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匠城【规划新知】为大家推荐的内容,主要包括一则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央地关系的论述,以及当前数据基础设施规划的完整解析(推荐阅读),另外还有关于新都市主义的解读,谢菲尔德的城市产业转型。国匠规划学社本周主题是“创新型园区”,今日分享的案例是苏黎世科学城,欢迎加入,文末查看加入方式。本次分享全部内容如下:
国家治理、国土空间规划与“央地”协同
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从‘泛化治理’向’分化治理’转变是必然趋势。结合我国央地事权改革的总体趋势分析,我国未来在国土空间治理领域将形成更清晰的制度化分权模式。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央地关系协同趋向
1、权责对等,央地分权与市场化改革同步进行,建立清晰的制度化分权模式。
2、各司其职,中央政府强调战略指引、底线管控、局部聚焦,地方政府关注要素配置、增质提效、权益协调资源要素的合理利用。
3、协同共治,以区域-要素统筹为指向、以自然资源治理为支撑的规划将成为完善央地关系的重要试验场。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国家治理、国土空间规划与“央地”协同——兼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演变中的央地关系发展及趋向
中国城市发展,仍然遵循普遍的规模法则
2013年,Luis Bettencourt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Social Network),提出超线性标度律(Superlinear Scaling)的起源机制,解释城市的社会经济产出和城市的人口规模之间存在的幂律增长关系,即城市经济增长水平远远大于城市人口规模增长水平。
他将这种超线性标度归功于城市居民的互动增加:大量人口集中在城市,个体间的频繁互动有利于信息分享、扩大需求、知识升级和创新激励,最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超线性标度和随后产生的标度律逐渐成为解释城市发展规律的主要理论,其主要推断之一是:城市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城市发展。这一推断也在世界多个城市中得到了一定的验证。中国的城市发展或与欧美其他国家城市的发展动力和规律相似,均遵循着标度律。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Luis Bettencourt:中国城市发展,仍然遵循普遍的规模法则
数据基础设施的概念与特征
数据基础设施概念的外延包含两部分:一是数据信息。随着智慧社会基础设施供给的纵向贯通化、横向平台化、跨界网络化和供给数据化,不同类型城乡基础设施数据的连接、交换、融合越来越多,设施成为具体载体,而其背后的数据信息变得比设施本身更加重要。二是参与数据化供给全过程的各类物质性载体,包括上述其他四类数据基础设施,覆盖了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处理、储存、反馈等各环节。
数据基础设施概念符合城乡基础设施的定义。城乡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性工程设施,是保证国民经济各项事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具有先行性、基础性和准公共物品性等特征。在智慧社会,数据基础设施将改变以往基础设施仅处于“配套”的定位,将关联城市各个子系统,并成为整个经济社会运行的“基础设施”和“神经中枢”。
数据基础设施作为新的基础设施类型,与传统的城乡基础设施又有显著不同的特征:
① 其全方位嵌入到城乡生产生活各方面以及传统基础设施中,载体类型更加丰富;
② 其传输基于各种有线或无线通信设施,但其应用规模和范围又远超通信基础设施的范围,比如在给排水、电力、燃气、热力等领域的传感器、机器人等就无法纳入通信基础设施类型;
③ 其管理既可以采用分布式,也可以采取中央控制的方式;
④ 均可以做到远程控制,当前已经智能化、但尚未接入网络的家庭和企业的设备也将逐步接入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进行远程控制,从而实现基础设施从城市到家庭、企业内部的延伸;
⑤ 由于数据信息本身的无形性特征,其发挥作用要通过其它实体设施来实现。
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下的数据基础设施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根据以上分析,探索提出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框架的数据基础设施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图2)。
图2 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下的数据基础设施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刘婷婷 戴慎志 宋海瑜,智慧社会基础设施新类型拓展与数据基础设施规划编制探索
读书分享:新都市主义宪章
摘录:伊丽莎白·普拉特:真正的城市主义其基本元素是邻里、街区和廊道。邻里是一个城市化的地区,在这里人类活动处于平衡范围内。街区也是一个城市化的地区,它围绕着某一重要的活动,如大学校园而组织起来。廊道是线性交通系统或线状绿化空间,它将邻里和街区加以联系或分隔。
邻里:邻里聚集形成城镇或城市。独立在自然景观中的单一邻里,即村庄。尽管称呼不同,但关于邻里组成的看法是普遍一致的。无论是1929年纽约区域规划中的邻里单元,由利昂·克里尔(Leon Krier)所描述的“区”,还是传统的邻里开发模式(TND)或以交通引导开发(TOD)均具有相同的性质。
1.邻里具有中心和边缘
2.邻里是各种行为的均衡组合:购物、工作、学习、休闲以及各种居所。
3.邻里的理想规模是从中心到边界距离长为400米。
4.邻里街道适宜于步行,同样适宜于自行车与汽车行驶。
5.邻里优先考虑公共空间的塑造及市政建筑的合理分布。
街区:街区是一个功能特殊的城市化地区,包括剧场区、议会区或大学校园区等。其他街区包括大型的交通或工作场所,如工业园区、飞机场、仓储货运码头及炼油厂等等。尽管街区内不可能包括邻里的所有活动,但它们也不应当是郊区化的单一活动区域;辅助性的活动是街区个性的有力支持。
廊道:廊道是邻里与街区的联系者或者分隔者。它由天然的或技术的成分构成,从野生动物小径到铁路线都属于廊道的范畴。廊道不是随意的居住区的“开放空间”,在郊区中起缓冲作用,而是以连续性为特征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城市元素。它通向邻里和街区,并由它们的边界所界定。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读书分享:新都市主义宪章-5
从衰落的钢铁城市到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区,英国的谢菲尔德有哪些秘诀?
在长三角与珠三角,有不少城市以制造业为主,也在经历转型升级的挑战,相信我们可以从“谢菲尔德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案例中获得一些借鉴。
谢菲尔德市及其邻近的罗瑟勒姆镇共同组成了一个由先进制造公司组成的生态网络,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应用研究、公司及相关机构。
谢菲尔德不大,有人戏称这座城为“谢村儿”,它是一座大学城,拥有两所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和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两所学校都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非常密切。
除此之外,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还开设了三个新的先进工程和工业技术研究中心,每个中心都将建立在英国科学研究领导的基础上,使工业成为政府工业战略的优先事项,以便拥有适合未来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经济。
谢菲尔德的成功在于打造了一个“创新三角”:锚点园区(先进制造园区),广泛的行业内公司及机构,大学。
在这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中心 – 先进制造园区(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k)内,你会发现一个孵化器,孵化器可容纳150中小型企业,他们主要致力于工业设计、信息和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创业,由于离行业机构及公司很近,这些初创公司也受益于高质量工程和制造公司之间的新研究和合作。
谢菲尔德的集群会更注重哪些方面的提升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空间活力。谢菲尔德的先进制造园区尚未拥有以城市为中心的创新区的活力和城市性。
所以,在未来,园区/区域内将创造更强烈的“地方”感。比如:打造如步行道,自行车道,和绿色空间以及公共空间的措施,特意安排的活动等等,将大大有助于园区的人性化,同时也增强其创新潜力。另外,区域活力还将通过打造更丰富的城市界面、多元用途的(住宅的混合体,旅游住宿,零售)的方式来实现。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从衰落的钢铁城市到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区,英国的谢菲尔德有哪些秘诀?
本周国匠规划学社话题
“创新型园区”
国匠规划学社专题028为“创新型园区”,创新型产业一般指的是融合研发、创意、设计等具有明显创新创意特征的产业。随着城市众创空间、共享办公模式的发展,以及依托高校的产学研一体化产业园区发展趋势,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重要的发展手段,创新在当前国家经济和城市发展格局中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欢迎加入国匠规划学社
每日学习,共同进步,今日分享如下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案例是苏黎世科学城,之前学社有分享过它的瑞典语版的设计资源,但是没有进行介绍,以下是苏黎世科学城的内容介绍:
来自城市设计案例地图
urban.caup.net
1、苏黎世科学城(又称“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园”)位于苏黎世西北方向,占地面积约24公顷。该科学城是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老校区扩展而来。他不是简单的将校区进行扩展,而是将教学、研发、孵化、产业、服务及城市生活功能无缝衔接在一起的高校园区。以完成园区从单一功能向城市生活的转型。
2、科学城的董事会认为,21世纪的大学科技城要用战略的眼光看待当今和未来的设想,校园有必要成为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接口,在这里,大量的商业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其他学科知识相互作用。
3、科学城的核心设计理念是:
“From Science City To City Of Science”
从科学城到科学之城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科学城”更多体现的是“产学研”空间;科学之城体现的是由于“产学研”的存在,科学技术引导城市经济发展,由此带动城市的功能和生活氛围产生了转变。
4、……完整内容请加入国匠规划学社查看,该案例已加入城市设计案例地图。
欢迎加入国匠规划学社
和1800+名会员一起
共同学习,每日进步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国匠规划学社
注:国匠规划学社提供(1)每日资讯、观点、案例分享,(2)果小匠微信个人智能助手,(3)城市设计案例地图,(4)国匠规划学社专属社群四项服务,点击查看详细服务内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规划新知(0924):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 国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