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夺底电站&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夺底电站&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57

夺底电站

项目位置:西藏拉萨市夺底沟

核心物项:拦河堤坝,引水渠,厂房;单机容量220KW的发电机组3台,阀门及控制系统、调速器、励磁系统、保护装置、直流电源、送电系统、供排水系统等辅助设备

申报单位: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夺底电站&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夺底电站大门

西藏和平解放前,噶厦政府于1928年从国外购进一台十九世纪生产的125匹马力(合90余千瓦)的小型水力发电机组,在拉萨市北郊夺底沟建设发电站厂房。夺底电站水头落差达210米,采用引水式设计,在当时世界电站中比较先进,是我国第二座水利发电站和当时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水电站。西藏有电的历史,从夺底沟里的电站开始,它揭开了西藏现代电力工业的序幕。1946年,主机磨损严重,发电机报废停止使用,西藏回归到使用油灯、松油等照明的时代。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夺底电站&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夺底电站&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夺底电站老照片

为了促进西藏地方建设事业的发展,西藏和平解放后,按照当时的发展需要,国务院于1955年3月9日召开会议,决定“ 在拉萨建立1座设备较为完善的水力发电厂,…建立水力发电站事宜由燃料工业部负责”。根据这一精神,中央有关部委迅速组成了西藏工程勘察队(41人)进藏开展工作。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夺底电站&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夺底电站厂房鸟瞰图

根据勘察队的建议,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共西藏工委)与西藏地方政府联合成立拉萨电厂领导班子,汉族技术工人、藏族土木石工积极参加了这项建设。工程于1955年4月21日破土动工,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1956年10月1日第一台机试运行发电,12月1日正式送电。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夺底电站&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夺底电站机组旧照

新电站的电机和一应设备都是我国上海制造。包括3台发电量为220千瓦的电机和电表、变压线、高压线、水管等。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夺底电站&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发电机组现状

20世纪五十年代,青藏、川藏两条公路还在修建当中,设备经过艰难的旅途运到拉萨。92.5千瓦的水电站,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然而它的意义却十分深远,这是西藏在神权笼罩下的科学之光。那时候,西藏世代均以酥油和松脂照明,夺底电站不仅解决了罗布林卡、布达拉宫及拉萨各机关和居民群众的照明问题,也凝聚着老一辈电力人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夺底电站&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夺底电站进水口

现夺底电站厂房和主机保存完整,位置关系明确,仅部分辅助设备缺失,但缺失部分设备基址仍原状保存,可以呈现出水电站生产的完整过程。夺底电站计划作为西藏电力事业发展史和电力知识教育基地进行保护利用。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夺底电站&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58

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项目位置: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印台区

核心物项:耀州窑遗址黄堡保护区:三彩作坊7间,三彩窑炉2座,唐代窑炉2座,宋代窑炉3座。铜川市电瓷厂:东大房,西大房,烧成窑炉,办公楼,前楼,中楼。铜川市建筑陶瓷厂:墙地砖车间,黄堡电影院。陈炉陶瓷总厂:七面窑、几孔砖窑等陶瓷作坊,匣钵生产车间,釉料车间,原陈陶一厂、原陈陶二厂等13座窑炉,圆窑,泥料场,总厂办公楼,职工礼堂,陈炉陶瓷总厂小学;2T球磨机8台

申报单位:铜川市电瓷厂、铜川市建筑陶瓷厂、陕西铜川中国耀州窑陈炉陶瓷总厂

耀州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符号。始烧于唐,鼎盛于宋,存活1400年炉火不熄。入宋以后,耀州瓷沿丝绸之路走出国门,西至阿曼、埃及、坦桑尼亚,东到朝鲜半岛、日本,南及越南、斯里兰卡,昭示中华文化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深远影响。耀州窑遗址是北方瓷文化传承与展示的聚集中心,是当地文化品牌塑造的重要组成元素,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文化建设的核心聚点。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夺底电站&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耀州窑瓷器(图片来源于网络)

依托耀州窑的陶瓷产业和制瓷优势,黄堡和陈炉等地也发展起来了一大批陶瓷企业,如铜川市电瓷厂、铜川市建筑陶瓷厂、陈炉陶瓷总厂等,这些制瓷企业既是耀瓷历史的传承和延续,也支撑了铜川经济发展和复兴,继承了耀州陶瓷技艺传统,是建国后耀瓷产业的领跑者,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工业遗产资源。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夺底电站&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电瓷厂生产车间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夺底电站&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陈炉陶瓷作坊

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是古代耀州窑遗址与近现代工业遗产叠加生成的、以陶瓷工业文化为核心的遗产群聚集地。“存量丰富、结构完整”,遗迹数量众多,遗存分布集中,体现了不同时期耀州窑工业产业特色和一脉相承的陶瓷文化传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厚重根基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夺底电站&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陈炉陶瓷厂七面窑、八面窑

千年历史中,耀瓷产业发展为铜川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其家属区、学校、供销社、医院、电影院等民生设施构筑了当地人文生活的重要图景和社会圈层生活方式。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夺底电站&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陈炉陶瓷厂全景

如今,耀州窑遗址和三大厂区核心物项绝大部分保存完好。处于生产使用状态的设施设备保存良好,其余部分处于闲置或停产状态,部分物项已被封存。未来,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将以现有实体厂区、陶瓷工业遗存及周边融合为轴心,构建“一带、两翼、六区”的整体布局,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陶瓷工业科普教育基地、陕西全域旅游环线上的新亮点。

编辑:塞北翁 / 审核:兰舟催发

©欢迎分享“工业文化遗产”的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抓取原创文章

【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夺底电站&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工业文化遗产):【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夺底电站&耀州陶瓷工业遗产群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