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作者:厉之昀




项目名称: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参评主题:课题研究

汇报重点:以区域为对象进行文化资源梳理,提炼不同的区域特征有助于解决文化资源如何利用的问题;对各级文保单位的现状梳理提高了民众对区域的认知度;最终让文化脉络在区域发展中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丰台区作为北京城六区之一,一直走的是低调内敛的路线。这里没有最热的商圈、最火的旅游目的地,也没有其他区“海淀家长”、“朝阳群众”、“西城大妈”等文化现象级的“传播标签”,北京城近年来爆发的文化热度与旅游热度好像都与丰台沾不上关系。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图/百度指数旅游景点行业排行榜(2019年11月数据)


其实,丰台区自古作为北京城西南陆路交通的咽喉要地,地理位置重要,历史底蕴深厚,如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见证抗战爆发的卢沟桥、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金中都重要的水源地莲花池等,都是丰台区价值突出且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但由于长期缺乏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对区域文化发展的整体关注与投入,丰台区很多重要的文化资源与文化特色鲜为人知,且难以与丰台区的整体印象建立联系,无法彰显丰台文化特色。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图/卢沟桥与宛平城 来源:丰台区人民政府网站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图/莲花池 来源:丰台区人民政府网站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图/卢沟晓月 来源:蜂鸟摄影论坛网友光路寺作品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图/南囿秋风 来源:丰台区人民政府网站


2017年,新修订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总规》)正式出台,提出北京市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战略地位。丰台区作为承载首都核心功能的中心城区之一,根据新版《总规》应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和绿色生态引领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区”[1]。在《总规》的文化中心蓝图中,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与南中轴贯穿丰台而过,形成了重要的文化空间结构。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图/《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南中轴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


为全面落实《总规》的各项战略要求,丰台区于2018年启动编制《丰台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以下简称《分区规划》),受丰台区文化和旅游局委托,我中心于2018年启动专项课题《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以下简称《研究》)的编制,课题成果对接《分区规划》涉及文化发展的章节,为丰台的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指导未来方向。研究从区域历史沿革的整理入手,注重文化资源梳理、文化特色提炼,进而建立文化传承空间结构,最后形成文化资源保护传承的具体措施,以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多元发展模式。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技术路线——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


  1. 区域文化资源梳理: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资源类型的梳理,对丰台区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与公共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梳理与分析,总结出丰台区文化资源的整体保存发展现状;另一方面是区域文化脉络的梳理,主要包括对丰台区重要历史阶段的发展进行梳理,结合对重要历史事件、遗存、人物等历史线索的研究,梳理文化脉络,然后提炼总结区域文化特色。

  2. 对以上两方面的结果进行整合后,总结特色资源聚集区,形成区域的文化特色格局。再结合市总规的定位与要求,提出丰台区的文化传承空间格局。

  3. 结合文化传承空间格局,继续深化保护传承模式与多元发展机制,提出抓手项目,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落地。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文化脉络梳理


由于历史上丰台地区长期分属其他区县,未单独成区,直至1952年才由军管十二区改名为丰台区,逐渐形成现今格局;因此,认知丰台的文化脉络需要从纵览区域历史开始。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图/丰台区建置沿革  左右滑动查看


永定河作为北京城的母亲河,为北京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性的地理空间;位于其上的永定河渡口也因此成为南北往来汇聚枢纽之处,使得丰台区域自周秦以来就成为西南陆路交通的咽喉要地。


金中都(今丽泽、太平桥区域)的建设不仅拉开了北京成为全国政治中心的序幕,更奠定了城南(今南苑、大红门区域)作为皇家园囿猎场的空间格局以及由此保留下来的自然生态的历史风貌。


随着近代工业发展带动铁路、航空发展,丰台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继续成为北京重要的交通集散地,承载了近代铁路、航空航天文化的发展脉络,并成为近现代工人活动的集中地、革命思潮的活跃地;其重要的门户位置使得丰台地区成为抗日战争的“桥头堡”,见证了近代革命和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


研究将丰台历史分为五个重要历史阶段:从周秦汉唐,到辽宋金元,再到明清时期,民国时期,最后跨越到当代。梳理过程中重点关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重要遗存等重要历史线索,最后形成丰台文化脉络的五个篇章:城市起源篇、逐渐发展篇、城市基奠篇、近代救国篇、当代创新篇。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图/丰台文化脉络的五个篇章  左右滑动查看


城市起源篇


包含丰台地区在周秦至汉唐时期(公元前1045—936年)的早期发展,并对永定河与丰台历史地理进行分析,包括因永定河主河道多次改道,奠定了北京城及丰台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丰台地区自古即为京城西南陆路交通咽喉要地等背景。


逐渐发展篇


包含辽、宋、金、元时期(公元936—1368年)丰台区的一系列代表性建设活动,包括金中都的建设,卢沟桥的建造等;自海陵王完颜亮定中都后,开启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历史,也奠定了城南(今南苑、大红门区域)作为皇家园囿猎场的空间格局、保留自然生态的历史风貌,以及五代帝王到南郊飞放游猎的传统。而始建于金代的卢沟桥,则自建成起就成为燕京的重要门户。


城市基奠篇


包含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南苑皇家苑囿的逐渐发展形成,市民文化繁荣带来的民间庙宇建设及民间信仰、节庆习俗汇聚,以及九省御路建设进一步巩固丰台地区的交通门户地位,还有卢沟桥东岸建设拱极城守卫要道等。


近代救国篇


包含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8年)革命思潮萌芽、抗日战争爆发以及铁路航空的建设发展。长辛店地区爆发的工人运动引领了后期全国众多罢工活动。卢沟桥、宛平城区域作为“七七事变”发生地,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此外,清末空陆交通迎来新发展,交汇于丰台车站的三条铁路初步形成北京地区铁路枢纽的雏形;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机场的南苑机场,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当代创新篇


包含建国后(公元1949年至今)丰台区的新发展,例如接续南苑机场建设,1957年创建于南苑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被誉为中国航天发祥地。丰台还拥有中国戏曲学院、中国评剧院、北京京剧院三所顶尖戏曲教育机构与戏曲演出团体。另外,丰台地区自金元明清时期就以养花、种菜享誉京城;延续花卉园林种植特色,丰台区现有园博园、世界花卉大观园等特色花卉培育观赏地。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文化特色提炼


结合以上五个篇章的梳理、研究对应总结、提炼出丰台文化脉络中蕴含的八大文化特色:丰台是北京建都起源见证地、红色革命文化传承地、古今重要交通汇聚地、古都生态文化涵养地、中国航天事业孕育地、民间节庆习俗汇聚地、传统戏曲文化传播地、特色花卉培育观赏地,体现了多元文化融合,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特征。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图/八大文化特色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图/左为金中都水关遗址 来源:网络;右为莲花池公园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图/左为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效果图,右为南苑游猎 《乾隆皇帝射猎图》(清 郎世宁)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图/左为宛平城弹坑遗迹,右为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旧址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图/左为南苑机场,右为洒扫中的长辛店与卢沟桥, 《乾隆南巡图》之《启跸京师》(局部)(清 徐扬)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图/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怪村太平鼓,右为中华航天博物馆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图/左为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右为北京园博园,来源:北京园博园官网

此段未注明来源的图片,皆引自发现新丰台(丰台区文化和旅游局公众号)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图/丰台区文化特色格局——特色资源集聚区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文化传承空间格局


结合丰台区文化特色格局,对应《总规》提出的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与南中轴文化空间结构,《研究》提出构建以“一轴、一带、三区(三板块)、十景”为核心的文化传承空间格局,带动全区文化传承发展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图/丰台文化传承空间格局


  1. 一轴一带领三区:通过首都南中轴、永定河文化带统领空间结构,带动莲花池-金中都文化区、南中轴-南苑文化区、卢沟桥-宛平城-长辛店文化区这三片文化资源集中片区的聚集发展。

  2. 一廊融合串十景:通过提名景观的方式,打造丰台文化十景,结合丰台生态融合发展走廊进行串联,引领新的文化体验。

  3. 文化多点连万家:通过结合各类开放的公园绿地、历史文化资源、公共文化资源设施等,形成复合的文化资源网,以密集的触手式方式带动区域文化的系统传播。


除了对应到文化传承空间格局的构建上,八大文化特色融合贯穿《研究》成果的多个方面,指导规划内容的后续开展,包括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以及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发展等,最终形成立足于区域特色深入挖掘研究建立的保护利用发展方向。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图/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部分章节成果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丰台文化新名片——丰台文化十景


在文化传承空间格局中,《研究》提出重点打造“丰台文化十景”(以下简称“十景”),以题名景观的形式突出文化景观特质,结合区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营造主题景观、塑造文化节点,构建串联古今的区域文化特色。“十景”的选取串联了八大文化特色,是传统历史风貌与现代城市面貌的结合,包括:“航天逐梦、南苑秋风、红门锦绣、中顶花钵、中都溯源、宛平烽火、卢沟晓月、园博飞花、长辛槐荫、南宫叠彩”。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图/丰台文化十景


未来,“十景”有望成为推动文化传承空间格局落地的抓手项目,通过串联八大文化特色优势资源,形成十处结合历史文化特色与现代城市面貌的文化景观区,肩负起引领丰台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要任务。《研究》提出依托“十景”增强特色文化资源的可游性,打造丰富的文化旅游项目与产品体系;利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聚集效应,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十景”有望形成具有多样性、系统性的丰台文化景观体系与文化旅游品牌,传承好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拓展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公共属性,让属于丰台的文化特色成为丰台的文化金名片。



项目汇报人小结:


以区域为对象进行文化资源梳理的很大挑战在于寻找、提炼串联其中的文化脉络,而如何让这些脉络在区域发展中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则需要更为落地的抓手项目。我们关注的重点不仅在于区域文化特色的提炼,也同样重视如何通过抓手项目增加区域文化资源的可游性,拓展区域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公共属性,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助力区域打造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名片。


专家点评:


从城乡关系角度来看,丰台作为曾经的乡村区域,在城乡发展进程中是具备典型性与重要性的。城乡发展过程中8个特色中有6个是针对特定的文化人群,所以要把文化和人群联系起来,比如说大院文化就是一个特色。除了更接地气的人脉的文化关联、地理位置关联外,还有季节关联等等,所以要整合时空的关系。另外,历史文脉还可以从文学作品里寻找,相信可以找到不同角度的文化线索。


项目提出的“8个1”是未来宣传工作很重要的抓手。现在你们的工作是最顶层的规划工作,是规定性动作,提炼不同的区域特征有助于解决如何利用的问题。项目中提及的有关金中都的历史已不为人所知,所以你们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有很多故事可以讲给大家听。现状百姓的生活需求和我们工作的文化需求不平衡,所以对于文化历史的挖掘和梳理非常重要。希望通过对丰台区各级文保单位的现状梳理,可以提高人们对丰台的认知度。


特别感谢评优特邀专家原中国城市设计规划研究院副总规划师赵中枢先生,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副所长叶楠女士,清源视野(北京)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青先生对本项目的指导点评。


注释:

[1]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第24条。


相关链接:

【重点项目】清西陵崇陵宝城勘察保护实践|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重点项目】水利遗产真实性视角下的灵渠保护|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重点项目】活态演进遗产地的规划实践——景迈山村庄规划|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重点项目】活态遗产管理的实用工具——以《景迈山建设活动导则》为例|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重点项目】以茶问道——“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遗产阐释展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重点项目】繁昌窑1、2 号龙窑及作坊区遗迹本体展示工程方案设计|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重点项目】百年菽庄展陈设计|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推荐|文化特色传承驱动文化形象重塑——丰台文化传承新探索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作者:厉之昀

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

综合一所见习项目负责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学硕士


*本期编辑胡玥,排版廷廷。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清源或邮件bjchcc@126.com。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清源文化遗产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

【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源文化遗产):【重点项目】北京市丰台区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研究 ——从文化特色提炼到传承格局构建|CHCC2019项目评优系列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