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导 读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重大部署,加快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检评估制度,2019年7月18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和现状评估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操作导向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体检评估工作。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从各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中选出一批工作扎实、创新突出、特色明显的报告予以刊载,供各地交流参考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咸阳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因此而得名。


咸阳是中国首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秦”的都城,有着2350多年的建城史,身处华夏历史文化长河的发端,诞生了历史上重要的“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象天法地都城营建思想。


咸阳全市国土总面积10196平方公里,占陕西全省的4.96%。下辖2区、2市、9县,共13个县级行政区。2019年,全市户籍人口457.88万人,城镇化率51.27%,生产总值完成2195.33亿元。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图 “渭水贯都·横桥南渡”的今日咸阳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图 秦咸阳“象天法地”都城营建模式示意


一、承接使命,创新“定位-战略-指标”技术框架


“长安,故咸阳也——《史记》”,两千多年来咸阳与长安互为一体,共同构筑了“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


在新时期,随着城市发展进入都市圈时代,如何找准咸阳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大西安都市圈中的发展定位,如何衔接区域保护发展格局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发展,是本次城市体检评估的重要出发点。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图 咸阳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区位示意图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图 西安-咸阳-西咸新区行政更新示意图


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操作导向相结合,落实“1+2”国家使命和区域责任,本次评估搭建“空间要素-底线要素-实施要素”的全要素评估指标体系。


“1”即西咸“一体化”发展战略。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战略,西安-咸阳协同是咸阳发展的历史阶段和使命,对于“培育大西安都市圈,发展壮大关中平原城市群,提升对陕西、对西北地区发展的带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评估重点补充城市区域联系度、双城生活比例等指标。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图 西安-咸阳日通勤人数分布

(西安为流入,咸阳为流出)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图 西安-咸阳跨城跨区县通勤总量


“2”即生态文化“双保护”要求。“陕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且关系全国生态环境大局”,“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是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咸阳以泾渭流域和汉唐帝陵为代表的生态文化资源是关中区域生态文化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从国家和区域层面具有生态与文化“双保护”的严格底线要求。本次评估重点强调水土流失治理、大遗址保护面积等指标。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图 咸阳自然生态保护和文化遗址保护格局


按照“定位-战略-指标”的技术框架,结合咸阳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确定“国际知名丝路文化名城、西部绿色转型示范城市、大西安开放交往新门户、宜居宜业宜游幸福城市”四大战略定位,从“文化彰显、绿色转型、开放协同、品质生活、强心增项”五个维度构建与规划体系相衔接的评估体系,并通过文化彰显和创新转型等相关指标进一步突出“一体化+双保护”的体检评估重点。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图 全要素评估指标体系


本次评估充分运用“三调”成果、大数据抓取、专业部门调查等口径数据,识别筛选,层层“清洗”数据,建立数据连贯,逻辑清晰的整合后评估数据库,多维数据交互分析,夯实底数,使评估分析更客观的展现实际情况,为国土空间规划成果建立数据基础。


二、实事求是,剖析资源保护利用和城市建设实效


通过评估,咸阳市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成效明显,城市定位逐渐加强,较好地促进了当地城市和社会健康发展,科学引导了城市有序建设。



(一)现行规划执行到位,服务保障发展作用明显。咸阳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以来,对咸阳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两规”在空间格局方面基本保持一致,空间管控实施较好,保障了咸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目标实现对土地、空间的需求,城镇空间整合优化得到明显的推进,土地供需矛盾也有缓解,规划实施与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图 规划建设实施情况分析


(二)坚守住了基本底线,生态保护格局整体形成。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的底线要求,市域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河湖湿地等需要进行重点控制的区域均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管控,永久基本农田指标没有突破规划控制。咸阳紧抓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作,深入实施“北部森林化、中部果林化、南部园林化”生态工程,目前全市林地面积稳定在3968.67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9%,森林蓄积量不低于1340万立方米。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国排名第3,水环境质量位居关中第2,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91.67%,对比2017年58.33%提升较多,渭河南槽治理工程推进顺利,水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明显。北部“旱腰带”采石矿山治理修复14.26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保护格局整体形成。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图 咸阳市市域林地斑块分布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图 咸阳市重要生态空间识别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图 咸阳市域生态分析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图 咸阳市泾阳县矿山修复治理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图 咸阳市渭河生态廊道治理


(三)结构调整力度较大,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咸阳按照“关停淘汰一批、改造升级一批、搬迁入园一批”原则,多措并举治理“散乱污”企业,随着工业生产技术方案调整,生产流程优化,每万元GDP水耗37.77立方米,同比上年降低17.39%,每万元GDP的耗能均有所下降,节能工作推进效果明显,土地等资源集约利用能力有所提升。



(四)城市空间格局稳定,跨河拥塬框架形成。咸阳城市按照“三城两带”的城市空间格局进行科学布局,已形成稳定的发展局面。渭河生态景观带和城市干道通廊建设基本完成,五陵塬历史文化景观带已完成规划,“两带、多廊道”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北部城区基本形成发展框架,建成的奥体中心、双照湖等市民文体休闲场所,拓展城市文体格局。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图 咸阳市中心城区城市空间形态分析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图 文体功能区双照湖 文体功能区奥体中心


三、精准施策,构建“现状-评估-规划”传导体制


针对评估所探寻到的“城市病”对症下药,将体检评估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相结合,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深化城乡建设用地整理,加强文化传承发展,优化创新环境及条件,提高宜居宜养水平。


(一)泾渭分明·生态咸阳



守底线,观全局,生态基底,全面支撑。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贯彻“四个平衡”策略。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结合,从资源盘整和优化全域结构的角度统筹考虑,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态、功能、空间、基础设施、体制机制一体化的区域统筹,在市域层面构建集生态、生活、生产为一体 “功能导向—结构布局—管制分区”的统筹格局,并进行差异化的功能引导,加强结构布局和分区管制,形成廊道、基底为支撑的生态安全网络。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图 咸阳市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四个平衡”策略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图 咸阳市“一脉两带三区多点多廊网络化”开发保护格局


(二)古今辉映·历史咸阳



保文脉,立品牌,历史空间,全域保护。咸阳是丝路长安西行第一驿,见证了丝路开创、发展,同时咸阳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方面,进一步加强文化资源的品牌建设,并转化为文化竞争力,努力构建市域文化保护利用格局,厚植地域文化魅力。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图 咸阳市全域历史文化保护空间管制体系图


(三)千里金城·产业咸阳



促创能,重研发,绿色发展,全力护航。目前,咸阳科研投入有一定的提高,但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历年来累积拥有经国内外知识产权主管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资料缺乏,与周边城市相比有一定距离。基于此,应加大创新投入,建设开放、协同、绿色、创新的产业体系,驱动市场绿色化充分转型。



(四)丝路首驿·门户咸阳



拓门户,注开放,西咸协同,全局建设。咸阳应加强对外贸易,网络联通等方面投入,争取融入自贸区建设,维持对外贸易平稳增长的态势的基础上,提升开放力度,吸引国际性会展、赛事,提高咸阳国际影响力。在区域协同上,保持西安咸阳同城发展趋势,突破行政辖区边界,加大产业联系,各项设施连接共享,与西安合力共建大西安区域副中心。



(五)渭城朝雨·宜居咸阳



补设施,提品质,精细配置,全城更新。目前咸阳在公服配套,休闲宜居设施建设,养老教育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应延续原有公共服务及宜居生活设施配建框架,引导公共服务设施精细化配置,逐步补齐城市和社区等各级设施短板,完善生活圈配套。优化调整主城区空间结构,加快老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打造高品质的开敞空间和都市游憩体系,建设宜居宜养的幸福城市。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图 咸阳市生活圈构建理念


四、工作展望


城市体检评估是精准把控城市脉络,切入城市治理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前提。通过长期持续的城市体检评估工作,可以实时发现城市发展中的不足与短板,及时与目标进行校核。咸阳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完善“一体化+双保护”评估要素监测体系,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学评价基础,促进西咸协同发展,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宜居宜业水平。


(本文由咸阳市自然资源局供稿,特此感谢!)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江南福地,美丽常熟”空间开发保护评估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篇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湖州“两山”理念落实评估专篇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青岛市宜居单元评价专篇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在看点这里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