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又一个“国际妇女节”如期而至。
过去的一年,是不普通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打乱了社会运行节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社交距离、核酸检测……一些新名词成为日常使用的语汇。各行各业的人们,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迎接疫情给工作和生活带来的改变。
但不变的,是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人们对待工作和生活一如既往的投入和热情。
有这么一群女规划师,她们因为自己对待工作的努力,对待生活的付出,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委员会的推荐下,获得全国妇联的表彰。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委员会是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的二级机构,同时也是全国妇联的团体会员。
过去的一年里,在全国妇联和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的指导和关心下,女规划师委员会开展大量适合女规划师特点的活动,并取得良好成绩: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抗击疫情工作;深入思考疫情对未来城市规划工作的影响;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继续推动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实践;推动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设……
在各项活动中,有很多优秀的女规划师涌现出来。武洁、郝天、华芳、杜雁、北规院责任规划师团体……在过去一年里,作为女规划师全体的代表人物,在女规划师委员会的推荐下,她们分别获得全国妇联的“全国抗疫最美家庭”、“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好家庭”、“全国最美家庭”、“巾帼建功标兵”、“巾帼文明岗”等称号。
武洁

荣获全国妇联“全国抗疫最美家庭”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武洁,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正高职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二级注册建筑师。先后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武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武汉市重大项目前期推进(策划)工作先进个人”、“武汉抗疫巾帼英雄”和“全国抗疫最美家庭”等称号,并担任了湖北省勘察设计协会理事、省城乡规划专家库专家、市知联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华中科技大学专业学位兼职导师。武洁同志一直在城乡规划设计一线工作, 她讲责任敢担当,面对困难砥砺前行,主持完成了100余项关系到城市发展重大问题的规划和研究课题;她注重理论学习,不断拓展专业知识领域,始终站在规划理念前沿;她工作兢兢业业,挑战不同领域规划工作,用精致的质量打造项目成果,创造了一批优秀的城市规划作品。
参加工作30年来,她获得各种科技成果和优秀规划设计奖励60余项,其中部省以上奖励20余项,公开编著和发表著作、论文10余篇(部)。其中,近五年来获各种科技成果、专利和优秀规划设计奖励40余项。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她牵头快速完成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和32处方舱医院规划选址论证和协调建设工作,主持编制《疫后重振规划》,为打赢新冠疫情阻击战、疫后重振攻坚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郝天

荣获全国妇联第12届“全国五好家庭”称号
郝天,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院水务院水质安全研究所副所长。
她和丈夫张治都积极投身西部地区建设,既建设和谐小家庭也建设和谐大家庭,并因此并评委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
投身西部建设,多措并举助力精准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郝天投身西部地区建设,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到甘肃省陇南市挂职,担任市规划局副总工程师,参与了陇南市总体规划、城市“双修”规划等重大规划的编制工作,在陇南市委党校的组织下,为当地干部进行了多次城乡规划工作培训,为陇南的城市乡村规划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郝天在挂职期间,深入开展村镇走访调研,了解当地实际困难需求,作为中规院和当地的联络人,协调水务院党总支对陇南市裕河镇开展定点帮扶。充分结合地方需求,制订扶贫方案,捐助党费60万元用于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学校图书馆升级改造以及扶持村集体产业发展。郝天多次赴裕河镇谋划乡村振兴方案,协助当地开展村容风貌设计和特产包装设计,并搭建消费扶贫平台,精准助力裕河镇脱贫攻坚。在中规院党委的支持帮助下,裕河镇所有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扶贫工作得到了裕河镇人民政府和老百姓的肯定认可。
奋战工作一线,践行女规划师使命担当。
灾情就是命令,抢险就是责任。在抗洪抢险任务中,郝天同志主动作为、敢于担当。2020年7月,湖北恩施清江上游屯堡乡马者村沙子坝发生滑坡,清江水源地受泥石流影响,城区供水中断,郝天同志在湖北恩施市全城断水的紧急关头,驻扎现场连续工作7天6夜,在疾风骤雨、高温炎热的艰苦条件下,调试应急供水设备,开展水质监测,提出工艺优化建议,组织现场技术培训,撰写情况报告,争分夺秒、昼夜无歇,很好完成了应急供水任务,保障了洪灾中恩施的饮水安全,郝天同志不忘初心,履职尽责,践行着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家庭和谐美满,树立文明家风。
张治2015年毕业后即去西部地区工作,郝天也于2017-2019年挂职两年。其余两人分居两地。但是一家人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家庭成员之间民主平等、感情深厚,家庭和谐美满。尊师重教、言传身教,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家庭成员注重传统美德、弘扬正气家规、树立文明家风。家庭环境干净整洁,全家人生态环保意识强,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积极践行绿色出行,节约粮食、文明餐饮,不铺张浪费。郝天一家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用自身行动积极践行和弘扬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华芳

华芳(右)与家人合影
荣获全国妇联“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华芳,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下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从业二十多年,她带领的“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研究所”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团结友爱,屡屡接受挑战,规划成果丰硕,在西湖申遗、良渚遗址、大运河遗产保护方面做出了规划人的贡献,陆续获得了西湖申遗、良渚遗址申遗两个市政府颁发的三等功;作为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保护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代表杭州深度参与了“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相关项目,将城乡规划的“杭州经验”输送到雄安。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举世关注,万众瞩目。2018年6月,紧随雄安新区先行区规划建设步伐持续加速,雄安新区五组团规划项目全面启动。爱人胡宁博士常鼓励华芳“努力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2018年,在胡宁的支持下,华芳负责了雄安新区安新县的规划,但恰逢儿子胡行健初三,面临人生第一次大考,虽然希望有妈妈的陪伴,但儿子还是选择了理解与支持,自己努力考取了理想的高中。
2019年8月,华芳领衔作为责任规划师单位,负责雄安新区安新县系列规划工作时,不慎摔伤,关节粉碎性骨折,一度生活无法自理。一家人经历了北京手术不成功,杭州需要重新做二次拼接手术的巨大心理压力。胡宁博士奔波两地医院请假做了一个月的贴身护工,双方的父母、哥姐、阿姨也千里迢迢赶来,竭尽所能,照顾起居并协助康复训练了8个月。所里在王沈玉、穆吟两位正副主任工程师的带领下,才子才女们勇担重任,创新突破顺利完成了各项省市重大规划项目的编制,华芳家的客厅成了大家常聚的会议室……终于,良渚遗址申遗成功一周年的时候,华芳基本恢复了行走功能,重新站在了专家讲坛上、重新奔波在西湖和大运河等各项规划的现场。
在家人的“全力护航”下,华芳团队结合安新史料为安新“创造”的规划思路,将原本在五个组团中并不起眼的安新,提升到了“雄安明珠”的地位,令听汇报的专家和领导“眼前一亮”。2020年8月,饱含团队心血、浓缩杭州规划智慧的雄安新区安新组团规划向社会公示,灵动且富有白洋淀水乡特色的规划,赢得众多专家盛赞,也将以华芳为代表的杭州规划资源人的精神风貌印在了雄安。
杜雁

荣获全国妇联“巾帼建功标兵”称号
杜雁,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城市规划总监,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乡村规划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韧性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专家人才联合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城市规划学协会副秘书长,长期致力于深圳城市国土空间、系统防灾,法定图则、城市设计、城市更新、产业园区,社区规划师等规划和专项研究,并在全国多地主持完成多个重大规划项目。
规划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其中占比已经近半数的女规划师又会有什么样的责任与担当?从业27年以来,杜雁和同事们一起历经了波澜壮阔的快速城镇化历程,抗震救灾和对口援建,脱贫攻坚……而今面临着城市发展的全面现代化,乡村振兴,继而实现新时代城乡文明的蓝图。回顾往昔,规划师的社会价值可以总结为:一是为地区长远发展提供咨询服务;二是为城市发展提供法治管理的专业技术依据;三是提供满足城乡发展的各类空间产品设计。女规划师们在上述工作中可能更关注公共利益的实现,法规标准的完善细化,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友好,扶贫的深度推进,社区建设的实现,她们会耐心地听取社会弱势群体的意见和建议,致力于儿童友好环境的营造,扎根农村改善乡村环境,与当地干部和志愿者一道搭建健康社区,通过街道公共环境的改善恢复历史街区的活力,她们很少春风得意,因为她们本身就是“温暖的春风”。
城乡规划已经在向更广更深的方向转型,大到区域的治理,小到老旧小区的微更新,不仅要求有系统性的方法论,还需要与更多专业人士通力合作,搭建社会共商共治的平台,深入研究城乡在新时期面临的新问题,了解掌握数字化技术,参与从策划、规划、设计到建造、运营的全过程,女规划师们们对社会始终保持着极高的关注度,对专业秉承着一贯的热爱与执着,相信她们一定会在新的挑战中,乘风破浪再出发。
北规院责任规划师实践团队

荣获全国妇联“巾帼文明岗”称号
北规院责任规划师实践团队是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探索以专业力量助力基层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团队,以宣传规划、提供专业技术咨询、促进公众参与、协助街区治理等工作为主,成员中80%为女性。
团队自2007年结合规划公示工作启动了“规划进社区”试点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进而于2014年以东城区朝阳门街道东四南历史文化街区为试点探索建立责任规划师制度,通过全过程公众参与推动落地了大杂院公共空间和胡同微花园品质提升、传统菜市场改造、商业街橱窗美化等深入民心的微更新、微改造项目,并通过胡同口述史、展览及社区公约等工作提升公众的名城保护意识,促进居民建立家园共识和自治能力。同时,团队扎根社区与街道合作运营史家胡同博物馆,并协助搭建协商议事、引入资源、孵化项目的治理创新平台,开拓了责任规划师全面、深入参与基层治理的新局面。
基于多年实践经验,团队相继推动东西城和北京市于2017年、2019年建立了区级、市级责任规划师制度,进而配合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组建市责师工作专班,发起成立北京城市规划学会街区治理与责任规划师工作专委会,并承接保障该项制度有序推进的相关工作,包括编制责师制度实施办法、工作指南、考评机制,以及开展责师培训和建立智慧协同、交流宣传信息平台,切实提升了规划专业力量深入基层的工作成效。
为更好地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更新,2018年团队代表市规划院与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成立了中社社区培育基金,建立了“美丽社区培育计划”“城市小微公共空间再生计划”等。2019-2020年在朝阳区启动的“微空间·向阳而生”项目,采用“公共空间、公益平台、公开征集、公众参与”的“四公”模式,精准链接和撬动政府、市场、社会公众力量,孵化落地了5处体现参与式设计、大数据、儿童友好、适老化、无障碍等创新理念的小微公共空间,为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
此外,团队亦组织开展了“我们的城市——北京儿童城市规划宣传教育计划”“礼士会客厅——社会公众与城市规划师的对话平台”“西城区名城委‘四名’汇智计划”等公益项目,促进了社会公众对城市规划的理解和参与。
作为巾帼不让须眉的“娘子军”
女规划师们彰显出自强不息、
坚韧豁达的新时代女性风采
展现着女性的执着、崇德向善的力量
和自尊自信的魅力
无愧于“半边天”的时代荣光……
祝姐妹们节日快乐!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委员会
【人生芳华她代言】展巾帼风采 建时代新功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规划中国):巾帼群芳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