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以千计的世界遗产和文化基础设施相继关闭,重要节事取消或延期,文化生产和市场活动中断,对本已脆弱的行业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2020年4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集了130多名文化部长参加在线会议,以探讨此次危机对各国文化部门的影响以及在各自政策框架内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本报告源自线上发言以及部长们向教科文组织提交的发言稿。
0 背景
1 对文化领域的全球性和系统性冲击
2 制定应对措施:成员国面临的挑战和当务之急
3 预测行业未来:机遇与风险
4 再投入和恢复国际合作
5 设想未来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
各国已经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来应对文化领域的危机。鉴于经济和社会影响的严重程度,各国重申了迅速、积极支持文化部门的重要性。这场危机使国家的力量重新凸显出来,人们呼吁国家支持文化部门,并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保障社会福祉。各国还强调,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办法,让公共政策的各相关方都参与进来,作为国家应对危机的一分子。
文化政策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符合全球范围的公共政策。各国还回顾了针对需求和应对措施的参与办法。比如,冰岛与网络机构展开了广泛协商,制定应对措施。又如,芬兰强调需要采取重点突出、灵活多样的办法,适应文化的多元需求,适应国家和地方生态系统的特殊性,优化其创造、生产和分配能力。
政府直接提供了资助,缓解危机影响,帮助文化创意产业。这是国家复苏计划的首要领域之一。
大多数国家都相继关闭文化场所,取消文化活动。世界遗产和博物馆如同晴雨表:截至2020年5月18日,86%的国家已关闭或部分关闭了其世界遗产,90%的博物馆已关闭。在一些地区,特别是非洲和拉丁美洲,在危机不明显的初期,就开始实施关闭政策了。
大多数文化部和文化机构不得不要求工作人员远程办公,导致一些国家暂时中断了文化管理和与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为了恢复或延续远程业务,一些文化部如埃及文化部为其工作人员组织了数字培训。
2020年对文化遗产和遗址进行改造的投资计划推迟到2021年,并重新分配相应的资金。
——塞尔维亚文化和媒体部副部长
阿斯加·德拉卡·蒙泰安(Asja Draca Muntean)
为促进文化创意,我们在各个领域发起了若干数字倡议……并为各个领域的艺术家提供平台。
——沙特阿拉伯文化部部长
贝德尔·本·法尔汉王子(Prince Badr Bin Farhan Al-Saud)
各国均致力于发展在线文化。包括沙特阿拉伯在内的许多国家支持建立网络文化接入平台,通常由文化部管理,可以整合现有的数字资源(虚拟博物馆、数字图书馆等)。印度则重在加强文化和艺术教育的数字工具。数字化快速增长,推动技术进步,不断出现创新的移动应用程序,扩大并促进着文化的发展。
为了减轻危机影响……我们与文化工作者直接合作,尽早制作音像教材,从而保证在这场危机中人们仍能体验文化遗产。
——伯利兹教育、青年、运动和文化部部长
帕特里克·杰森·费伯(Patrick Jason Faber)
数字化的转变也鼓励创造新的文化内容。在波兰,数字领域的公共秩序和创作援助计划正在增加,以满足更广泛的平台。
各国强调了为文化部门提供财政支持的重要性。尽管紧急财政援助涉及整个经济领域,但几位部长特别谈到了在国家层面为确保文化部门充分受益于这些综合措施而开展的宣传工作。许多国家已宣布要基于全球文化基金建立对文化部门的大规模紧急援助系统,例如突尼斯。韩国等国家则倾向于采用部门补贴机制,专门针对音乐、书籍或视觉艺术等特定部门进行补贴。马耳他代表提到,对组织或个人而言,这种援助有时会导致赠款、贷款、免税甚至减免的临时情况。
哈萨克斯坦政府保证现有工作人员的预算,以及先前批准的所有公共资助的文化和体育活动。
——哈萨克斯坦文化和体育部
阿克托蒂·雷姆库洛瓦(Aktoty Raimkulova)
其他国家基于现有的金融机制,通过放宽或扩大标准支持经济活力和就业。这些机制在国家一级(文化部或专门文化机构)、区域(省、区等)或地方(市、文化网络或协会等)实施,有时采用融资机制。北马其顿、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吉布提等国家和地区临时给艺术家支付最低工资,而其他国家则依赖现有机制。总的来说,这些机制有利于文化生态系统保持灵活性。
各国保持甚至增加了对创造、生产和分配的援助,以期支持文化部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民众对健康风险的认识。他们特别提到为文化部门提供材料和设备,增加艺术家的公共秩序,基于社交网络举办竞赛等。委内瑞拉还鼓励艺术家继续在家里开展活动,邀请他们从公众无法接触到的博物馆藏品中汲取灵感,从而建立一种新的文化媒介形式。
必须支持文化部门的正规化,外延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引导数字转型,让人们获取数字技术。
——哥伦比亚文化部长
卡门·伊内斯·巴斯克斯·卡马乔(Carmen Inés Vásquez Camacho)
为加快文化部门的复苏,政府正向文化企业家和中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在文化机构关闭后,重新规划预算并分配到保护和维修中。
——肯尼亚体育、文化和遗产部部长
阿米纳·穆罕默德(Amina Mohamed)
在公共部门的支持下,葡萄牙与私营部门合作,开放了文化产品分销的在线平台。一些国家强调必须优先支持难以在线转化的文化领域。总的来说,各国应该维持甚至增加文化预算。
文化部门直接动员起来应对卫生危机。南非和海地的艺术家们参与提高民众意识,从而加强了他们作为参与方的作用。巴勒斯坦要求文化企业生产辅助医疗设备。古巴开放文化场所或手工作坊来协助医疗救治。
我们已经展开了一项特定文化领域的经济影响的量化研究……以便适应补偿措施。
——捷克文化部部长
卢博米尔·扎奥拉莱克(Lubomír Zaoralek)
多哥等国开展了影响研究,衡量和界定这次健康危机对文化部门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在巴拉圭等国,这些研究是基于在线调查或电话调查开展的。在现有统计制度的基础上,这些影响评估工作得到了区域或次区域组织更广泛的支持。
如何适应社会文化背景是一个核心问题。面对数字鸿沟,许多国家如不丹、吉尔吉斯斯坦和黑山,赞成通过国家广播和电视传播文化内容,塞舌尔则使用当地语言。
所有剧院、博物馆、音像机构和图书馆都通过文化部的门户网站开放了虚拟访问。
——俄罗斯文化部部长
谢尔盖·奥布雷瓦林(Sergei Obryvalin)
秘鲁、澳大利亚等国已采取具体政策,提高土著人民的认知,并针对他们采取了具体措施,努力减轻危机的影响,特别是在澳大利亚。
各国正在制定长期措施,期待危机尽快结束。针对博物馆和文化场所等机构,拟定重新开放、风险评估和卫生政策的草案。马来西亚等国希望危机后重新制定文化预算。在库克群岛,应急计划已经到位,包括建立代金券制度和鼓励文化消费。各国深入讨论了如何加强文化部门的复苏:匈牙利和巴巴多斯重点改进其收集和分析文化数据的系统;伯利兹和莫桑比克力图提升文化部门的能力和专业化;科特迪瓦加强版权制度;牙买加支持非正规经济向正规经济的过渡。
政府设立社会基金来支持文化部门,保证国家文化预算。
——津巴布韦青年、体育艺术和旅游部部长
柯丝蒂·考文垂(Kirsty Coventry)
危机促使大多数国家文化部门加速数字化转型。为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网络文化大行其道,必将深刻改变文化生产和消费。孟加拉国认为,数字化转型给经济和社会提供了相当大的潜力,但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中国指出,文化正在推动技术进步和新经济模式的发展。
数字转型拓宽文化领域,增加文化体验,开辟教育前景。爱沙尼亚、希腊和阿尔巴尼亚为物质和非物质遗产数字化拟定了文件和措施。智利等国尝试通过数字平台扩大分销渠道。然而,文化数字化的加速加深了社会不平等的风险。
虚拟空间下的社区文化交流增加了5倍。
——伊朗文化和网络空间事务部副部长
穆罕默德·礼萨·巴曼尼(Mohammad Reza Bahmani)
我们要建立数字文化经济的整体策略。
——阿联酋文化和知识发展部长
诺拉·阿尔卡比(Noura Al Kaabi)
数字经济要求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适应受众,更好地反映文化多样性,同时也要加强能力建设和基础设施,使最脆弱的国家获得更多的机会。肯尼亚、墨西哥和立陶宛等国已将数字转型作为文化政策的基石之一,利于与教育和卫生部门等部门密切协同合作。阿联酋呼吁在全球反思的同时建立一种全球视野,既支持数字化转型,又兼顾不同文化领域的特殊性。
危机暴露了艺术群体的脆弱性,数字转型要反思艺术家的地位,特别是艺术家和文化人士的版权保护和社会权利。塞尔维亚、博茨瓦纳、塞浦路斯和安道尔认同这一重要性,号召艺术家们的积极响应,以提升文化热度,重视创造性工作的公平报酬。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的代表认为,要管理好主要文化平台,平台因危机和限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在平台上共享作品的创作者却深受冲击。
总体而言,这场危机将重塑经济结构,使其更加多样化,从而影响文化部门。由于国际旅游业受挫,菲律宾等国正在鼓励本地、国内旅游业,帕劳则鼓励经济多样化,支持绿色经济,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探索扎根于当地社区的经济新模式。
危机还可能潜移默化地导致文化资助方式的大变革,重新配置公共资源。经费筹资方法必须适应个体工匠或小企业的分散部门,以增强文化部门应对未来危机的能力。为此,应优先考虑灵活的筹资机制,尝试与私营部门和民间社团开展合作。这样,国家可以在私营部门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文化平台的监管方面。虽然旅游业等部门在公共资金方面相对独立,但现在也需要国家支持才能全面应对危机。
危机前,斯里兰卡的文化旅游业是自给自足的,但未来需要国家预算的政府支持。
——斯里兰卡宗教和文化事务部部长
马欣达·拉贾帕克萨(Mahinda Rajapaksa)
我们努力成为制定横向公共政策的积极行动者,优先保障文化人权。
——巴拿马文化部部长
卡洛斯·阿吉拉尔·纳瓦罗(Carlos Aguilar Navarro)
巴拿马认为,本次危机应对加强了全球和跨领域的交流,为文化部门与社会、环境、经济、创新和城市发展等公共政策领域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机会,将文化紧密纳入可持续发展。同样,将文化与公共政策的其他领域联系起来,可以实现一种广泛整合的文化筹资办法,提高公共筹资效率,更加积极主动地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
除了旅游业,我们还研究其他行业以协助本地经济,如植树造林、清理岩岛。
巴克莱·特门吉尔(Baklai Temengil)
译者:胡文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城市规划师。hwn1212@sina.com
延伸阅读
疫情下的联合国专家声音:从危机响应到城市韧性
全球疫情下:社交距离与未来城市空间
要改变自己,就要改变你的城市——心理健康与大数据管控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际城市规划):全球汇 | 2020全球文化部长在线会议——新冠肺炎对文化部门的影响与公共政策应对(二)【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