雨师好黔、风伯好滇、贵州多雨、云南多风”的聚集点,这种以“天”分界,以气候分界的神妙景观令明代状元杨升庵惊叹不已,写下“西望则山平天豁,还观测箐雾瘴去。此天限二方也”。
木牌坊东面1500米元代古驿道旁的胜境关关隘处两侧的土壤颜色也最为分明,东面贵州省的土色为黑赭色,西边云南省的土色为赤褐色。两侧各异的土色,成为云、贵两省的天然“地界奇景”的神奇景观。
此处还有一条南、北流向的小溪,将云、贵两省的地界分开,虽说小溪两边是泾渭分明,但此处地上的小草也奇特的分别倒向云南和贵州两省各自的境内,使人观后百思不得其解,见此自然奇景怪异现象,人们便将此地命名叫“分草岭”。
这里还有一个未解之谜——虬龙亭。虬龙亭的秘密在于地面上的“石龙”,这是两块凸起于平地的整块岩石,形体似两条蛟龙缠绕,其中最神奇之处,在于龙身交汇处的龙背上,居然冒出一泓清泉,泉水甘冽可口,在大旱之年依然汩汩流出,从未干涸。
但凡往来行人,均会在此小憩。然后得石龙一瓢饮。无数人对石龙出水觉得不可思议,趴在地上寻找泉水来源,但完全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
元代在胜境关建古驿站时的驻守人员后来发展成为一个村落——胜境关村。胜境关村就建在木牌坊至胜境关城门洞关口古驿道的两边,老房子主要集中在胜境关木牌坊周围的东边。经过无数次修葺和粉饰后,已经看不出古时的痕迹,特别是牌坊两侧新建的仿古建筑,看上去像一个影视城。
不过这不影响我们展开想象,驰骋于历史中。明朝初年大兵进军云南,1936年红军二方面军长征入滇,建国之初解放大军援助云南和平起义,都首先从这里通过;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考察盘江源流时曾云游至此,旷世奇才杨升庵和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都曾在此登临挥毫……
有学术研究说,胜境关的雄奇可以与山海关媲美。沪昆高铁富源北站站房正是提取了胜境关的气势、古城墙的线条等元素,结合古锁的造型,采用现代材料,保持时代感的同时又不乏浓郁的传统特色。
借高铁的东风,胜境关这个云贵两省古代文化的交汇站,接待着天南海北和四面八方的游客,供人们游览欣赏奇妙秀美的天然景色和古代建筑文物的艺术美妙,已然成为真正名符其实的“滇南胜境”。
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请联系后台
更多美村美景,请关注“古村落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