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城事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最新部署,最近一个月,我省以“1+7”形式,在省级层面和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徐州、连云港等7个设区市联动发布新举措、解读新政策,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我省已形成“1+5+1”政策文件框架体系,包括:1份指导性文件,即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意见》;5个专项行动方案,即5月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五大计划”专项行动方案》;1个年度工作要点,即5月印发的《江苏省2019年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要点》。“1+5+1”政策文件明确各地参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定位和方向,支持南京建成重要枢纽城市、苏锡常建成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城市、南通建成重要出海门户、徐州建成重要节点城市、连云港建成战略支点,其他地方建成特色合作基地,突出重点、创出特色。
南京市最新梳理5大类47个重点项目,其中基础设施8个、产业投资9个、经贸合作14个、金融合作5个、人文交流11个,加快建设联通“一带一路”节点的交通枢纽、汇聚“一带一路”科创资源的创新名城、打造“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产业地标、引领“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交往门户。到2020年,南京将基本建成畅通衔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运输通道,成为面向“一带一路”的海、陆、空门户枢纽。与此同时,持续深化产能合作,引导企业全方位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依托良好的民营经济基础,苏州市实施“515”工程加快打造本土跨国经营企业,聚焦500家重点企业、100家骨干企业、50家龙头企业。全市在境外举办3个以上子公司的企业已有30多家,累计境外投资项目300多个,中方协议投资额逾50亿美元。苏州市将围绕提升综合服务、壮大产业集群、推动开放创新融合互动、深耕“一带一路”市场、优化全球营销体系、引导对外承包工程高端化发展、完善风险防范机制等,推动本土公司实现跨国发展。同时,鼓励企业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重点推动埃塞东方工业园发展和印尼吉打邦产业园建设。支持企业深化产能合作,推动纺织、轻工、化工、建材、光伏等优势行业转型发展。
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为构建“世界格局中的无锡”创造了机遇。无锡市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投资项目317个,中方协议投资额达20.6亿美元。深化产业科技合作,以东南亚、非洲为重点拓展产业链合作,与国外创新机构开展科研合作,扎实推进柬埔寨西港特区等一批重点项目、中比魔蝎(欧洲)科技创新等产业投资基金项目。增强对外贸易活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优化营商环境,力争到2020年聚集有一定规模的品牌跨境电商企业500家以上。拓展国际综合交通体系,力争到2020年硕放机场航线超过60条、江阴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0万标箱,尽快实现药品、冰鲜等进口口岸功能。打造人文交流平台,推进无锡—匈牙利传统医学合作以及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老挝磨丁经济特区培训中心等建设。
围绕优势产业,突出重点国别、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常州市以产能合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境外园区建设方面,金昇乌兹别克斯坦纺织园区正在抓紧筹备,江苏顺驰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在西非几内亚建设的中非国际合作园区正式签约。境内园区建设方面,中以常州创新园、中德创新园区、常州意大利制造产业园、苏澳合作园区、中瑞合作园区等加快建设。境外合作项目方面,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项目110个。常州将进一步强化机制建设、项目推进、综合服务、风险防范,有序推动轨道交通、智能电网、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纺织服装、化工建材等传统优势行业的龙头企业“走出去”,以更大力度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建设江苏新出海口,是南通市服务“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核心任务。按照国际一流标准打造的通州湾海港,有望在2022年投入运营,集装箱年吞吐能力将超过1500万标箱,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口。南通市计划将通州湾、吕四、洋口统一规划为一个港区,促进新出海口一体化发展。发挥港口区位优势,南通将大力发展钢铁新材料、石化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高端装备领域、现代物流等产业,高起点打造临港新城,努力成为沪通产业紧密一体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江苏江海联动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发展引领区、绿色制造业创新发展战略高地和长三角国际物流重要门户。
围绕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定位,徐州市确定建设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淮海经济区国际中转枢纽陆港、加大国际产能合作、支持境外合作园区建设、发挥平台经济作用提升外贸合作、推动人文科技交流合作等6项重点任务,聚焦互联互通、项目建设、市场开拓、服务保障、规范企业投资经营行为、防范境外风险等,推动相关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连云港正在打造有影响的区域发展中心、重点产业中心和综合枢纽中心,将围绕5个方面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建设,深化与哈国铁、中远海运合作,推进“霍尔果斯—东门”特区建设,高标准推进上合物流园发展。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和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盛虹炼化、中化国际、卫星石化、东华能源等重大项目建设,高标准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加快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端产业发展,打造“中华药港”和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综合交通枢纽,完善以港口为中心的集疏运体系,织密铁路、公路网络,发展多式联运。打造区域合作发展新高地,把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成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实现综保区封关运作。拓展人文交流合作,打造建设“一带一路”重点品牌展会。(来源:新华日报)
南京
城事
“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总要求。7月13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来到联系的六合区开展调查研究,调度重点支持六合区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标对表找差距,奋发有为抓落实,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会上,六合区、市有关部门和板块分别汇报了近期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会议对有关重点事项进行了研究。
张敬华指出,市委市政府重点支持六合高质量发展,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指示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举措,是落实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要求、破解南京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迫切需要。重点支持六合高淳加快高质量发展动员部署会召开以来,各牵头市领导、有关部门和板块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工作机制基本建立,推进力度不断加大,推动六合区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一些主要指标保持良好增长势头。要按照既定部署,把握工作导向,紧扣年度目标,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张敬华强调,重点支持六合高质量发展,要与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对标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上进一步找差距、抓落实。要持续抓牢招商引资,聚焦主导产业定位,集中精力招引高质量项目,做好延链强链补链文章,为六合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和长远支撑。要持续推进园区建设,大力支持六合经开区和高新区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着力提升产业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要持续补好民生短板,推动更多优质医疗、教育等资源布局六合,抓紧抓好农村改厕、乡村污水处理、重点交通工程建设等工作,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要持续优化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更多运用市场化办法集聚资源、激发活力,探索形成符合六合实际、彰显六合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张敬华强调,重点支持六合区高质量发展是全市上下的共同责任。六合区要坚持以我为主,积极主动作为,用好支持条件,既自加压力奋勇前行,又抓牢机遇迎头赶上。相关部门、板块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接、主动服务,做到真参与、真融入、真支持,形成推动六合区跨越赶超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来源:南京日报)
南京
城事
7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公示第一批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的公告》,对第一批拟入选的32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截至7月16日。南京晨报记者发现,江苏省共有13个乡村入选,其中,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不老村和江宁区江宁街道黄龙岘茶文化村榜上有名。
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共320个
据了解,按照《“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建立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要求,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开展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遴选工作,并确定了第一批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
南京晨报记者注意到,此次发布的名单全国共320个,涉及我国31个省区市。《公告》表示,我国公民和法人机构如对入选乡村有异议,请于7月16日前,实名向文化和旅游部书面反映(邮寄时间以邮戳为准),并同时提供事实理由和相关依据、证据,以及反映人姓名、工作单位(或反映机构名称)、身份证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联系方式,以便核查。邮寄地址为: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0号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邮编100020);联系电话为:010-59882584。
江苏省共有13个乡村入选
这320个地方有没有你的家乡?在第一批拟入选的32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乡村名单中,南京晨报记者发现,江苏省共有13个乡村入选。(来源:南京晨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南京规划资源):#南京城事#江苏省市联动发布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