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古村落保护联盟):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借着高铁开通深度游体验之机,我第三次走进宏村(时间紧没去西递),再次领略徽州古村落婉约唯美的风景,体验徽州古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我告诉自己,我没读懂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它不仅“成名”较早,而且在嬗变的今天,依然保持着难于抗拒的魅力。2000年11月30日,安徽省黟县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传统风貌在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正式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黄山风景区内的自然与文化景观第二次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也是中国继北京后第二座同时拥有两处以上世界遗产的城市,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宏村,这座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宏村位于黟县城西北角,距屯溪65公里,距黟县县城11公里。村落面积19.11公顷,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距今已近900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古宏村人独出机抒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象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民间故宫”承志堂”富丽堂皇,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从村外自然环境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布置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宏村原名“泓村”,是汪氏宗族的聚居地。同时,宏村同皖南其他古村落一样,无论在地理环境和空间布局上,还是文化底蕴上,都具有皖南徽州古村落的普遍特征。该村山环水绕,呈坐北面南分布。雷冈山为其后龙山,东、西则有东山和石鼓山为屏障。南面相对地势平坦,系人工开凿的大面积水面—南湖。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月沼是宏村的标志性著名景点,当地老百姓称月塘,就是所谓”牛小肚”。月沼,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当时宏村出了个汪思齐,他发现村中有一泓天然泉水,冬夏泉涌不息,汪思齐,三次聘请海阳县(今休宁)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并族内高辈能人,”遍阅山川,详审脉络”,制订扩大宏村基址及进行村落全面规划牛形水系蓝图,引西溪水绕村屋,其牛肠水圳九曲十弯,又把水引入村中心天然井泉处建月沼池塘,以蓄条内阳水,供防火、饮用等。后裔汪升平等人投资万余金。继续凿圳、挖掘成半月形池塘,完成了前人未完成的”月沼”,这就是月塘,月塘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蓝天白云跌落水中,老人在聊天,妇女在浣纱洗帕,顽童在嘻戏。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宏村水系是依牛的形象设计,引清泉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牛肠”在流入村中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过滤,复又绕屋穿户,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后,再次过滤流入河床。人们还在绕村的河溪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因此宏村水系,堪称中国古代村落建筑艺术之一绝,它吸引了日本、美国、西德等国内外专家接踵而来精心研究。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全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古朴典雅,意趣横生。“承志堂”富丽堂皇,精雕细刻,可谓皖南古民居之最;南湖书院的亭台楼阁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深具传统徽派建筑风格;敬修堂、东贤堂、三立堂、叙仁堂,或气度恢弘,或朴实端庄,再加上村中的参天古木、民居墙头的青藤老树,庭中的百年牡丹,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进入宏村旅游中心,迎面就是位于宏村南首的南湖,建于明万历丁未年(1607年),宏村村落经永乐年间到万历年间,楼舍连栋,高低错落,人口繁衍,光靠月塘蓄水已不够用,又在万历年丁末年将村南百亩良田,凿深数丈,周围四旁砌石立岸,仿西湖平湖秋月式样,建成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层,上层宽4米,原来古树参天,苍翠欲滴,躯干青藤盘绕,禽鸟鸣唱,还有垂柳,枝叶婀娜,像临镜梳妆的少女,把秀发洒向湖面水中。湖面绿荷摇曳,鸭群戏水,另有一番景致。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加之树荫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协调,动静相宜,显得幽深、雅静、清新、明丽。南湖历史上大修三次,1986年重建中堤,造”画桥”可东西划舟,情趣无穷。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南湖的荷花开得正艳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南湖边有许多美院的学生在写生采风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宏村的夜景别有一番风情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首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民居,竟然是它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