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黄敏恩/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所
原生大树
我是一名城市设计师,住在广州江南新苑社区。身为一名城市设计师,我有自己的“职业病”:总会对自己居住的环境,进行各种角度的专业解读。
江南新苑社区的原址在2000年以前叫广州机床厂,占地10公顷,厂里也有连片的配套旧宿舍。随着城市里的大片工厂被改变功能,江南新苑社区所在的新港西路周边的工厂被逐步关停,工厂配套的旧住宅也陆续被整合,建起了一个又一个居住社区。江南新苑是最后一个,也是较有活力的一个,现在居住的人口超过了1万。
小区俯瞰
从一名城市设计师的角度来观察,这里不仅有舒适的居住环境,也有和谐的邻里关系。更确切地说,相对于在统一的设计规范指导下设计出来的同地段其他社区,江南新苑的建筑高度、楼宇间距、朝向等物质界面,都经过精心营造,从而催生了更好的居民户外活动,形成住区特有的和谐共生文化。住在这里,我时常与十年前设计这个社区的规划师、建筑师们神交——体会其各项人性化设计。
曲径通幽的庭院
声墙带来闹市中的安静
江南新苑社区位于闹市,三面紧贴城市主要道路,包括西侧60米宽东晓南路和东晓立交匝道,北侧60米宽新港路和新港立交匝道,东侧40米宽怡乐南路,终日车流不息,社区西部和北部两处立交匝道更是重要噪音源。然而小区内部却很安静。这是因为,设计师在布局区内住宅时,运用了声墙的设计手法。声墙,并非快速路或高架路两侧的隔声屏,而是沿小区主要道路布置的连排高层住宅。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布局时,充分考虑了如何遮挡外界声音的干扰,营造安静的内部环境。声墙住宅的临路一侧,则安装了双层透气隔音玻璃窗以改善小环境。
平面示意
对于小区内侧的住宅而言,声墙带来了闹市中的安静,它的价格虽然较高,却非常受改善型住户的欢迎。对于声墙住宅而言,它的价格低廉——大致为同期内侧住宅价格的五分之三不到,其用户在放弃长时间开窗的条件下,可以用更低廉的价钱拥有一个配套齐全的优质小区,因此很受青年住户的欢迎。通过声音环境设计和价格控制,社区住户的混居需求得到了最自然的体现。
隔音墙
公共空间的匠心独具
延续历史的原生大树
社区院子里保留了原广州机床厂自1958年建厂时栽种的原生大树,主要为大榕树。原生的大榕树给人一种生命的延续感,长长的须根垂到庭院的石椅上,吸引人来读书休憩;舒展的大树冠可以挡风避雨、夏日遮阳。它不像移植的大榕树那样,需先修短根系,砍断枝端,看起来束手束脚的样子令人不太舒服。
原生大树庭院
为了保留这些原生大树,庭院南北两侧的楼距达到80米。庭院南侧住宅楼高仅为35米,则80米的楼距相当于两倍日照间距(楼距与南侧楼高的比值),远超“楼距大于或等于1倍楼高”的广东省规范要求,体现了一种生态的、美感的、人性化的需求。有了原生大树,绿化庭院里的鱼池、九曲桥、游戏场、健身园犹如撒落大树丛中的珍宝,被弯曲的庭院小路优雅地串联着,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室外活动空间,即使游园人数较多时,人在大树间若隐若现,仍然显得很从容。
树丛中的花厅
促进交流活动的众多“小”公共空间
设计师布置了很多中小型公共空间,唯独不设集中的大广场。每个小空间约能容纳三到十人,结合绿化或亭台充分布置座椅,部分完全开敞能晒日光浴,部分有顶盖可以挡雨。这种半私密的尺度,吸引了三三两两小家庭的小型活动,场面舒服温馨:天气晴好的日子,有的带着小孩子,有的带着宠物,大家在充满阳光和树荫的庭院里嬉戏、晒日光浴、交友、健身。
儿童游戏场孩子的欢声笑语
八角亭
开放和封闭空间的过渡地带
社区住宅全部采用了底层架空的形式,一方面规避了底层住宅容易受视线干扰的尴尬,另一方面在庭院开放空间和室内封闭空间之间形成过渡空间,也就是所谓的”灰空间”,作为风雨连廊和老人活动空间。空间设计充分考虑到老人的需求,栽种了荫生植物,还设有长椅、石桌、棋盘等老人喜闻乐见的器具。老人们会选择在这里下棋、打扑克等。比较热闹的集体活动,比如,早上跳舞或早操,由于在一个较小空间里,活动的声浪得到有效控制,不像在广场上喇叭向四周发散扰民。因此,无须硬性干预,区内也没有禁止噪音之类的警示牌。
底层架空的过渡空间
长者的晨操
人车分流·阳光车库
社区共有3个车行入口,4个人行入口,实行完全人车分流。所有机动车必须从小区门外的车库出入口进入小区。车停好后,司机和乘客可乘坐电梯进入住户。小区内的地面步行道只供人行,既舒适又安全,是小孩们可以放心追逐打闹的小天堂,BB车、扭扭车、滑板车、单排滑轮、小单车,无忧无虑,欢声笑语。
安全的步行环境
高层住宅下部设两层地下停车库。地下一层停车库为上空半开敞的阳光车库,不设照明和抽风设备,节能环保,车库异味少。而地下二层车库是传统的地下车库,虽然设了照明和抽风设备,还是能闻到明显的汽车尾气异味。到阳光车库停车能见到阳光和赏心悦目的绿色植栽,因此没有空间压抑感,心情放松。这样的阳光车库,非常受欢迎,住户总是在阳光车库停满了车之后,才会考虑将车驶入地下二层车库寻找车位。
阳光车库
为居民所认同的江南新苑
由于早期入住的业主高度认同社区的人性化设计和物业管理,口碑相传,带动了后续分期的建设和销售。基于一碗汤距离的原则,一个大家庭两代、甚至三代人先后同在小区买楼的情况很普遍。在江南新苑社区,从入夜的万家灯火便能知道,这里的入住率达到95%以上,基本上看不到用于投资的空置房。由此看来,当一个社区经过精心的人性化设计,从而提供高质量的空间环境,并且具有一定规模,便能自然而然地促成老、青、幼三代混龄居住,满足家族聚居的群体需求。
捞蝌蚪的孩子们
人性化设计是和谐社区的物质基础。随着物质生活的越来越丰富,居民逐步从关注硬件配套,向更关注和谐与共生等内涵转变。人性化的江南新苑社区给我们提供了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让我们作为自然人,从中获取了舒适居住;也让我们作为精神人,从中获取了休闲享受;更让我们作为社会人,从中获取了人际交往。于是,江南新苑社区便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内涵
《人类居住》杂志投稿邮箱:rljz@planning.org.cn,电话:010-58323870
搜索微信号:renleijuzhu,或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