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案例】城市更新:丹麦哥本哈根苏帕奇琳街区复兴项目

苏帕奇琳是位于丹麦哥本哈根市中心地带的一片街区,穿城而过的自行车道是这个地区自行车道网络的一部分,连接着丹弗逊和列松哈德两个城区。该街区建筑鳞次栉比,住宅、商业、小公坊、学院以及文化、休闲设施错综混杂。该地区总人口超过1.6万,居住在这里的人群有着迥异的职业、年龄和经济背景,其中半数居民年龄在30岁以下,这里是哥本哈根市最年轻化的街区。该区域开发于19世纪80年代,直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该地区仍有大量小型工业存在。与其他街区相比,这里的户外绿地十分匮乏。

图: 项目区位图(图片来源:景观设计学)

设计理念与特色

苏帕奇琳街区的居民来自世界各地,这里拥有十分多元的文化。项目计划利用开放空间作为物质框架,改变过去单一的交通中转功能,变成创意十足、功能密集的街区,实现这片街区的复兴。

设计理念力求场地内运用一系列国际化的城市设计元素以实现风格的多元化。红色广场、黑色市集和绿色公园构成一个矩阵,与整个街区的现实环境进行对话。

图: 平面图

图: 小品设施与源自国家

红色广场

该广场将红色元素渗透到所有层面,周边的建筑界面、广场铺地、休憩设施、树盖等等,成为整个街区最亮眼的开放空间。广场中多国灯光广告是多元文化转换的最明显标志。外来化的广告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令广场充满了异国情调。多种形式活泼、富有趣味的运动健身设施给周边居民提供了一系列丰富的室外活动。

图: 红色广场鸟瞰图

图: 广场铺地和建筑界面均采用红色涂料相呼应

图: 广场上热闹的集会活动

图: 富有特色的健身器材

黑色集市

这个集市的设计通过座谈会,以及与居民和当地协会的沟通对话,极大地调动了这片街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市民参与已成为群众设计原则的动力。圆形座椅、喷泉、街灯、健身器材以及其他各种设施,将多元文化和国际特色投射到这个多用途的广场中。极具动感的线条勾勒出集市上不同风格的休憩娱乐设施,使之很好地融为一体。

图: 黑色集市鸟瞰图

图: 日式游戏雕塑

图: 游戏雕塑非常受孩童欢迎

图: 保加利亚式象棋桌

本期内容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规划二所(历史文化保护和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供稿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