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2019年一场保护泰山石,守护泰山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的行动席卷环泰山区域,由此带来生态、管理、观念、市场等方方面面的变化。记者近日走进这场行动的中心泰安,看到了当地为保护泰山石,实现绿色发展付出的努力。
2019年,山东省祭出史上最严“封石令”。这一旨在保护泰山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的举措,在泰山周边掀起了一场生态转型风暴。如今两年过去了,这场风暴带来哪些改变?记者近日实地探访了治理整顿的焦点——泰安。
盛名之困
从泰安高铁站向东15公里,就到了泰山区省庄镇羊西大型石头封存点。放眼望去,散落在杂草间的碎石如繁星般铺在空旷的广场上,地面的积水留下秋雨的痕迹,紧锁的铁栏门锈迹斑斑。
若非专人介绍,很难想象眼前的这片沉寂,两年前还是每天都上演着日进斗金财富故事的奇石交易市场。在泰安,像羊西这类大型奇石交易市场还有一个——岱岳区的卧牛石。
早些年,泰山周边道路、商铺门口随处可见等待售卖的泰山石。安云龙 供图
“泰山石,泰山石,让我怎么忘了它。”从20世纪90年代初在溪边捡石头自个儿把玩,到成为卧牛石奇石交易市场最大的“石头贩子”,陈立民过去的30年,就是与泰山石相依相伴的30年。
“生意好时一年利润上百万元,2008年天津一个月就从我这儿拉了80块大石头,净赚400万元!”回忆昔日的辉煌“战绩”,陈立民百感交集。他说,卖石的日子像坐过山车,市场好时日子真是好,但没人买时也愁得整夜睡不着觉。作为土生土长的泰安人,陈立民坦言,大型的石头都是从很深的地下挖出来的,对泰山周边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这让他隐约不安。
“泰山石主体岩石形成年龄27亿年左右,是我国最古老的岩石之一。”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原总工程师王世进告诉记者。泰山石主要分布于泰山—徂徕山—蒙山等地,按照观赏性和岩性,分为条带状英云闪长质片麻岩、条带状斜长角闪岩以及角砾状角闪石岩3种类型。
“年龄达到27亿年的石头山西、河南、河北也有,但范围很小。山东西部的泰山石规模大,岩浆岩形成时间清楚、记录完整,是不可再生的地质遗产。”王世进阐释了泰山石珍贵的原因。
人们对泰山的崇拜,加之“稳如泰山”“石(时)来运转”之类的民间说法,使得泰山石被作为收藏、馈赠、装点的上品,受到热捧。
小石上千元,大石上万元。市场需求催生了开采、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山里采、河道捡、地下挖……叮叮当当的锤凿声一度响彻山谷。受经济利益驱使,外省石头大量流入,打着泰山石的名号转眼价格翻了几番。“到泰山来开了个光就值钱了。”有的石头甚至没下车,在泰安转了一圈便拉往全国其他地方售卖。
一大批泰山石交易市场和经营户出现在了泰山周边,“李逵”与“李鬼”携手,变着花样“吃”泰山。据统计,2011年鼎盛时期,泰安区域经营泰山石的商户达到1200余家,从业人员1.5万余人,交易场所占地1300余亩,年交易额高达10亿元。
真假难辨、占道经营、哄抬价格……“疯狂的泰山石”破坏了泰山周边自然生态环境,扰乱了公共秩序,引起各界人士的强烈不满。投诉、举报如雪片一般飞向监管部门。
“泰山石是要保护的,怎么能到处卖呢?”王世进清晰地记得,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组对泰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中期评估,考察的沿途两侧和附近村口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巴西和希腊两位专家的质疑,如一记耳光,重重地打在了同行国内人员的脸上。
管控之变
“如牛负重,夜不能寐。”田焕峰这样形容工作专班依法保护泰山石的日日夜夜。
身为泰山石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泰安市自然资源规划执法支队副支队长,田焕峰站在了执法一线的风口浪尖。2019年3月,泰山全域关闭取缔泰山石交易市场的期限进入倒计时。矛盾冲突激烈时,70多名经营户联名写下血书以示不满。
经营户的抵触情绪为何这么大?“血本无归,搁谁谁都心疼。”捯饬了17年泰山石的陈伟如是说,早些年政府并不反对卖石,经营户都有正儿八经的营业执照,现在让全部关掉,道理虽然都懂,但一时无法接受。焦虑的根源在于“弃石转型”代价太大,具体到个人,很难割舍家庭这本小账。
“有销售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破坏。”在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田焕峰深知其中症结。事实上,2004年至2017年,泰安围绕泰山石保护先后开展了5轮综合整治,但由于各种原因,问题没有得到根治。在田焕峰看来,一是当时缺乏法律依据,整治只能停留在清理乱摆乱放、无证经营层面。二是政府没有完全下定决心关掉市场,许多人心存侥幸。
怎么办?是久拖不决还是啃下“硬骨头”?
“如果挖山不止、卖石不息,各地市场处处都是泰山‘石敢当’,只怕泰山有朝一日‘不敢当’。”泰安市委领导班子坚决表示,泰山脚下的广大干部群众,理应是世界遗产的守护者、家园的养护者,保护好泰山石,守护好泰安的绿水青山责无旁贷。
采石卖石,不仅破坏生态而且“鱼龙混杂”。
“11626”“2309”,是清晰印刻在王世进脑海里两个数字。两年前在一个寒风凛冽、雨雪交加的时节,受山东省矿业协会委托,他与7名专家组成调研组,对泰安大型奇石市场的11626块大型观赏石进行调查鉴定。结果显示,符合泰山石特性的只有2309块。这份调查报告,揭开了泰山石交易市场乱象,也就此拉开了整治的帷幕。
泰安对全市泰山石经营户、存储场所、销售网点进行了全面摸底,逐一登记造册。组建由自然资源、市场监管、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组成的8个工作专班,对泰山石开采、运输、交易、存放进行“全链条”管控。
泰安大型石头临时存放管理点。记者 陈舒 摄
在严控开采源头方面,出台《泰山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条例》,发布《关于禁止开采泰山石的通告》《关于关闭取缔大型石头存放和交易场所的通告》,将泰山石保护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泰山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生态红线保护范围内全面禁采山石。
在严控市场交易方面,关闭所有奇石交易市场,核查整治460余家电商销售平台,将全市90余家物流企业纳入监控范围,彻底斩断了泰山石交易链条。
关闭取缔的泰安羊西大型奇石交易市场一片沉寂。记者 陈舒 摄
山东省7大部门齐“助攻”: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自然资源厅、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市场监管局、省邮政管理局联合发文支持泰安市,并以泰安、济南、济宁、临沂等环泰山区域为重点在全省开展泰山石保护及交易市场整治行动。
叫停的同时,“扶”与“转”紧紧跟上。
为减轻对经营户的影响,泰安市政府筹资3.9亿元,按照800元/吨的标准对大型石头予以补助,真金白银“赎买”。反复召开转型动员大会,对经营规模大、时间长、思想转不过弯的,由属地“一把手”登门讲大义、做工作。
“其实,中央八项规定发布后奇石市场就大不如从前了。我们卖大型奇石的一个月光是场地费、工人费就得好几万元。石头不当吃不当喝,成本高了,市场没了,转型也是必然。”从不接受到逐渐理解,陈伟跟记者掏了心窝,“政府下这么大力气图啥?还不是为了还山水欠账,给咱子孙后代留点家底吗?”
曾经风靡市场的一块块石头,踏上了从商品变展品的转型之路。按照规划部署,泰安正在泰山西湖沿岸打造一个集赏石、休闲、研学于一体的泰山石敢当文化园。“我们以泰山文化为主线,以现代技术为依托规划建设了八大主题区,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游客在赏石观景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泰山石敢当文化园建设筹备处负责人陈斌介绍。不久后,全市统一封存的万余块大型奇石将全部入驻园区,在新家园焕发新的活力。
集中存放的大型石头安静地等待着新的归属。记者 陈舒 摄
进退之道
“疯狂的泰山石”落幕了,一场“齐鲁青未了”的环保行动如火如荼地展开着。
泰安市抓住实施泰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契机,重点修复泰山、大汶河、东平湖三大区域。据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研究员胡玉禄介绍,工程修复区以泰山核心区为中心,跨越黄河和淮河两大流域,涵盖济南、泰安两市14个县(市、区)1.52万平方公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类型丰富,范围大、系统性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修复项目之一。
水光潋滟,芦苇摇曳,百鸟欢唱……秋末冬初,有“小洞庭”之称的东平湖迎来最美时刻,相传这里是《水浒传》中八百里水泊唯一遗存水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调蓄水库之一,其所在的东平县,同时也是黄河山东段主要防汛石料和建筑石供应地。经过多年开采,全县山石几乎消耗殆尽,留下了残损山体和大小不等的百余个矿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波光粼粼的东平湖宛若一幅诗画。记者 陈舒 摄
为保护东平湖水质,当地关停了采石场,编制了《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实施了矿区修复、清网净湖、砂场清理、拆违清障等一系列“救赎”。
在东平湖畔最大的矿坑修复点——狼窝山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区,记者看到,坑底复垦的耕地渐次披绿,道路两侧一排排小树苗昂首挺胸,峭壁上爬山虎竞相生长。
“项目区总治理面积1520亩,包含矿山生态修复、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和土地综合整治三块内容,采用削坡排险、客土回填、挂浆喷播方式进行治理,同时依山就势布局水库、机井,搭建了一个可以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山东土地集团东平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张军说,经过8个月紧张修复,这个被中央环保督察重点挂号整改的项目区,从乱石塘坑变成了绿地良田。
东平湖畔最大的矿坑经过修复成为绿地良田。记者 陈舒 摄
今年上半年,北短翅蝗莺首次出现在泰山,泰山野生鸟类家族再添新成员。得益于泰山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泰山野生鸟类由2002年的155种增加到338种。
“泰山生态区的修复主要实施了五大保护工程,包括泰山石整治、森林生态修复等内容。”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副处长祝德成告诉记者,山东省按照“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进行了优化调整,调整后泰山核心区保护范围更加科学,也更有利于泰山自然资源的管护和利用。
固山、治污、护林、整地、扩湿……稳步推进的泰山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工程交出了喜人的成绩单:累计修复矿山生态819.9公顷,保护地质公园及地质遗迹244.9平方千米,新增造林20.8万亩,整治土地2.68万公顷,保护湿地9.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4.8%。泰安市空气质量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水环境质量指数位居全省第一,沉寂了60年的泰山名泉大众泉复涌了。
生态变,人也在变。
“顺走石头”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在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监控大厅,记者看到景点、路口、河道的实时画面清晰地呈现在监控大屏上。“摄像头可以自动锁定人脸进行追踪。”泰山景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监督科负责人宁媛媛介绍。
泰山重点景区、路口、河道的实时画面清晰呈现在监控大屏上。记者 陈舒 摄
自去年泰安修订《泰山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条例》,明确捡拾带离泰山石最高罚两万元以来,未出现一起处罚案件。个别游客趁人不注意把石头揣兜里,工作人员现场制止后又都放了回去。“我们的主要目的是纠正而非处罚,来者都是客,泰山笑迎八方客。”宁媛媛说。
卖石大户陈立民父子,带头转型干起了苗木生意。隔行如隔山,什么都得从头学。二人硬着头皮,从承包土地到选苗、种树、除虫一步步做起。“收入没有之前高,但心里很踏实。奇石圈的人都转行了,干苗木的、搞建材的啥都有,凭本事吃饭实实在在,我们也为保护泰山作了一点贡献。”跨界的陈立民父子暗暗憋着一股劲儿,要在新的领域做强做大,名扬四方。
记者了解到,为推动“美丽风景”变“美景经济”,泰山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农业和旅游产业,目前形成了以泰山板栗等林果产业为主,泰山茶、泰山螭霖鱼、花卉苗木、泰山四大名药、生姜为辅的特色产业。泰山脚下一大批“卖石户”解“石”归“田”,搞产业、做农家乐,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当村民享受到绿色发展带来的利好,思想境界和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反过来也会主动保护泰山的一草一木。”欣喜于泰山世界地质公园周边村庄的发展变化,著名地质专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田明中如是说。
地质专家为学生讲授泰山石知识。 木东 摄
国庆节前夕,田明中率团队来到泰山,为迎接明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中期评估作准备。
“生根于大自然的岩石真实记录着地球亿万年的演变过程,如果被挖出来搬走了,科学家便无从知晓这一区域的历史自然环境。”在泰山岱岳文化广场一块50多吨重的巨型泰山石前,田明中深入浅出地为学生们讲授辨别泰山石的几个关键要素,吸引了不少游客围观学习。
跟踪研究泰山地质遗迹和历史文化20多年,田明中见证了泰山保护的起起伏伏。他说,真真假假的泰山石搅乱了市场,也加速了泰安周边及全国其他地区山石资源的开采,对泰山带来不好影响。泰安保护泰山石的行动在全社会作出了表率,让人们看到了政府管理部门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坚定决心。
记者手记:未来可期 任重道远
保护泰山石行动开展两年多,泰安收获“三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思想观念明显转变,监管措施明显加强。这样的感受贯穿记者整个采访过程。
当地干部说,以前执法人员制止采石,群众有抵触,而现在却非常支持。去年有几起河道清淤工程被当地村民怀疑为非法采石,进行了举报,这说明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大家把泰山当成自己的家”。
就在不久前“泰安市依法保护泰山石取得积极成效”得到中央依法治国办督察组的充分肯定,入选了全国深化法治实践典型经验案例。这是对保护泰山石行动的肯定。
尽管如此,对于当地政府而言,守护一方绿水青山的压力丝毫不曾减少。
比如,近期砂石价格上涨,小规模盗采行为呈上升势头。10月22日,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市公安局移送了一起非法开采砂石破坏基本农田的案件。据自然资源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盗采者的“段数”也在升级,有些人不用手机而用对讲机,以防止相关部门查到通讯记录;他们熟悉法律法规,尽量避免砂石开采的价值达到10万元,以逃避追究刑事责任……这倒逼着执法工作与时俱进。
泰山石的保护也面临着新问题新情况。据泰安市公安局副支队长戚强介绍,目前大型石头已经全面管控,但对小型石头售卖的整治难度较大,谁来鉴定、多少数量算违法,还没有明确的政策和标准。他们暗访发现,线上线下仍存在零星、隐蔽的卖石行为。受传统观念影响,在相当广泛区域内还有个人和单位千方百计求购泰山石。
保护泰山石,守护泰山任重道远。坚决打击非法交易,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十分必要。对此,泰安市副市长赵德健表示,这是泰安生态文明建设难啃的“硬骨头”,市委市政府会坚持重拳出击,刹风治乱,实现泰山生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保护泰山石,绝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工作,需要全民共同努力。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人们对山石的喜爱实则是对大自然的崇敬。在把玩鉴赏石头中,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然而,一旦形成利益链,导致滥采乱挖,就变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如果你已经拥有一块泰山石,独自欣赏吧,莫把它从藏品变成商品;如果你不曾拥有,请遏制住私欲,去大自然中感受它的美妙吧。在泥土里、天地中的石头一定更美更奇。克制与呵护,看似救赎了泰山石,其实是救赎了我们自己。
喜欢本文,就点击右下角“在看”

i自然全媒体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泰山石保护:治理风暴中的生态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