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规划新知(10.29):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 国匠城

规划新知(10.29):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 国匠城


国匠城【规划新知】栏目,旨在为大家发掘整理行业新知识,带大家一起增加知识储备,每日汇总,共同学习。欢迎大家加入国匠规划学社讨论,文末查看规划学社服务内容与加入方式。(如果你需要提升空间分析能力,欢迎加入国匠学堂——空间规划师元技能系列课程——GIS综合应用篇,欢迎加入文末QQ群讨论,相关直播内容已加入课程更新)。本次分享全部内容如下:


永续逻辑,经济、社会、生态


永续逻辑,经济、社会、生态三元互动:空间是载体,这三大元素的搭建,可持续逻辑是最重要的。早在浙江就提出的“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就是发现了三大要素之间的转型才是最重要的,社会要素变成经济要素,生态要素变成社会要素。在世界大会上说的很清楚:邻里和谐,金山难买,把经济要素与和睦的邻里关系融合在一起。经济、社会、生态这三支力量不是平行的,而是相互转换互为支撑的,空间规划的水平在于三个相位活力的搭接水平。


“要坚持底线思维,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把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体现本地优势和特色”。把各种要素融合在一起,相互之间和空间规划的手段接上。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吴志强,论空间规划的内核逻辑


郊野单元规划

高度城市化地区土地整治的空间组织创新——郊野单元:


作为高度城市化地区,城和郊是相互融合的。除了关注“城”,更需要考虑城乡这块高密度地区中的“郊”是什么。


郊野地区是城市空间、生态空间、农业农村空间三者交织的特殊地带,是兼具城和乡形态的城乡结合部;既紧邻城市,受其功能辐射影响,又以保持自然生态、乡野风貌为主要特征。


上海市对郊野单元的定义,较上述狭义概念更为广泛,是指在集中建设区外的郊野地区实施规划和土地管理的基本地域单位,它是郊野地区统筹各项专项规划的基本网络。


原则上以镇域为1个基本单元,对于镇域范围较大,整治内容、类型较为复杂的可适当划分为2—3个单元。这种做法更容易明确责任主体,及政府所需要承担的责任。


郊野单元规划:


郊野单元规划是以空间规划为引领,土地整治规划为平台、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为手段的网络化国土空间资源管理工具。主要特点:(1)在镇域、村域层面实现“多规合一”的规划,是覆盖乡村地区、实施全地类要素的土地用途管制特别是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依据;(2)核心是围绕减量化政策,将土地整治规划、增减挂钩规划与城乡规划的内容相互结合,在规模和布局上实现一致,解决用地布局、任务分解和项目落实的问题。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林坚,郊野单元规划——高度城市化地区国土整治的重要推手


社区服务设施供需


随着地方公共服务职能向各次区域功能区集聚,社区服务设施供需结构变化趋势集中在三方面:

一是设施供给重心向社区“下沉”。服务设施供给主体、模式和标准等供给结构亟待重组。表现为区域功能化聚集推动“碎片化”设施供给主体结构重构,多元化需求推动设施供给模式转变,复杂的社区类型亟需统筹设施配置层次与内容。


二是设施需求结构快速重构。本地人口迁移城镇化和外来从业人口就地城镇化共同推进“次功能区”的集聚与扩张,内外力量的结合导致大都市区社会空间的破碎化,人口非均衡聚集引致需求空间分布异化,社会结构和设施需求结构急剧重构引发新挑战。


三是规划实施模式面临转型。在大都市区社区设施“供与需”结构交叉重构进程中,当前“单向式”的传统社区设施规划忽视了供与需的有效匹配,规划编制和实施模式面临转型。


规划新知(10.29):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 国匠城

城乡规划实施模式转型示意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大都市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研究


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环境响应


对5期LandsatTM影像进行处理,使用人工识别与监督分类的方法,将市域土地类型划分为耕地、林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5个Ⅰ级类,既兼顾了与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的衔接,也有利于抓住影响国土空间变化的核心要素。


总体上看,青岛市土地利用方式以耕地、林草地、建设用地为主;近40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多,共减少约11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共增加约1400平方公里,翻了一番 。


规划新知(10.29):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 国匠城

青岛市1980年-2017年土地利用现状图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评价方法参考《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根据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土壤数据库数据、DEM数据、气象数据等进行单项评价,再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性2个方面进行集成评价,划分全市的生态保护重要性分区。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进行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4个单项评价,将全域划分为极重要、重要、一般重要。


规划新知(10.29):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 国匠城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考虑到青岛市东部沿海城市实际情况,仅考虑水土流失敏感性和土地沙化敏感性单项评价,将全域划分为极敏感、敏感、一般敏感。

规划新知(10.29):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 国匠城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青岛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街道可步行性指标研究


基于对街道可步行性这一研究对象的认知方式不同,不同的研究者所构建的测度体系指标类型的侧重各不相同,对于单一指标的解读方式也不完全一样。这些都使得对于街道可步行性的测度指标缺乏统一的、相对全面的测度体系。

通过多源大数据的研究方法,将包含空间形态、业态和街景的多源数据进行整合、计算与分析,以挖掘街道可步行性的深层影响机制;同时,通过将街道可步行性相关学科领域各自的测度指标进行归纳和融合,建构城市街道可步行性的测度体系。


规划新知(10.29):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 国匠城

多学科领域的测度指标汇总


城市街道可步行性的测度体系建构


通过对来自不同理论背景的城市街道可步行性测度指标进行汇总,并结合街道可步行性测度类相关文献中具体的测度要素的统计,本文发现不同学科对于城市街道可步行性测度的各类指标都可以归纳进入通畅性、便利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四个基础领域。因此,本文在这四个基本原则内进一步细分测度指标,建构测度体系。


规划新知(10.29):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 国匠城
街道可步行性测度体系


测度体系构建原则


通畅性原则:是指城市街道步行网络连续畅通且不受其他交通出行方式的切割,以及为行人提供足够通过面积且连续稳定的可步行空间。步行网络和步行主体的通畅性越高,则街道步行的通畅性越高。


便利性原则:是指城市街道能够为周边居民及步行者提供足够数量的街道服务,以及满足步行者对于街道空间的多样性需求。街道服务职能覆盖度越高、服务职能丰富度越高,则代表步行空间便利性越高,街道可步行性越强。


舒适性原则:是指城市街道空间能为步行者提供舒适的步行体验和愉悦的视觉感知。依据街道中界面、铺地、植被等的景观构成要素,舒适性可再分为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测度方面。通常自然环境舒适性和人工环境舒适性越高,则街道步行环境的舒适性越高,可步行性越高。


安全性原则:是街道可步行的最低保障,分为个体安全和交通安全两个主要方面,分别表征行人对于街道环境的安全感受,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对步行的干扰程度。行人在街道空间中的安全感越高,则可步行性越强。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街道可步行性空间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


往期规划新知推荐


规划新知(10.12):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13):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14):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15):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16):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17):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18):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19):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20):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21):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22):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23):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24):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25):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26):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27):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28):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欢迎加入国匠规划学社


和1900+名规划师一起

共同学习,每日进步


规划新知(10.29):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 国匠城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国匠规划学社


国匠规划学社往期专题如下


城市更新 | 乡村振兴 | 田园综合体

城市双修 | 社区规划 | 创意产业园区

TOD导向下的城市设计 | 绿道规划

街道空间品质 | 国土空间规划

海绵城市 | 古城更新 | 色彩规划

生态规划 | 总体城市设计 | 公园城市

历史城区城市更新 | 规划实施评估 | 高铁与城市发展

三区三线划定 | 生态规划理论 | 双评价

公共服务设施 | 滨水空间设计 | 城市设计新理念

生活圈规划 | 创新型园区 | 村庄规划


国匠规划学社是国匠城基于知识星球平台创建的规划行业知识社群,包含每日分享、果小匠微信智能助手、城市设计案例地图、国匠规划学社专属社群四项服务,满足每一位学社会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行业热点知识、方案借鉴、资讯查询、案例查找等需求。经过积累和迭代升级,目前国匠规划学社发布了1400+篇知识内容,已有1900+名规划小伙伴加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规划新知(10.29):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 国匠城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