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核711铀矿
项目位置: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许家洞镇
核心物项:1号主井巷道,202铁路专线矿仓,办公楼,1号、2号专家楼,矿人防工程;辐射仪FD-122G4,辐射仪FD-42
申报单位:郴州市华湘社区管理委员会

七一一矿爱国主义纪念广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纪念石落成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七一一铀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许家洞镇的金银寨,是我国最早发现,最早勘探建成的第一座大型铀矿山,是中国核工业第一批“五厂三矿”八大涉核的绝密禁地,“两弹一星精神”发源地之一,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提供了合格的铀原料。七一一矿建矿46年来,开采了三个井田,六个竖井,一个斜井,采出铀矿石400多万吨,为核工业输送铀矿山建设人才3200多名,被誉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
1957年10月30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411-1工程为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重点建设项目。1958年4月29日,由七人组成的筹建组进入金银寨,同年5月31日,邓小平同志批准在湖南郴县许家洞镇建设411矿,1958年5月更名为湖南二矿,1964年1月更名为七一一矿。

国营七一一矿老大门
1960年4月1日,试采出第一批铀矿石。1963年8月,采、出、选、冶、供能力全面建成,为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提供了合格的原料。

1号主井入口

1号主井巷道始建于1958年
七一一矿办公楼、1号和2号专家楼作为办公用房沿用至今。

办公楼
1号专家楼


2号专家楼
1984年,七一一矿开始保军转民。1994年,停止开采,重点工作转入地下和地表环境的退役治理。2002年8月,七一一矿列入全国兼并破产计划。2003年12月6日,经郴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挂牌成立郴州市华湘社区管理委员会。2004年6月,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七一一矿关闭破产终结。2006年至2008年华湘社区管理委员会在市政府支持下利用郴州市经济适用房安置原七一一矿职工1700户。2016年至今实施了三供一业改造、工矿棚户区改造工程。棚户区改造工程总量861户。

七一一矿生活区
七一一矿填补了我国铀矿开采的空白,为两弹一艇国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七一一矿旧址群是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最佳场所,其蕴藏的教育资源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对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科学精神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江门甘蔗化工厂
项目位置: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
核心物项:1. 糖厂主厂房、糖仓库、货运码头;2. 机器设备与其他生产工具(包括预灰罐、一碳饱充罐、一碳压滤机、二碳饱充罐、二碳压滤机、硫漂罐、洗滤布机、蒸发罐、煮糖罐、助晶箱、分蜜机、丙糖连续离心机、种子箱、贮糖箱、控制台、宣传栏、控制室、资料柜、拖车、仪表柜、起重机、移动式起重机、铁质工具箱、滤布加工设备全套、钳工台、码头吊机、糖厂码头输送带)。
申报单位: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江门甘化厂制糖分厂位于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是我国“一五”计划中的轻工业重点项目,曾被誉为“亚洲第一糖厂”。1954年我国制糖造纸工业落址江门,1957年由国家轻工业部投资兴建北街糖厂、江门纸浆厂。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视察作出指示,将正在建设中的北街糖厂与江门纸浆厂合并,并亲笔题名“江门甘蔗化工厂”。1959年,江门甘化厂建成并正式投产,设制糖、纸浆、酿造、热电等车间,后均改为分厂。

1958年周恩来总理视察建设中的甘化厂
1966年,江门甘蔗化工厂经过技术改造之后,日榨甘蔗能力提高到3500吨,年产蔗糖4.49万吨。1987年,砂糖产量4.84万吨,其中出口占21.9%。江门甘化厂不断积累经验,极大提高甘蔗的综合利用,加速甘蔗化工事业在全国范围的发展。
1990年,榴花牌优级白砂糖获得首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金奖。90年代,江门甘化工厂被批准为“国家二级企业”“全国大型(一档)企业”,成立江门甘蔗化工厂股份有限公司并挂牌上市,期间实现利税总额连续4年以上跻身全国食品加工行业前10名,入选国家统计局“1996——1997年年度中国工业行业状元榜”。

榴花牌优级白砂糖获得首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金奖

制糖车间内部
江门甘蔗化工厂在当时具有稳定社会、促进城镇化发展的作用。随着江门甘化厂的不断壮大发展,厂区突破边界不断扩张,形成聚集的工业空间,实现了以江门甘化厂为原点的城镇聚落。它设立了吊机码头,专门运输原料、染料、和甘蔗化工厂生产的产品。

甘蔗从码头上岸后被运送到制糖车间
2000年之后,江门甘化厂盈利逐渐减少乃至亏损,最终停止榨蔗生产。2011年,甘化股份公司由原国有控股转为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2012年,江门甘化厂部分拆除,向文化遗产转型。

江门甘化厂制糖车间主厂房与货运码头保存现状

制糖车间内部保存现状
江门甘蔗化工厂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国企轻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标志着制糖工业与甘蔗化工业在中国的起步转型,见证了制糖工业与甘蔗化工业在江门地区的变迁,所形成的企业文化映射着江门甘蔗化工业人奋力追赶世界的汗水和梦想,是彰显工业特色和地域特点、延续城市记忆的重要物质载体。
编辑:Mengxi / 审核:兰舟催发
©欢迎分享“工业文化遗产”的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抓取原创文章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工业文化遗产):【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中核711铀矿& 江门甘蔗化工厂