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球文化部长在线会议——新冠肺炎对文化部门的影响与公共政策应对(一)
2020全球文化部长在线会议——新冠肺炎对文化部门的影响与公共政策应对(二)
0 背景
1 对文化领域的全球性和系统性冲击
2 制定应对措施:成员国面临的挑战和当务之急
3 预测行业未来:机遇与风险
4 再投入和恢复国际合作
5 设想未来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

4.1 加强多边行动
超越国界,团结、互助!
——意大利文化遗产和活动及旅游部长
达里奥·弗兰切斯基尼(Dario Franceschini)
德国等国家不仅启动了国家措施,也重申了对国际文化合作的承诺。
区域和次区域政府间组织和开发银行在扩大各国努力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2020年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了“动员合作伙伴应对新冠肺炎对文化的影响”区域政府间组织会议。会议强调,区域组织可以获取和发布关于危机影响及其应对措施的数据,研究趋势并指导各国的政策。这些组织可以加强各国投资的杠杆作用,调动财政和运营工具,支持文化部门的优先领域,助力在整个经济结构中产生溢出效应。他们还可以参与全球宣传活动,促进文化在危机应对中的作用。
为了支持这一动态,各国倡议大规模的国际合作,鼓励跨文化交流,比如俄罗斯提议的文化领袖参与国际文化马拉松,印度尼西亚提议记录当前社会文化变革的全人类文化档案。2022年墨西哥将主办世界文化政策会议,其代表重申了开展全球对话,认可文化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2 突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作用
斯洛伐克和黎巴嫩等国强调了教科文组织的重要作用,包括提供交流平台,收集和传播关于危机的经济和社会影响,整合应对措施的信息等。克罗地亚和科摩罗以“韧性艺术”(ResiliArt)运动为例,力证教科文组织有能力动员各国和民间组织。针对日本提出的隔离状态下保护和调解遗产,阿根廷提出的数字环境调整文化政策,尼日尔提出的将文化纳入国家发展政策框架,各国希望教科文组织在专长领域继续提供指导,协助成员国应对危机。
比利时提到的关于艺术家地位的建议,法国提到《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al Expressions),都说明在本次危机下教科文组织应加强或恢复规范性工具。教科文组织还应该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开展版权合作,与国际刑警组织合作打击非法贩运。
教科文组织应呼吁发展中国家的艺术家和文化组织获得紧急资金。
——越南文化、体育与旅游部副部长
Ta Quang Dong
5 设想未来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
新冠肺炎危机代表着一个系统的瓦解,迫使各国重新研究公共政策。由于危机揭示了社会和经济之间前所未有的脆弱性和相互依赖性,需要全面深入地转变模式,解决当前冲突频发、气候危机和不平等加剧的深层根源。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正告:“我们要么回到过去,要么直面威胁果断出击。”因此,应对危机的公共政策不仅要在中短期缓解疫情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还必须重新考虑公共行动,建立更公正的社会、更包容的经济。我们必须努力建设一个新世界,加大应对危机的公共投资。
必须共同设想未来世界,而这个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文化。
——法国文化部部长
弗兰克·里斯特(Franck Riester)
重建公共政策首先涉及文化政策。文化必须激励和支持这种模式的转变。当今国际社会支离破碎,教科文组织的成员国们重申文化在公共政策中的推动和转变作用。危机下人的基本权利受到威胁,经济和社会不平等现象加深,因此文化多样性不仅是一项基本人权,更是一个公正、可持续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场危机有力凸显了文化在社会中的中心作用。土耳其认为,居家隔离揭示了文化在和平共处和社会福利中的重要性。文莱认为,居家隔离体现了相互支持和团结的价值观,阿尔及利亚也提到了居家隔离中跨文化对话的重要性。在隔离期间,文化的教育作用尤为重要,比如亚美尼亚动员文化传承人开展艺术教育形式,泰国认为文化是社会变革动力的重要一环。
面对现实,促进跨文化对话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挑战。
——阿塞拜疆文化部部长
阿布法斯·加拉耶夫(Abulfas Garayev)
文化能使我们团结,激发国际参与,恢复希望和信心,使我们足以面对危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
张旭
多米尼加和加纳等国认为这场危机也揭示了文化的经济意义。但矛盾的是,文化产业貌似一触即溃时,又因为文化在经济结构中的多重作用如文化产业的服务性,被视为创造就业机会的中流砥柱。应重视文化经济的杠杆效应,吸引金融伙伴,吸引融资机构参与在中期对策中至关重要。创意经济也是创新、弹性和包容性俱佳的一种经济模式,既要促进地方发展,也要开放国际交流,这是全球经济预期发展的基本资产。
汉语中“危机”*一词也预示了机会。
——马里文化部部长
拉玛图拉耶·迪亚洛(Ramatoulaye Diallo)
* 在汉语中,“危机”是“危险”和“机遇”的组合。
这场危机也许是探索国际层面交流途径的机会。
——英属维尔京群岛教育、文化、青年事务、渔业和农业部长
纳塔略·惠特利(Natalio D. Wheatley)
设想文化的未来也意味着重新思考增加文化的韧性。文化部门的脆弱性已经暴露出来,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适应未来危机。鉴于博物馆和文化机构长期关闭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我们必须制定相关指南,指导各国采取预防性的适应措施,减轻危机的影响。重新考量对艺术家和文化人士的经济和社会保障制度,保证文化继续发挥作用。文化部门需要改革,公共政策的其他领域也需要改革,特别是提高对妇女、青年和弱势群体的包容性。已经开始的过程必须继续深化。反思文化旅游和创意经济等文化政策,同时也要深度引入可持续的世界观。
我们试图把危机转化为机遇和挑战,加强机构能力,提供公共文化政策,向公民和文化部门提供文化服务……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巴拉圭文化部部长
鲁文·达里奥·卡德维拉(Rubén Darío Capdevila)
基于教科文组织的专业知识和任务,必须发挥它的核心领导作用,恢复演员活动,开放文化场所。
——尼日尔文艺复兴、艺术和社会部部长
阿索玛纳·马兰·伊萨(Assoumana Malam Issa)
数字转型必须成为全球反思和国际规章的主题。为文化部门提供基本机会的同时,这一转变也加剧了社会内部和社会之间的不平等,排斥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的标准化,丧失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必须在大型数字平台的框架内深入分析所有领域的版权和文化数据保护制度。因此,文化政策一定是重建公共政策的核心,其目标是创建一个更可持续的世界。这与所有会员国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所作的承诺相呼应。
本次会议代表所有国家文化部长发出全球宣言,呼吁在危机期间保护文化和艺术,加强人类团结,创建新的文化体系,重申人类基本价值观。
——约旦文化部部长
巴西姆·特瓦西(Bassim Twaissi)
6 结论
文化部长在线会议传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即文化部门已经受到了新冠病毒的严重打击,各国应支持文化部门的复苏。部长们重申了在中短期内大力支持文化部门和减轻卫生危机影响的重要性文化必须成为全球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
各国支持文化部门的行动呼吁,重申了文化作为社会适应和转型力量的重要性。面对世界各地日益增长的分裂风险,文化部门必须齐心协力。为了抵制内向的风险,文化必须促进对话、团结和交流,为应对未来危机奠定基础。文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要在公共政策领域找到其归属,它既是一个重要部门,也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从已实施的支持措施来看,各国都把文化投资作为经济发展和就业来源的源泉,国家应保证文化部门的发展条件。通过大力投资于文化部门并使其复苏,文化就能发挥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关键作用,促进国际交流并落实在地方发展中。
部长们悉数出席代表了对教科文组织内部国际合作的重视和承诺。面对危机的严重性和多重后果,建立可持续的应对措施重在多边合作和国际团结。部长们鼓励合作伙伴和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部门的投资来扩大各国的努力。由于危机揭示了社会和经济的脆弱性和相互依存性,因此需要全球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确保文化部门的复苏。
各国积极分享观点,阐述未来文化部门的优先领域。文化产业必须进行根本变革,才能增强韧性,适应危机,积极保护艺术家和文化人士。深入思考文化旅游领域现状,纳入更可持续的发展途径。广泛反思和监管数字转型,让文化便于交流,保护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教科文组织与成员国竭诚合作,支持上述努力。教科文组织开展监测活动,记录危机对文化部门的影响和采取的应对措施,每周发布公报。同期已开展工作来动员文化部门。从中长期来看,教科文组织将继续在反思、方法和公共政策方面提供支持,指导文化部门的结构调整和适应,并酌情促进监管,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下有条不紊地落实文化政策。
译者:胡文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城市规划师。hwn1212@sina.com
延伸阅读
校译、排版:张祎娴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际城市规划):全球汇 | 2020全球文化部长在线会议——新冠肺炎对文化部门的影响与公共政策应对(三)【连载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