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特辑|纪念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

特辑|纪念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意味着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在联合国有了真正代表。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也标志着联合国真正成为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国际组织。

 

50年来,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积极践行联合国崇高理想,不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伟大事业,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和平的重要建设者、全球发展的最大贡献者、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和公共产品的积极提供者。

 

世界正处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联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发展。面向无限可能的未来,人类只有携起手来,秉持国际法基本原则,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方向,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联合国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对话合作的重要平台。1971年10月29日,在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4天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为第一个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联合国专门机构。


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这是目前加入缔约国最多的国际公约之一,自1975年公约正式生效后,在全球范围内,迄今共有194个国家和地区加入成为缔约成员。中国于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从那时起,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事业迎来了长足发展。通过世界遗产的保护, 中国真正开始融入到国际遗产保护的大潮当中,从一个初学者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富有经验的积极参与者,在世界文化遗产领域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经验。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法席位,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一路走来,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并且融入国际社会,在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包容并蓄,交流互鉴,做出了文明古国应有的贡献。



近日,中国之声专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亚洲和太平洋部主任景峰,请景峰博士讲述《我在联合国工作的日子|追梦世界遗产》。

 

*以下内容摘编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特辑|纪念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

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亚洲和太平洋部主任景峰


1994年,景峰作为当时国家教委的青年干部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研修。1992年-1997年,他代表中国政府出席世界遗产大会,结识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负责人。1997年,20多岁的景峰离开北京,前往巴黎,担任世界遗产中心项目专家。


“我们加入联合国,应该说为中国创造了比较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外部环境,这样也带动了后来我们改革开放的发展,为中国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我做的第一个申遗项目就是黄山申遗,是在1989年的夏天,后来1990年申遗成功,应该说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黄山申遗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应该说世界遗产从无到有、从少变多,中国完成了由文物保护到大范围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性的跨越。比如举几个例子,第一批是长城故宫这样非常耳熟能详的文物古迹的保护,到后来我们发展到对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倡的比如说文化景观的保护,大的这种文化线路的保护,我们丝绸之路,它是第一例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跨国这么一个申遗合作。后面的系列的跨国申遗项目也正在进行之中。”


特辑|纪念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

图/景峰与世界遗产中心同事


入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4年来,景峰见证了中国世界遗产从6处到56处的飞跃,目睹了中国对世界遗产事业发展的贡献,也感受了中国对以联合国为旗帜的主流多边合作的重大作用。


“我(刚开始)做的时候,中国在世界遗产领域是第30位左右,6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到现在中国有56处。从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到现在36年,中国在世界遗产领域发挥了引领作用,比如说丝绸之路,比如后来的一带一路的战略。更多的我觉得它促进了地区和国际的这种文化合作,应该说是在中国带动了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儿。同时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或者以联合国整个体系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景峰认为,50年来,在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领域,中国和联合国的合作非常成功。中国也由过去的逐渐适应国际理念,转变为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们和国际上这些有名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文化财产保护和研究修复中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这些国际组织以及亚洲国家的合作,在2004年举办了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2005年举办了第15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后面又举办了比如今年夏天刚刚举办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同时也陆续出台了比如说西安宣言、绍兴宣言、杭州宣言,以及今年福州宣言等一系列重要的国际文件,特别是修改完善了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



相关链接:

中国高票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

推动中国世界遗产事业的持续发展

中国与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

加强中非世界遗产领域能力建设,中国实践全球战略在行动

变化中的世界遗产2013-2019

共享我们的遗产——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全球公共宣传活动



*本期编辑:胡玥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清源或邮件bjchcc@126.com。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清源文化遗产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

特辑|纪念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源文化遗产):特辑|纪念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