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法·源 烂缦新生


9月11日,由北京宣房大德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主办,BWAO/鲍威建筑工作室承办的“胡同·生活——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院落更新设计”(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国际实验班设计课程成果展)将在北京市南城法源寺片区的南半截胡同2号院展开。

© Shan Rob Livesey、鲍威参观法源寺街区
Hutong with Life – Fayuan Temple Area Re-envisioned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第二届研究生实验班(2018级)展开的一项设计研究课题。之所以将“life”定为课程主题,是因为对其解释的多样性:为居住在胡同里的人们而设计,关注胡同民生的设计,或者设计有生命力的建筑等。无论如何,课程并不止于设计漂亮的建筑躯壳,而是关注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另外,法源寺历史保护片区将在接下来的若干年面临城市更新的实施,这是创造历史的过程,我们非常想参与到这个伟大的进程中来。而在这个事业伊始的历史节点,需要大家集思广益、献计献策,那么没有什么能比设计课这种形式更合适的了。



© Shan ▲设计过程记录、汇报记录
2019年春季为时八周的设计课,前两周用作场地调研,可见对题目真实性的重视。同学们两周时间在场地上用身体丈量,用头脑思考,用心灵感受,所有的结果成为了设计选题的出发点。十六个同学十六双眼睛,法源寺片区在同学们眼中呈现出不同的景象,通过四组观察问题的角度,最终形成了四组更新设计的方案:有从场地会馆文化精神挖掘升华,进而提出满足当代社群聚居的“当代会馆”;有引入年轻人口,进而激发场地活力的“共享青旅”;有激发幼儿与老人互动,进而形成社区中心的“代际养老”;还有从胡同碎片化空间入手,进而提升公共服务功能的“公建小品”。四组同学的方案各具特色,不求面面俱到,但成一家之言。
当代会馆组学生作业


©Long Yun Fei

©Hu Zhengyuan

©Wang Qin

©Li Xing

©Long Yunfei, Hu Zhengyuan, Wang Qing, Li Xing
共享青旅组学生作业

©Zhang Kemei

©Liang Shengwei

©Li Yikang

©Zhang Meng
代际养老组学生作业




©Guo Dai, Yang Yifan, Zhai Tianyu, Chen Mei
公建小品组学生作业


©Lin Peixu

©Zhu Bingzhe

©Yang Guoqiang
这四组同学的作品也将以主题展的形式在本次的展览场地—南半截胡同2号院展出。北房展出主题为“共享青旅”,西房和南房的两个小房间展出主题为“公建小品”,东房大房间为“代际养老”小房间为课程前言与记录,后院搭建的临时展亭展出主题为“当代会馆”。本次展览将这次设计课成果以图纸与模型的方式展示给公众,也希望借机抛砖引玉,让更多人关注并思考老城更新课题,并让公众参与到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机遇与挑战中来。

©BWAO/鲍威建筑工作室 ▲围绕南半截胡同2号中庭分布的展区


©BWAO/鲍威建筑工作室▲临时展区施工现状
展览名称:
胡同·生活——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院落更新设计
展览时间:
展览地点:
策展机构:
策展人:
策展支持: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扫码或在“清源文化遗产”公号回复“法源寺街区”
获取 “城市•法•源烂缦新生”——法源寺街区更新计划|2019北京国际设计周 最新资讯合集
清源目前支持搜索的关键词如下
遗产地| 鼓浪屿| 蔚县| 景迈| 团山| 碧山| 呈坎| 景德镇| 庐山| 遗产点| 佛光寺| 千佛崖| 拉加寺| 双林寺| 宝梵寺| 二王庙| 明十三陵| 太和城| 喇家遗址| 周口店| 灵渠| 遗产类型| 石窟| 石质文物| 壁画| 彩塑| 城墙| 遗址| 木构| 乡土遗产| 近现代遗产| 灌溉遗产| 专题| 世界遗产大会| 藏式建筑| 道教建筑| 洞天福地| 学术资讯汇| 建博会| 清源作者| 吕舟| 魏青| 张荣| 邹怡情| 吕宁| 陈怡| 蔡晓萌
*本期编辑胡玥。
清源文化遗产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
微信丨mobiheritage
网站丨www.chcc.org.cn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源文化遗产):烂缦出发|胡同·生活一一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院落更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