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新时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将不断加大。今天为大家分享一则“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内容,规划来自吉安市自然资源局网站。
本次规划首先回顾和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全市的生态修复工作成效与不足,分析了吉安市生态环境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其次根据国家、省和市委市政府对“十四五”生态修复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吉安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围绕吉安市生态核心问题,明确本次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重点区域、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提出了规划目标以及实现规划目标的具体任务、修复分区、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西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南、西三面环山;气候湿润温和,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市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土壤类型主要有红壤、山地黄壤、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等。目前,吉安市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主要有:
本次规划的目标是:“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本次规划面向生态修复2035目标,确定吉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格局为“一廊(赣江)两屏(罗霄山脉、雩山山脉)四区(四大分区)”。

在修复分区上,规划将吉安市划分为4大生态保护修复片区:东北部赣江干流生态修复区、中部赣江干流生态修复区、西部禾泸水流域生态修复区和西南部山地丘陵生态修复区。

东北部赣江干流生态修复区: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治理与保护、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主攻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区域内的农田,以提升河湖水质并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中部赣江干流生态修复区:以农业面源污染、森林抚育与低效林改造、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矿山修复与环境治理为主攻方向,结合水土流失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河流水质综合治理与提升,进行系统修复。
西部禾泸水流域生态修复区: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森林抚育与低效林改造为主攻方向,结合水土流失治理,进行系统修复。
西南部山地丘陵生态修复区:以水土流失治理、河流水系综合整治、生态廊道建设为主攻方向,进行河道疏通,综合提升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按照各片区优先设置的任务,本次规划提出了生态系统质量提升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治理与区域生态环境修复、水环境综合治理与水质提升、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土地整治与修复5项重点任务。

在重大工程方面,规划针对吉安市生态重要性与生态问题空间特征,结合流域生态地理单元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规划期内整个工程在四大片区共部署了8个大工程,63个子工程。

《吉安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征求意见稿)》中相关图纸包括:1)吉安市高程分布;2)吉安市降雨量分布;3)吉安市森林覆盖率;4)吉安市矿山分布;5)吉安市林地质量等级评价;6)吉安市土壤保持功能评价;7)吉安市生物多样性评价;8)吉安市生态保护红线;9)吉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格局;10)吉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布局;11)吉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布局图。
目前,《吉安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有关单位和公众可通过电子邮箱、联系电话、通信地址提出反馈意见。
以上内容为国匠城根据《吉安市“十四五”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征求意见稿)》内容梳理,全文PDF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查看。
▌注:本文为国匠城编辑、排版,转载请在明显位置标明来源

微信扫描二维码加入学社
每日学习 共同进步
1、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城市规划学社
2、在各大应用商店下载知识星球APP
3、在知识星球APP中搜索规划相关内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十四五期间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案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