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规划中国):中规院重大项目成果《八大重点城市规划》第二版正式出版
《八大重点城市规划(第二版)》书影
近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大项目成果《八大重点城市规划——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市规划历史研究》第二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展的西安、洛阳、兰州、包头、武汉、太原、成都和大同等八个重点新工业城市的初步规划,是1950年代国家层面主导的首批最为重要的城市规划活动,也是在苏联专家大力援助下完成的一批代表性规划项目,还是中央城市设计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前身)建院初期最具标志性的重大规划项目,对我国城市规划事业的创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奠基性作用。该书第一版于2016年首次发行后,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好评,这次推出的第二版又补充了一大批新发掘的珍贵史料,并对全书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今年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苏建交70周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65周年,本书的修订再版,正如中规院老院长李晓江先生所指出,“是向共和国规划事业的庄严致敬,是向当年规划事业创业者和探路者的致敬,是向当年规划行业决策者、领导者的致敬,也是向对中国规划事业开创给予重要帮助的苏联专家的致敬”!
《八大重点城市规划(第二版)》封面
《八大重点城市规划》
第二版修订说明
承蒙广大读者的厚爱,本书第一版于2016年首次发行后,受到规划学界及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好评,在国内图书市场很不景气的情况下,至2018年初已售罄。经与责任编辑李鸽博士商议,借重印之机作些修订,主要内容包括:
一、根据近两年来在各级档案和规划部门查档的情况,对书中的部分内容予以全面更新,并解答了第一版中的一些存疑之处。譬如:第一版中有关苏联专家巴拉金对武汉市规划进行技术援助的讨论,援引的是《武汉市城市规划志》这一间接文献,笔者赴武汉查档时,几经周折,终于发现了巴拉金所作报告的原始档案,特此对第3章中的有关内容予以全面更新;值得特别一提的是,这次查档时还发现了一张“武汉市规划草图(示意图)”,经过反复研究,笔者推断其正是苏联专家巴拉金在武汉作报告之前亲手所绘草图方案(详见第3.5.3小节的讨论)。
1954年12月国家建设委员会对西安规划和兰州规划的批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批规划批复,极具历史价值,但在赴西安市和兰州市查档过程中,在各个档案及规划部门均未查到其批复文件,后来笔者再次赴中央档案馆查档时,终于在原国家计委档案中发现了这两份文献,故对第5章的相关内容予以修订。第5章中,关于洛阳规划审查的讨论,增补了“李浩工作日记”这一新发现的特殊史料;对于“包头规划为何是由中央批准”这一问题,也结合新发现的史料而有新的解读。
此外,第一版中关于苏联专家穆欣1953年3月20日谈话的一些疑问,在查得西安市档案馆所藏的两份档案后,也得以迎刃而解(详见第3章的有关讨论)。关于参与八大重点城市规划工作的人员情况的讨论,特别增补了翻译人员的一些情况(第12章)。就图纸而言,原著中所援引的个别城市的部分规划图件(如包头、武汉、洛阳等市在1954年前后的规划总图)系1980年代以后的重绘版本,在查得原始档案后,特予更换,同时这次修订也增加了不少新发现的规划图件。
二、根据规划史研究的进展、近两年来规划前辈访谈及广大读者的有关意见,对书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正。譬如,对于第一版中“国家城市设计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前身)的提法(这一提法在1950年代的规划档案中实际也有[参见第7章中的有关讨论],但使用较少),根据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等专家的意见,修正为使用更多、更为严谨的“中央城市设计院”(1954年10月成立时的全称为“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城市建设总局城市设计院”);第一版有关“156项工程”列表中,有两个项目所在城市的信息有误(系援引参考文献本身有误,经有关读者指出并在地方调研时加以核实),特予修正。另外,原著中个别照片中个别人物信息的标注也有些偏差,这次一并修正。
三、为使广大读者对八大重点城市规划的技术成果有较完整的了解,根据部分专家的建议,以附录方式编入1954年12月首批获得国家建设委员会正式批复且各具鲜明特色的三个城市(西安、洛阳和兰州)的规划文件(说明书)。
四、为了降低图书的印刷成本,使更多的读者(特别是广大学生)也能够购买或收藏,本次修订特别将所有的彩色图件进行了相对集中的编排(彩图单独编号,在全书中连续排版),由此可能会给读者造成一些阅读不便(彩图与正文内容的呼应关系欠佳);同时,本书的版面尺寸和装订方式也有所调整,敬请理解。
期望广大读者能够继续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以便日后作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苏联专家巴拉金关于武汉市城市规划的报告”记录稿档案原件(1953年)
资料来源:苏联专家巴拉金关于武汉市城市规划的报告[Z]. 1953,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档案室(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档案馆),案卷号:2-规其2.
武汉市规划草图(示意图)(1953年9月中旬前后,苏联专家巴拉金方案)
资料来源: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档案室(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档案馆),案卷号:规总3.
武汉市规划草图局部放大(1953年)
武汉市规划示意图(1954年初)
注:图中文字主要为笔者所加。资料来源: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档案室(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档案馆),案卷号:规总3.
李浩工作日记(1954年,左为封面,右为扉页)
资料来源:李浩工作日记(1954年)[Z].洛阳市档案馆,案卷号:1-3-128.
原洛阳市委副书记兼城市建设委员会主任李浩(1920~1977)
李浩工作日记中关于国家建委对洛阳涧西区初步规划审查会议的记录(1954年11月13日)
注:从左至右依次为本次会议记录的前3页(部分文件)。
洛阳市人民政府向国家计委和建筑工程部等呈报城市规划成果的档案文件(1954年10月25日)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图书馆,案卷号:L豫203,p59~60.
洛阳市涧西工业区总体规划图(1954年11月3日,提交国家建委审查方案)
资料来源:洛阳市规划局档案室.
洛阳市涧西区第一期修建计划图(1954年)
资料来源:洛阳市规划局档案室.
洛阳市涧西区第二期修建计划图(1954年)
资料来源:洛阳市规划局档案室.
洛阳市涧河西区总图(1954年)
资料来源:洛阳市规划局档案室.
包头市初步规划总图(60万人口,1955年)
注:图中部分文字系笔者所加。资料来源:包头市城市规划展览馆.
包头市新市区总体规划方案(60万人口,1955年3月28日)
资料来源:包头市城市规划展览馆.
包头市绿化系统平面图(70万人口,1954年底)
资料来源:包头市城市规划展览馆.
洛阳市涧西区详细规划——第一期街坊平面图(1954年11月12日)
资料来源:洛阳市规划局档案室.
洛阳市涧西区详细规划——第一期厂前干道立面图(1954年11月12日)
资料来源:洛阳市规划局档案室.
兰州市七里河中心区规划图(1954年)
资料来源:兰州市城乡规划局档案室.
城市规划工作者参加大同城市规划纪念册(1955年3月)
注:该纪念册系由大同市赠送给当时在城市设计院工作、曾支援大同市城市规划的张友良先生,右图为封面,左图为封底。
资料来源:张友良提供。
中规院重大成果《城·事·人——新中国第一代城市规划工作者访谈录》正式出版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杨保军:城市规划口述历史领域的一项探索性、开创性的重大成果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重启规划改革议程断想——兼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市规划成功转轨的历史经验(上)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重启规划改革议程断想——兼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市规划成功转轨的历史经验(下)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中国城市规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