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以下简称“学会”)组织的《无锡洗砚湖生态科技城战略规划与概念性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活动圆满结束。
本文字数:3854字
阅读时间:12分钟

2022年1月14日,《无锡洗砚湖生态科技城战略规划与概念性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方案评审会在无锡市线上线下同步举行。会议开始由学会副秘书长耿宏兵主持,由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住建厅原巡视员、研究员级高级规划师张泉担任评审委员会主席,评审委员包括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张宇星,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设计大师张京祥,学会城市设计学委会副主任委员、住建部人居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副院长王世福,学会城市设计学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匡晓明,AECOM城市规划执行总监、中国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执行董事王茂林,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学委会副秘书长、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钱林波。惠山区委副书记、高新区(筹)党工委书记、洛社镇党委书记程松,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详规处处长秦天、惠山分局局长安新辉,高新区(筹)管委会主任、洛社镇人民政府镇长张仁洪,惠山区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惠山高新区(洛社镇)相关党政领导,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及新闻媒体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方案评审会现场

主持人学会副秘书长耿宏兵

高新区(筹)党工委书记、洛社镇党委书记程松
方案评审会前,评委们从基地中具有代表性的高楼制高点鸟瞰全貌,并对京杭大运河及洗砚湖水系的重要节点进行了为期半天的集中踏勘。方案评审会上,评审委员审阅文本、观摩展板及模型,听取了三家应征机构的方案汇报,并进行了充分的评议和讨论,最后通过投票评选出方案名次。



评委现场踏勘、观摩模型及展板






评委们现场讨论
评委们一致认为,三家机构的规划设计方案结合区域特点,以生态和科技为切入点,以国际化的视野、前瞻性的思维,提出了洗砚湖生态科技城的未来发展愿景,思路清晰,方案各有特色,为推动充满诗意的“江南水乡”发展成为一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生态科技新城贡献了高水平成果。学会为办好本次国际咨询活动,相继组织了任务书论证会、项目发布会、中期成果沟通会等系列活动,专业化精心组织保障了本次咨询活动的高质量举办。
咨询活动背景
洗砚湖生态科技城位于无锡惠山区锡宜高速以北和京杭大运河以西区域。近年来,洗砚湖生态科技城各板块经济规模持续壮大,逐渐成为无锡市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洗砚湖生态科技城拟以惠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基础,发挥洗砚湖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集聚区域创新资源,吸引高新技术人才,优化创新产业空间布局,打造洗砚湖生态科技城成为生活、生产、生态“三生”融合的生态科技新城。

区位示意图
规划和设计范围示意图
本次咨询活动范围包括两个层次:战略规划范围为东至新长铁路、西至直湖港,北至京杭运河、南至锡宜高速,总面积约38.1平方公里;概念性城市设计范围东至人民路、西至洛杨路,北至园中路-312国道、南至洛南大道,总面积约11.9平方公里。
学会自2021年9月发布国际咨询征集公告后,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设计单位积极参与。经过规划设计师们90余天的智慧凝练,洗砚湖的蓝图已精彩呈现。
三家方案简介
(排序为方案汇报顺序)
1
湖荡绿芯,科创智城
南京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亚施德邦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
△方案视频(片段)
一座兼具水乡圩田特色和洛社文化气质的“湖荡+”科创园
长三角一体化的生态科技先导区
锡常协同发展的绿色产业新高地
无锡双碳建设的水乡聚落新典范

战略规划
总体定位:洗砚湖枕水而生,因水而兴,水乡湖荡、圩田稻作赋予了洗砚湖独特的江南水乡气质。历经40余年发展,洗砚湖从城市外围乡村地区发展为大无锡格局时代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承载空间。本次规划以“湖荡绿芯·科创智城”为理念,通过构建“湖荡六问”多维评价模型,提出“湖荡+”五大战略,将洗砚湖打造为一座兼具水乡圩田特色和洛社文化气质的“湖荡+”科创园,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生态科技先导区,锡常协同发展的绿色产业新高地,无锡双碳建设的水乡聚落新典范!
空间结构:一湖映三心,多荡联八片
用地布局:生态、生产、生活三个三分之一

△空间结构规划图
概念性城市设计
三大愿景:活力高效的创智核心、生态永续的宜居城市、水乡神韵的稻作聚落



设计概念:水乡湖荡,圩田聚落,未来城屿
设计从水出发,对基地特色水绿网络体系进行了梳理,对圩田的空间与文化特征进行了提取,从而构建一个具有江南未来水乡气质的生态科技新城。

总体结构:一水汇三心,双环衔四片

△概念性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复合活力游径
水弄堂空间演绎
设计汲取了无锡特色的“水弄堂”空间,将其与现代科创办公空间模式进行了融合,创造了一个水乡神韵的生态科技城核心区。

△创智水巷设计指引

△水弄堂应用:水城-城市创新服务核心
专家点评
1. 方案分析较为全面,区域战略解读与基地产业定位、创新策略结合的较好,方案与现状条件、既有规划的衔接较为合理。
2. 方案总体布局清晰,生产、生活、生态用地比例基本合理。对水生态、水文化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创新性,水乡湖荡圩田特色鲜明。
3. 方案注重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其中水系方向的分析具有科学性,人群分类画像的分析,对人才导入具有针对性。
4. 方案构建的内外交通和公共交通组织较为系统。
2
领航舟,呼吸流,智享岸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查普门泰勒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德勤企业顾问(深圳)有限公司联合体
△方案视频(片段)
中国智造创新的先锋之城
长三角智慧互联的枢纽之城
大运河低碳韧性的绿色之城
无锡传承共享的未来之城

战略规划
战略目标:长三角科产融合战略中枢,国际一流生态人文科技城
聚焦智能制造集成创新和传承运河文明,打造中国智造创新的先锋之城、长三角智慧互联的枢纽之城、大运河低碳韧性的绿色之城、无锡传承共享的未来之城。
空间框架:廊五片,双环拥河
聚焦高新区迭代需求,沿G312打造锡常科创走廊,从洗砚湖绿芯生长出生态呼吸环和产城活力环,双环拥抱大运河、耦合五大功能片区。

△功能结构分析图
概念性城市设计
设计策略:以洛社千年运河“水道故事”为设计灵感,提出“领航舟、呼吸流、智享岸”三大设计策略。

△整体鸟瞰效果图

△概念性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领航舟——产业领航,创新方舟
谋划“3+X”的旗舰产业图谱,以5类“创新方舟”为生长单元,携领周边科产平台加速区域协同和创新迭代。

△创新方舟分布图

△节点设计效果图
呼吸流——流动网络,多级交换
以生境修复、智慧水利设施等措施,打造15km“超级呼吸环”,构建城水呼吸、水底呼吸、生境呼吸、城市呼吸的多级韧性网络。
△生态呼吸环分布图

△节点设计效果图
智享岸——水岸客厅,智慧乐享
打造运河科创河岸、水乡交往湖岸、洛社烟火城岸3大“水岸客厅”,塑造主客共享、智慧创享、文脉乐享的未来城市生活新IP。

△三大“水岸客厅”

△节点设计效果图
专家点评
1. 方案重视区域分析和宏观发展导向,具有一定的战略前瞻性;方案提出的“领航舟”、“呼吸流”和“智享岸”的理念特色鲜明,较有创意。
2. 方案提出了“3+x”产业集群,采用小规模组团的混合用地布局,促使产业模块式迭代发展具有启发;方案注重发展时序、策略及经济分析。
3. 方案的城市设计手法较为成熟;方案重视运用生态韧性城市理念进行构思;京杭大运河与洗砚湖的空间联动较有价值。
4. 方案基于功能布局优化客货运交通组织,明确货运通道和基于轨道交通三号线的公交组织方案,重视与惠山站的中运量交通联系较为合理。
3
洗砚晕染,莲脉江南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赫勒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体
△方案视频(片段)
无锡“一带五点”产业创新示范城
长三角世界级沪宁产业创新带先锋地
新苏南新江南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战略规划
总体定位:无锡“一带五点”产业创新示范城、长三角世界级沪宁产业创新带先锋地、新苏南新江南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总体结构:一心复合、双环互动、三廊渗透、四片协同、五轴赋能
一链双圈强产业、晕染浸润塑空间、多维链接畅极点、低碳幸福融城野,描绘“新苏南、新江南、新极点、新生活”的洛社4.0“强富美高”新篇章,探索长三角、苏南可复制可推广的镇级行政单元转型升级新路径。

△空间结构规划图
概念性城市设计

△“东城西野、莲脉晕染”画卷
核心区形成“东城西野”总体格局,三生一体融合展现“莲脉晕染”江南画卷——
东城“活力聚客、融合产城”,西野“湖田林草、蓝绿乡野”,
晕染“聚焦扩散、空间织染”,莲脉“零碳智慧、成网通脉”。

△概念性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以“晕染、通脉、链接、凝聚”四大空间策略,构建“一心双环三轴两廊”空间结构。

△设计理念

△鸟瞰效果图
保留洗砚湖湿地绿心水乡原生性,重塑江南景观格局、生态本底和田园生活。

△洛社东侧复合TOD节点

△洛社西侧零碳创新节点

△杨市水乡小镇节点

△洗砚湖郊野公园设计
专家点评
1. 方案对现状问题和发展条件分析详实,目标定位清晰,与周边地区错位发展策略较为合理。方案产业及创新发展导向正确,产业体系构建及园区竞合关系研究深入,逻辑性较强。
2. 方案空间结构清晰合理,在尊重现状地形条件下,较好地处理了城市、乡村、产业和生态用地的关系,生态布局有适当的片区独特性,便于融入全市城区的整体结构。
3. 方案的实施路径操作性较强,兼顾了分步实施推进的灵活性和形成中心片区的整体效果。
4. 方案突出地区绿色发展,提出了低碳交通体系;方案梳理市域层面的两快交通体系,加强内外交通联系,依托轨道交通3号线构建地区中运量服务,加强与沪宁城际惠山站的交通联系较为合理。
注:
本次咨询活动的方案成果由主办单位授权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发布,转载须取得官方授权并注明出处。更多内容将在公众号“UPSC规划咨询”发布,敬请关注。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招标公告丨无锡洗砚湖生态科技城战略规划与概念性城市设计国际咨询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诗意水乡”赋能“生态科技”,学会启动无锡洗砚湖生态科技城国际咨询活动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规划实践|坚持高质量发展,谋定而后动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城市规划):诗意水乡赋能生态科技丨洗砚湖生态科技城战略规划与概念性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