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期】


袁家村的管理团队是在高度信任的关系中开展工作的。甚至,在他们看来,他们所做的一切并不是工作,而是生活本身。袁家村的管理团队也没有彼此之间的层级观念,彼此之间都把对方当做街坊邻居。他们有着同样的乡愁,有着溢于言表的信任。正是这种信任关系的传递,为袁家村的文旅产业运营提供了精神支柱。
——张栋平

《袁家村的乡村振兴方法论》连载
第十一篇——袁家村的文旅产业运营
生命植入型运营模式
【一】生命植入型运营模式的内涵
乡村旅游的特点之一是高度分散化,因此管理是很复杂的系统工程。袁家村之所以能够做到高效的文旅运营,秘诀在于创造了生命植入型运营模式。
袁家村的每个人都把自己当做一棵树,把袁家村当做一片森林。换句话说,袁家村的村民和创客都把自己的生命价值放在了袁家村。在这样的语境下,袁家村的文旅运营模式就变成了一种生命植入型运营模式。也就说,每个村民和创客在袁家村的平台上不是打工就职的弱连接,而是整个人生命运的强关联。

【二】生命植入型运营模式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国内的大多数旅游景点采用资本投资、公司化统一管理的模式,即通过征地方式,把农民从景点搬迁出去,然后组建专业化职业化团队统一规划建设景区,形成收门票、住宿、餐饮娱乐等盈利模式。但是,搬迁出去的村民享受不到景区发展红利。这种模式下,管理维护人员与景区之间是职业化的弱连接,工作效率极低,服务质量差。
袁家村采用的生命植入型运营模式很好地保留了农村的乡愁文化,农户不离开乡村景区,仍旧保留原住民的生活姿态和生活习惯,农民自己经营老字号、农家乐,农民的生活与生产活动本身成为了游客体验的内容,让景区的文化氛围原滋原味保留下来。
生命植入型运营模式的另一个特点是“全民皆兵”、管理成本低。袁家村的运营和管理成本低到不可想象。管理上村委会牵头,村委会下面有管理公司,公司下面是协会。农家乐归农家乐协会监管,小吃街归小吃街协会监管,酒吧街归酒吧街协会监管,这些协会里的成员都是商户们民主推选出来的,由此就形成了乡村自治语境下的经营户自治。整个村子里,村干部、村民、商户、创客之间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构建了强大的团队自律和个体自律精神,极大降低了管理成本。

利益捆绑型运营模式
【一】利益捆绑型运营模式的内涵
追求利益是人的本性,也是乡村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袁家村能人在管理袁家村的过程中,紧紧围绕着利益来进行制度机制的设计,巧妙实现着不同商户、不同农户之间的利益平衡。可以说,袁家村能人对乡村的人情世故具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时刻了解到农民内心的所思所想。正是这种细腻的人性洞察,帮助袁家村能人在乡村治理中平衡了各方利益,并且用制度的方式固化了这种利益平衡格局。

【二】利益捆绑型运营模式的应用
袁家村的利益捆绑运营模式体现在村集体和商户、农户之间。袁家村在关键的招商运营管理模式上,采用了免租金、统一经营和管理、统一供货的管理模式,将商户的利益和村集体的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同时,村集体在利益分配上靠后,商户、农户在利益分配上靠前。村集体变成水,商户、农户变成鱼。鱼和水之间的利益被紧紧捆绑在一起。这种利益紧密挂钩的模式,远远超越了购物中心式的租金模式,让物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形成了长期恒久的强关联。

袁家村的利益捆绑运营模式还体现在不同供应链之间。以袁家村自营的加工厂、调味品厂、酸奶厂、油厂、面粉厂为例,这些关键的原材料加工环节掌握在村集体手中,原材料以成本价出售给经营文旅项目的商户,从而确保了文旅项目的商户拥有了更多的盈利空间。由此形成了农业供应链与文旅供应链之间的利益捆绑。
在新项目的投资发展方面,袁家村也采取了利益捆绑模式。对于一些村集体看中的发展项目,村里允许采用众筹模式。村集体提供地皮,经营团队根据地块进行项目规划建设。在经营方回收成本后,村集体和经营者之间实现利润五五分成。对于大片土地的开发,袁家村则会从总体规划角度来进行项目的具体落地实施,同样与经营者五五分成,前提是先让经营者收回成本。对于一些稳赚不赔的低风险项目,比如酸奶厂等,袁家村能人号召村民集资入股,让这种优质项目变成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排头兵。据说,有人在酸奶厂投入了10万,当年分红就可以达到9.6万。

《袁家村的乡村振兴方法论》
连载相关链接
图书顾问
孙君
中国乡村建设领军人物
北京绿十字发起人、总顾问
图书顾问团队
孙君、魏小安、吴必虎、郭万超、孙敬媛

《袁家村的乡村振兴方法论》
主编:张栋平
图片拍摄:张栋平
封面设计:冉冉
正版图书即将发行

主编简介
张栋平
【微信号13466335844】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播学会会员
河南旅游局特聘作家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绿十字):袁家村的文旅产业运营| 袁家村系列独家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