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不熟
未来10年,决定一个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很可能不再是港口吞吐量、机场客运量、本外币存款、GDP这些体现为规模效应的大数据,而是一个听上去有点陌生的小数据——R&D经费(研发投入)。
R&D经费为什么如此重要?这与整个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有很大关系,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靠什么取得全球瞩目的辉煌?大一统的广阔市场、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土地与劳动力的成本优势。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第三个要素出了问题——成本优势不再,资本与技术向东南亚转移的动力空前强大。
这个时候,希望成本再降下来是不可能的,继续山寨发达国家的技术也是不可持续的,唯有依靠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硬碰硬,中国才能在全球市场有一处体面的立足之地,否则就会像历史上的很多国家那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放眼世界经济史,真正从后发国家迈入世界强国的经济体寥寥无几,数来数去也就东亚地区的几位“拼命三郎”——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等。
这些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中,香港和新加坡是城市经济体,靠的是得天独厚的港口与制度特区优势,而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则靠的是自主创新,三者在电子产品、半导体、汽车、造船等大工业领域已经超越欧美,位列世界发达地区。
创新仅靠情怀和爱国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砸钱,钱、钱,这就体现为R&D经费(研发投入)。有研发投入不一定就有创新成果,但没有这个投入是一定没有创新成果的,足见R&D经费的重要性。
城市是国家经济的发动机,国家要创新,首先看头部城市的表现。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林小昭近日统计了国内各大城市的R&D经费,看看哪些城市做得比较好: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这是完整版的统计:
城市 |
2016年R&D经费(亿元) |
占GDP比重 |
北京 |
1479.8 |
5.94% |
深圳 |
800 |
4.10% |
上海 |
1030 |
3.80% |
厦门 |
118 |
3.11% |
武汉 |
370 |
3.10% |
杭州 |
343 |
3.10% |
合肥 |
194 |
3.09% |
南京 |
320 |
3.05% |
天津 |
537 |
3.00% |
长沙 |
270 |
2.90% |
青岛 |
263.7 |
2.84% |
无锡 |
260 |
2.82% |
苏州 |
416 |
2.70% |
佛山 |
224 |
2.60% |
宁波 |
214 |
2.50% |
东莞 |
157 |
2.50% |
广州 |
451 |
2.30% |
济南 |
142.5 |
2.18% |
成都 |
258 |
2.12% |
郑州 |
142 |
1.78% |
重庆 |
300 |
1.70% |
数据来源:第一财经日报根据各地统计公报统计得出
这些数据传递出这样几点信息:
1、北上深研发经费占全国22%
论研发经费的总量,北上深高居第一梯队,天津、广州、苏州、武汉、杭州、南京居第二梯队。值得注意的是,天津的研发经费超过了广州,苏州、武汉则超过了杭州、南京。
如果把北上深三城的研发经费加起来,共计3300亿元,相当于全国研发经费(15440亿元)的22%,而三个城市的GDP之和只相当于全国的9.5%,反映出创新经济的地理分布比GDP更加不平衡,中国的创新经济高度集中在几个热点城市。
2、京深沪研发强度超过美日韩
除了总量数据,国际上还常用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研发强度。北京以5.94%的研发强度高居榜首,甩开上海、深圳一个身段,深圳的研发经费总量虽不如上海,但研发强度超过了上海,达4.1%。
研发强度超过3%的城市还有厦门、武汉、合肥、杭州、南京、天津,显示这些城市较高的研发强度。这些数据是什么概念?据公开资料,全球这一比例最高的经济体分别是以色列(4.4%)、芬兰(3.9%)、韩国(3.7%)、瑞典(3.4%)、日本(3.3%)、美国(2.8%)、德国(2.8%)等国家。
当然,拿城市和国家比是不科学的,东京、首尔、硅谷、纽约的研发强度肯定超过所在国家的均值水平。
3、华为一家公司的研发经费超过25省市
单纯看研发经费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它忽略了研发经费的来源以及转化情况。中国城市的研发经费主要来自科研院校、央企、民营企业。其中北京、上海拥有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高等院校与央企资源,二者都是刷R&D经费的利器。
有数据显示,北京的研发经费中大约80%来自科研院校,而深圳的研发经费90%以上来自企业,显示两座城市在研发气质上的区别。以深圳的龙头企业华为为例,这家企业2015年的研发支出为596亿元人民币,这个数据高于25个省市自治区当年的研发经费。
下面是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的数据:
2015年,只要江苏、广东、山东、北京、浙江、上海六个省级行政区的研发经费高于华为。
2016年,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个“2016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前100名中有9家企业上榜,其中北京有4个,深圳2个,新竹2个,台北1个。
企业 |
全球排名 |
研发经费(单位/亿欧元) |
华为(深圳) |
8 |
83.58 |
中兴(深圳) |
65 |
19.54 |
台积电(台湾新竹) |
70 |
18.27 |
中石油(北京) |
79 |
16.78 |
鸿海精密(台北) |
90 |
14.63 |
中国铁路总公司(北京) |
91 |
14.55 |
百度(北京) |
93 |
14.44 |
中国中车(北京) |
96 |
14.08 |
联发科(台湾新竹) |
98 |
13.8 |
4、哪些城市的创新成果多?
研发投入只能反映一个企业、一个城市对创新的重视程度,而创新成果则需要发明专利等数据来衡量,以下是城市统计到的一些数据:
这是各大城市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比较:
城市 |
2016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情况(单位/件) |
城市 |
2016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情况(单位/件) |
北京 |
40602 |
宁波 |
5669 |
上海 |
20086 |
天津 |
5185 |
深圳 |
17665 |
重庆 |
5044 |
苏州 |
13267 |
济南 |
4503 |
南京 |
8705 |
哈尔滨 |
3695 |
杭州 |
8666 |
沈阳 |
2853 |
广州 |
7669 |
大连 |
2309 |
成都 |
7190 |
厦门 |
2028 |
西安 |
7190 |
长春 |
1980 |
青岛 |
6561 |
香港 |
630 |
武汉 |
6514 |
澳门 |
25 |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这是各大城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城市 |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截止2016年12月) |
城市 |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截止2016年12月) |
北京 |
166722 |
青岛 |
18290 |
深圳 |
95370 |
宁波 |
18227 |
上海 |
85049 |
重庆 |
16737 |
苏州 |
40724 |
济南 |
14628 |
杭州 |
36579 |
哈尔滨 |
13372 |
南京 |
33458 |
沈阳 |
11108 |
广州 |
30305 |
大连 |
9625 |
成都 |
25198 |
厦门 |
7291 |
天津 |
22663 |
长春 |
6960 |
武汉 |
24460 |
香港 |
4626 |
西安 |
24368 |
澳门 |
90 |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这是2016年发明专利授权量TOP10企业:
专利权人名称 |
2016发明专利授权量 |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 |
414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 |
269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
255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 |
158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
1228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 |
1027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 |
871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
86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北京) |
763 |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上海) |
721 |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当然,衡量创新成果最根本的指标不是专利数据,而是税收、就业、GDP的贡献率等实打实的东西,这一点可从各大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占比、独角兽企业数量、创投基金活跃度可以感受到。
5、广州R&D数据为什么难看?
这也是我在想的问题,广州的研发经费总量是451亿元,次于北京、上海、深圳与天津,排名第五,而研发强度(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只有2.3%左右,不要说和北上深比,就是跟其他省会城市比,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武汉、南京、杭州、合肥的研发强度都超过了3%。
GDP接近两万亿的广州,为何在研发投入上只是一个普通省会城市的水平?这里面的原因,如果排除可能存在的统计口径问题,应该跟广州的产业结构有较大关系。广州的城市底色是商贸,服务业强,工业弱,既缺乏北京上海那样的高等院校和央企资源,也缺乏深圳天津苏州那样的大工业企业来刷数据。
还好,广州已经在重视这个问题了,加大研发投入的任务已经写入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到2020年,广州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不过,3%的目标值不高,只是武汉南京杭州现在的水平,感觉广州还可以再加把火。
近年来,广州在创新上的成果,唯一的亮点应该是PCT国际专利冲到了全国第三,这是各大城市2016年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
城市 |
201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 |
城市 |
2016PCT国际专利申请量 |
深圳 |
19647 |
宁波 |
268 |
北京 |
6651 |
厦门 |
229 |
广州 |
1642 |
重庆 |
162 |
上海 |
1560 |
天津 |
153 |
苏州 |
1088 |
西安 |
138 |
青岛 |
906 |
大连 |
125 |
武汉 |
712 |
济南 |
84 |
杭州 |
538 |
沈阳 |
58 |
香港 |
480 |
长春 |
55 |
成都 |
450 |
哈尔滨 |
45 |
南京 |
384 |
澳门 |
17 |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一般来说,只有真正打进国际市场的企业才会去申请PCT国际专利,所以这个专利的含金量是比较高的,它可以反映一个企业、一个地区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2016年,广州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1642件,近年来首次超过上海,居全国第三,这个成绩还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小结: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会越来越正确。一个不重视研发、不重视创新的城市,是没有前途的,哪怕它有再大的人流、物流与资金流作为支撑,也不一定能把这些流量给沉淀下来。未来世界,内容为王,城市运营也不例外,应该从过去的“流量思维”转变为“内容思维”,从“招商引资”转变为“自主创新”,从“筑巢引凤”转变为“浮鸡下蛋”。
延伸阅读:
欢迎加入孙不熟开通的付费社群,在那里可以一对一咨询问题,交流城市经济、房地产与规划知识,分享购房心得。更重要的是,那里没有广告干扰,一切信息与观点恪守客观公正原则。
扫描以上二维码加入孙不熟的社群,读懂城市、学会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