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这座宏伟的香港机场,其实是靠着中国十年的血液续命的

这座宏伟的香港机场,其实是靠着中国十年的血液续命的


海中心,一座庞大的人造岛,这座岛就是巨大的中国香港国际机场。


该机场1998年6月启用 (注意这个年份!,由英国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不折不扣的大手笔。 然而,这座巨大如同城市一般的,看似辉煌的建筑,其实并没有外表看着那么光鲜。对于中国香港这座城市和中国人,本质却是一个一言难尽,动机邪恶的产物。


为何?这要从这座机场的由来说起。


这座宏伟的香港机场,其实是靠着中国十年的血液续命的
德机


港英时期,香港原本的机场是启德机场,面积小,吞吐能力底下,所以客观上这座海港城市的确有另选地址,新建大型机场的需求。 然而精打细算的英国人一直心疼为殖民地花的每一分钱。新建机场耗费巨资,英国人实在舍不得自己的真金白银,所以新机场的建设也一拖再拖。


转机发生于1989年10月,一贯“小气”的英国人突然拍案而起,开始了“大动作”。(原因不方便在这里展开,根据时间点自己悟。


当时的港督Wilson of Tillyorn 通过了《港口及机场发展策略》,其中有一个代号“玫瑰园计划”的新方案,内容是在大屿山赤鱲角新建“香港国际机场”为核心的大型开发建设项目,官方称为《香港机场核心计划》(Hong Kong Airport Core Programme 链接:https://www.info.gov.hk/archive/napco/acp.html)  


这座宏伟的香港机场,其实是靠着中国十年的血液续命的


这座宏伟的香港机场,其实是靠着中国十年的血液续命的

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图


注意(敲黑板):该计划通过时,离1997香港回归已经不足7年。看起来英国人此时发难,好像这个新机场是“徒然为人做嫁衣”:

因为建了一个机场耗时许久,港英时期很难完工,建好以后已经接近回归或者已然回归。


那么港英政府为什么要白白耗时耗力,做这种好像为后人造福的“慈善工程”呢?


是分手礼物?是英国人要为1997香港回归献礼么?还是给你留个大型建筑,代表中英两国人民友谊长青? 


图样图森破!


建机场,目的只有一个字:钱。两个字:花钱。五个字:花光你的钱。


因为按照《香港机场核心计划》,该工程历时需8年,耗资1553亿港元,是香港历史上空前,甚至绝后的一项,规模和耗资最大的工程计划!


1553亿港元什么概念。对比一下就知道,机场计划通过的同年——1989年,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汇储备只有约429亿港元(55.5亿美元)。不足以支付零头 。 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没多久的中国,家底确实不厚。


英国人目的其实不言而喻:就是用一个巨大的,劳民伤财的工程,掏光香港的钱。让回归的时候,中国得到的香港,只是一个“空壳”。 英国人这种心态太好理解了: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就算毁了也不给你


英国每次离开要离开殖民地,总要给殖民地埋个雷或者几个雷。香港机场,就是其中的一个。


当然这种险恶的居心,纸怎么能包得住火。所以彼时,中国政府多次批评新机场工程,会对日后的中国香港特区政府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并且不断直接或者间接,跟英国政府努力施压。 


1991年,英国和中国的首脑在北京签署了《关于香港新机场建设以及有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里面最关键的一条:港英政府应该确保回归时中国香港的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不能少于250亿港元。   偌大的香港,区区250亿!


所以英国人一番操作,最终“成功”烧掉1553亿,仅仅“大发慈悲”地留下250亿。不难想象,当时的香港,在港英这么”辣手摧花”般的操作之后,回归中国的时候,香港这座城市,基本上已经“一穷二白”。


除此之外,整个香港新机场工程,采用了大量英国的公司,包括诺曼·福斯特在内的一批英国设计,工程,施工和管理公司。而且在那种“特殊的”情况下,基本上是怎么花钱怎么来 :反正任何公司收到“天价”设计费,最后还不是要交税给英国政府,所以“左手倒右手”,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 


当时参与香港机场的各英国公司比赛花钱的情形,用那句著名的台词形容一点也不错: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这座宏伟的香港机场,其实是靠着中国十年的血液续命的
香港机场卫星图


1998年6月,在中国香港回归的不到一年之后,巨大的人工岛上的香港新机场落成完工。 时间可谓卡的刚刚好


这座宏伟的香港机场,其实是靠着中国十年的血液续命的
鸟瞰香港机场 


当然,英国人没有使用这个机场一天,他们也没兴趣。 英国人塞着鼓鼓的荷包,拍拍屁股走了。

他们给这座城市留下的,是一个崭新的机场,空空的政府储备,还有就是巨额的债务——这些工程产生的债务,也是需要由后来接手的中国方面承担。

毕竟接手时,香港机场的工程还剩最后一年,加上承诺的繁荣不变,又怎能让它烂尾??? 

众目睽睽中,中国政府斥巨资,最终填补了窟窿,让这座新机场顺利完工。


… …


时过境迁,回头再看 ,香港这巨大的机场,如同一个巨大肥厚的水蛭,大口大口吸着血, 拖累和疲敝了这座城市和不断给这座城市输血的国家将近了整整十年的时间,甚至更久。


历史学家李敖曾经在一个演讲时说:英国人在香港回归之前做了两件事:一是给香港人选举权。二是花光了香港的钱,建了一座机场。 


当年,我因为转机,第一次降落这座海中央的机场,从舷窗俯瞰这宏伟的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机场的时候,我脑子里如触电一般想起了李敖演讲时说的上面那句话,胸中一阵翻腾。


这座如城市一般宏伟的机场,越巨大,就越邪恶!


这座宏伟的香港机场,其实是靠着中国十年的血液续命的


仅以一则小文,我希望所有人都知道在中国香港的一角,有这么一栋建筑,这座建筑的由来和这座建筑后来发生的事情。


forca写于2019年8月13日。


这座宏伟的香港机场,其实是靠着中国十年的血液续命的


这座宏伟的香港机场,其实是靠着中国十年的血液续命的

 微信公众号:iforca


点击图片,阅读城市设计原创文章 ▼

这座宏伟的香港机场,其实是靠着中国十年的血液续命的

这座宏伟的香港机场,其实是靠着中国十年的血液续命的


这座宏伟的香港机场,其实是靠着中国十年的血液续命的

[城市设计]是由一批资深专家团队运营,可开展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旅游规划、公共艺术的投资咨询与综合发展。旨在以新型城镇化带动社会与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媒体合作  城管先生  / 19921526186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设计):这座宏伟的香港机场,其实是靠着中国十年的血液续命的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