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搞村镇的都关注了我们——
(⊙v⊙)
“2015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村镇规划类)”获奖项目共计80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48项。经官方及获奖单位授权,我平台将陆续发布获奖项目成果,供大家学习交流,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我方联系。
项目名称:香河县店子务、康庄、邵庄面貌改造提升规划
编制单位: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河北和腾城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1.编制理念创新——提出了一个先区域后个体、先梳理后规划的新理念!
➤ 2.规划思路创新——搭建了一条从“整合”到“梳理”再到“改造提升”的新路子!
➤ 3.编制方法创新——探索了一种“区域统筹、三村协调、分村指导”分层次改造提升的新方法!
➤ 4.实施策略创新——制定了一则“分解规划目标、转化建设项目、定制实施途径、明确实施主体”的新策略!
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2013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饮水安全、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厕所改建、厨房改造等现实问题。
本次规划是以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为依托,探索连片村庄如何统筹与协调发展的实施路径,为村庄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片区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店子务、康庄、邵庄位于香河县中东部省道通唐线上,隶属渠口镇,三村相邻,同在潮白河左岸。产业结构相似、发展环境相同,共性大于个性、莲西大宇区别。
三村依水而耕,母亲般的潮白河养育着这片土地。位于店子务村的“两棵大槐树”枝繁叶茂,历经风雨沧桑,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见证了侵华日军在崔家大院制造的“店子务惨案”。
“店子务”是由北宋时期负责管理和维修国有房产的行政机关“店宅务”演变而来,店宅务官员在此地经营房地基,逐渐形成村落,是中国“公租房、廉租房”的发源地。
本次规划是以统筹协调发展研究为引领,以整合为出发点,梳理为切入点,改造提升为目标点展开规划,着力增强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可实施性。
看点
01
编制理念创新——提出了一个先区域后个体、先梳理后规划的新理念!
本次规划根据三个村庄的地缘特点,在不打破行政界线的基础上,充分尊重自然界限,以村庄集中建设板块为研究对象,根据现状条件提取需要统筹与协调的部分先行规划,在此基础上再分村落时;在规划过程中主动与各级政府对接,建立多方利益主体衔接的平台与机制,从区域统筹与协调的角度提出规划实施策略,将建设管理从规划一张图开始,保障三村的统一联动建设发展。
看点
02
规划思路创新——搭建了一条从“整合”到“梳理”再到“改造提升”的新路子!
整合:从用地现状、产业现状、交通现状、公共设施现状、市政设施现状等方面进行整合。
梳理:针对现状存在问题,将《导则》的各项规划要求划分为区域统筹、三村协调、分村指导三个层次。
改造提升:根据问题导向结合上位规划和面貌改造提升的目标,以基础设施区域化、公共服务均衡化、城乡生活同质化为原则,明确改造提升内容和要求,并提出改造提升的具体措施。
看点
03
编制方法创新——探索了一种“区域统筹、三村协调、分村指导”分层次改造提升的新方法!
规划以资源利用整合、设施统筹安排为导向,协调三村关系,调整村庄用地布局结构,针对每个村庄实施不同的发展策略。在《导则》、《工作手册》和《技术图册》的指导下,系统性的提出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实施路径。
(1)优化村庄空间布局
按照统筹发展的原则,根据现状条件,对各项用地进行整合并统一布局。规划形成生态居住区、传统产业区、新型产业区、高效农业区、生态保育区共6个功能片区。
(2)培育多元化的农村产业形态
通过传统产业提升、新型产业带动、高效农业示范、自然资源利用的手段,规划以产带村、以农促游、以游兴村的产业发展战略,构建“三村联动、轴带展开、多产融合”的产业发展结构,“深入乡民,促进乡荣”,力争在产业带动与面貌改造提升相结合的同时,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目标。
(3)全面推进交通衔接和现有道路整治工作
加快通唐线交通环境整治和联通村庄的道路建设,规划形成“四横三纵”的道路网络结构,为三村内部道路联系预留线路走廊,建立村内道路与对外交通通道的便捷联系。
(4)促进设施共建共享,有效配置各项资源
村民中心、村民活动场所配备齐全,医疗、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设施得到进一步保障,提高建设标准,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农村向社区化转变打基础。并率先实现了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集中转运”的处理模式。
(5)加强区域绿廊水网建设
尊重生态本底条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通过疏浚河渠,开展沿渠沿道路的环境整治,注重潮白河的利用与生态保育,构建“绿线成网、水系成环、池塘点缀”的水绿网络格局。营造生态优美、和谐整洁的美丽乡村大环境。
(1)“记住乡愁、普及乡貌”,深入挖掘历史要素,分析当地建筑特色,提炼文化符号,并与现代新农村风貌有机结合,开展具有地域适宜性的面貌改造提升工作。为整体风貌因子和建筑符号因子统一建设标准,着力打造村庄的整体风貌特色。加强古槐保护、推进“村史馆”建设,传承历史文脉。同时抓好村庄重要节点的环境整治,并对通唐线沿街建筑立面提出政治措施。
(2)协调道路、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等市政线网,使之相互衔接并等级对位,为远期一体化发展打基础。
(3)以切合乡情、实用乡材为原则,选择设施类型,并统一改造提升标准和投资估算单价。
整理村庄土地、延续村庄机理、优化村庄布局结构、指导民居改造、落实各项设施的数量和位置、聆听乡音、完善乡规,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看点
04
实施策略创新——制定了一则“分解规划目标、转化建设项目、定制实施途径、明确实施主体”的新策略!
根据部分项目的自身特点,通过“近期以分村为主远期三村协调”、“近期以分村为主远期区域统筹”、“近期以协调为主远期区域统筹”三种途径制定不同的实施策略。
协调项目之间的关系,使之与建设时序相对应,降低实施难度。形成规划建设一盘棋!明确实施主体,因地制宜,远近结合,合理引导村庄渐进发展。
在规划指导下,“统筹、协调”的思想已获得当地领导的认同,并在全镇推行。修建连接不同村街的水泥路,让一条线路贯穿多个村、联系多个点。钣金产业已开始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规划批复实施以来,面貌改造提升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公共设施方面:已建成候车亭、文化活动广场、公厕等设施,改造村民中心及标准化卫生室。
基础设施方面:已完成户厕改造,主要街道硬化、量化、排水等项目,并成立了专职保洁队。
村庄绿化方面:已完成游园的建设以及主要街道、房边及庭院的绿化。
村庄标识方面:完成村庄入口标志的建设改造,村内设置路名牌、公共设施标牌,村庄标识系统已初步形成。
规划编制人员:
李兰芳、叶兆丽、牛琦、史凤香、唐渭荣、郭波、张健、辛贵哲、要广烁、张萌、赵超、李文娟、丁庆玉、时麟、张入元
评审意见:
项目调研工作扎实全面、成果内容齐全、表述规范,有创新性的将三个村庄整合规划,其中连片村庄统筹与协调发展的实施路径是本次规划的一个亮点。规划编制方面探索了一种“区域统筹、三村协调、分村指导”分层次改造提升的新方法;实施方面制定了一则“分解规划目标、转化建设项目、定制实施途径、明确实施主体”的策略,完成了细致的村庄统筹工作,涵盖生活、生产等方面,产业发展需求同存异,有差别有协调。但空间形态设计方面缺乏亮点,村庄空间布局对自然肌理影响较大,整体死板,缺乏活力。
如需转载请联系管理员:18810502639(微信)
我们长期对村镇领域的有识之士进行有奖征稿,并真诚期待与业内各方更紧密地合作宣传,更多信息可在关注公众号后点击下方底菜单“独家栏目”选择“线上平台”,真诚期待与您的合作!
邮箱:xcyczjs@163.com 微博:@乡村与城镇建设
王帅:18810502639(微信) 微博:村镇一哥
Q 群:256034089(村镇建设)

村镇第一科普平台
《小城镇建设》杂志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会刊
扫描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